《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人生之苦,苦在執着;人生之難,難在放下。

俗話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放下別人的錯,得到的是心的解脫。

如果糾結怨懟,換來的只有無盡折磨。

01

這世上最喫虧的事,就是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

人生最痛苦的,並非他人所給予的傷害,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束縛。

經歷越多,就越明白,到了人生下半場,越走越多的是年齡,越來越短的是時間。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糾纏許久,只會消耗當下。

王爾德曾說:

“爲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

因爲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裏栽種荊棘。”

聽過一個故事。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拿起一個裝有水的杯子,問在座的學生:

“猜猜看,這個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

“我也不知道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點也不覺得累。”

教授說:“現在,我的問題是,如果我這樣拿着幾分鐘,結果會怎樣?”

“不會有什麼。”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這樣拿着,持續一個小時,那又會怎樣?”教授再次發問。

“胳膊會有點酸。”一位學生回答。

“說得對。如果我這樣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會變得麻木,說不定肌肉會痙攣,到時免不了要到醫院跑一趟。”

“很好。在我拿杯子期間,不論時間長短,杯子的重量會發生變化嗎?”

“不會。”

“那麼拿杯子的胳膊爲什麼會痠痛呢?肌肉爲什麼會痙攣呢?”

教授頓了頓又問道,“我不想讓胳膊發酸、肌肉痙攣,那該怎麼做?”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了。

這是一名學生站起來回答道:

“很簡單呀,您應該把杯子放下。”

其實,煩惱也像我們手中的杯子一樣。

任你揪着他不放,它也不增不減。

人痛苦幾分鐘沒關係,但如果長時間沉浸在別人帶來的錯誤中,只會侵蝕心力,讓自己錯失更重要的東西。

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們去介懷。

蔡康永曾說,鏡子很髒的時候,我們不會以爲是自己的臉髒。

但別人說了傷人的話,我們卻覺得糟糕的是我們自己。

生氣,就是別人做了蠢事,然後我們代替他,表現出笨蛋的樣子。

有些人,看清了就好,何必翻臉。

有些事,心裏明白即可,何必深究。

生活,從來都是泥沙俱下,成長的路上,總是鮮花和荊棘並存。

與其一昧地較勁,不如讓心態釋然,生活才能轉彎。

02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造就了層次的高低。

各人修養不同,所以做事風格就不同。

沒有人能保證一生不行差踏錯,對人沒有半點虧欠。

《了不起的蓋茨比》裏有句話:

“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世上並不是人人都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反之,當你能釋懷別人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原諒的意義。

把抱怨掛在嘴上的人,眼裏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過錯。

整天散發負能量的人,好運氣自然不會理睬他。

心,是一面鏡子。

你的心是什麼樣,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的。

有位禪師收了一個愛抱怨的弟子。

一天,禪師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禪師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裏,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

禪師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裏,水立刻變色不能喝了;

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海水依舊蔚藍。

原因很簡單,二者格局不同。

人,從二十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良辰美景。

從二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滿地垃圾。

人若缺少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

人若沒有格局,生活都是雞毛蒜皮。

心由境轉,境由心生。

豐子愷先生曾說: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生氣,不如爭氣。

吞下別人給的委屈,才能喂大自己的格局。

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分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03

蔡康永曾說:“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放下,不意味着原諒,而是一種對自己好的成熟。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一半理解,一半妥協。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不愛計較,不是沒心沒肺的表現,而是經歷了極壞的考驗,見過極好的繁華,學會了順其自然。”

深以爲然。

順其自然並未無奈不作爲,而是不勉強自己,也不爲難別人。

《了凡四訓》寫道: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一輩子是由無數個昨天組成的,揹着昨天,追趕明天,累壞了每一個今天。

無論昨天發生多麼糟糕的事,都不應該影響今天的心情。

餘生很短,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亮的星星要去看。

把時間,留給最珍貴的風景。

餘生很貴,願你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斬斷過去的憂傷,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


《把心關上》

《蔡康永的情商課》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常聽人勸別人:你要把心打開,卻從來沒聽過有人勸別人:你要把心關上。

別忘了有時要選擇把內心的門關上,這是一種能力,說穿了,就是跟自己相處的能力。”

走過的路越多,你就越會發現,最好的人生,都藏在獨處時的靜謐時光裏。

01

把心關上,才能讓心休息。

“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而不是真實。”

這是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句臺詞。

在日漸浮躁的社會,許多人都在茫茫人羣中被迫推搡着前行。

置身喧囂中久了,便習以爲常,當人潮散退,就會陷入迷惘,感覺無所適從。

這時,你需要將心關上,讓心靈好好休憩。

文學大家賈平凹曾經說,自己平生最害怕的聲音是“敲門聲”。

因爲聲名在外,上門拜訪的人總是絡繹不絕。

一開始,聽到敲門聲他便屁顛屁顛地前去開門,一邊從書房跑出來,一邊喊着:“來了!”

時間久了,他發現來敲門的人都無甚要事,不過圖一個打發時間。

“咚咚咚”的聲音不斷折磨着他,吵得他腦袋“嗡嗡”地疼。這些叨擾,讓他不勝其煩。

爲求一清淨處,他陸陸續續搬了五次家,甚至買了門神貼在門上。

但奈何門神攔得住鬼,卻攔不住人,前來拜訪的客人將門神的鎧甲都敲爛。

後來,他不幸染上了乙肝病毒。這爲他閉門不見客,提供了最好的藉口。

此後,他逢人就說自己的病症,旁人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

從前來來往往的“敲門人”就此很少出現了。

偶爾有不知情的上門拜訪,得知病情之後,立馬拍着腦袋說:“哎喲,瞧我這記性,我還要去辦事的,就先走了!”

自此,他終於如願以償地孤身休憩在家中,心也得一時安靜。

無人問津的日子裏,他終於獲得了心靈上的自由,白天伏案寫作、埋頭看書,再也無人打擾,晚上自在賞月,閒話家常難得自在。

從喧囂中解脫出來,賈平凹覺得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暢快。

《隅》中寫到:“不同的年齡階段,對生活狀態有着各自的體會。當四周瀰漫着無盡的喧囂,我們需要爲內心,留一片棲息之地。”

作家@劉娜曾經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前半生,她奔走在名利和金錢的兩端,爲的是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但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她卻漸漸陷入了極端的焦慮中,精神一度瀕臨崩潰。

爲了緩解壓力,她謝絕了多餘的應酬,過上了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尋幽處、聽風看雪,和自己對話,和寂寞談天。

當那一根緊繃的弦放鬆下來,她才覺得自己又“活”了過來。

行走人間,我們都在夢想與慾望的渴求下奔逐。

但在百忙之中,也切莫忘了偶爾也要把心關上,給生活一縷平和,留給自己一份從容。

學會獨處,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作家周國平說:

“獨處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的真實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

一個連和自己都相處不好的人,很難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

深以爲然。

能在獨處時將日子過得熠熠生輝的人,大抵有一個充盈而美滿的內心。

這樣的人,在和他人的相處過程中既不會慌張自憐,亦可自信從容。

在人情淡漠的娛樂圈,陳喬恩是出了名的好人緣。

新劇上新,陳喬恩發微博慶祝,衆多好友奮力幫忙宣傳。

閒暇時認真準備一頓美餐,衆人欣然前往,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或許在外界看來,朋友衆多的她,想必是懼怕孤獨的。

然而在綜藝節目《我要這樣生活》中,陳喬恩坦言自己已經獨居17年,並且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在閒暇時光裏,她喜歡寫作,熱愛烹飪美食,時常抱着心愛的狗狗,蜷縮在沙發上,喫着自制的爆米花,看一部慢節奏的電影。

時光繾綣,不緊不慢。

有人問:“獨居生活有趣嗎?”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

“有趣。人要學會和自己相處,才能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你跟自己相處很自在的話,你跟別人相處其實就不成什麼問題。”

有人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既能享受一羣人的熱鬧,又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把心關上的片刻,其實是一次和自己的把酒言歡,也是同外界的握手言和。

《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描述過自己的生活。

在荷西上班的時間裏,三毛常常一人獨自在家。

閒暇時,她會去撿舊的汽車外胎,拾回來洗清潔,平放在席子上,裏面填上一個紅布坐墊。

不同的汽水瓶,她會用小罐的油漆給它們厚厚地塗上印第安人的圖案和色彩。

深綠色的大水瓶,她抱回家來,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

在等待荷西的漫長時光裏,她孤身一人不覺寂寞,反而爲生活增添無窮無盡的驚喜。

誠如三毛所言:“自得其樂這回事相信每一個人多少都能體會,獨處的時光如果安排得自在,境界想來十分高妙。”

心若有了棲息的地方,哪裏都充滿陽光。

喧嚷紛雜的日子裏,最好的活法是定期將心門關上。

感受與自己相處的珍貴點滴,不斷向內探索,才能更好地認清生活的真諦,擁抱精彩的人生。

越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

所謂需求層次,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形狀。

位於金字塔底端的人滿足於基本的生存需求,比如食物,住處等,而位於金字塔塔尖的是人類的高層次需求,譬如愛和尊嚴。

實驗證明,現實生活中大概只有 2% 的人能到達頂層,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而這些幸運的“自我實現者”,比其他人更喜歡獨處。

生活恰似一堆雜亂無章的撲克牌,我們每天都在輸贏的比賽場上拼個頭破血流。

越優秀的人,越懂得在心關上的片刻,思索自己想要的人生。

身邊有一個朋友,平時習慣了獨來獨往,不少人都覺得她爲人孤僻,肯定難相處。

前幾天,一個無意的機會,在書店碰到了她。

她微笑着衝我打招呼,我一時間甚是驚訝,聊天的過程中我忍不住問她爲什麼總是一個人。

她淡淡地笑了:“哦,我前段時間在備考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證。學習的時候,我不喜歡被人打擾,一個人的時候更專注。”

想到曾經有位作家說:“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爲了進行內在的整合。”

那些看上去不甚合羣的人,無非是在無數個看似寂寞的日夜裏,悄然發力。

冥冥之中,命運就發生了不易察覺的變化。

愛默生說:“如果你敬愛自己的靈魂,剔除各種世俗的羈絆,養成獨處的好習慣。那麼你的才能便會獲得飛速的提高,就好像林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田野裏盛開的花朵。”

成長的過程中,總要學會適時把心關上。

真正強大的人,總是能在孤獨中,活出不一樣的生命軌跡。

曾經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有一天我們也長成了成年人,這才知道,孤獨是人生中一種自覺的獨處。

不是懲罰,不是受害者,不是患病者的隱退,也不是怪癖,而是作爲一個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狀態。

知道這些後,就不會那麼困難地忍受它了,你會覺得自己呼吸着新鮮地空氣,活在一個遼闊地空間裏。”

人這一生,總要經歷成長,歷經波瀾,總要學會與孤單相伴。

當你迷失自我的時候,當你疲累不堪的時候,當你瑣事纏身的時候,哪怕只有短暫片刻,讓自己獨處,悄悄把心關上。

沉下氣,靜下心。

回頭看時,你會詫異的發現,那些同孤獨對話的時光,在歲月的長河中發光發熱,不知不覺中,成就了一個更加從容和強大的自己。


《說話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分寸》

作家海明威有一句關於說話的名言:

“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說話,是一門藝術。

會說話,是一種本事;而懂得適時沉默,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修行。

做人有分寸,其實就是與人相處的時候,說話做事有分寸。

不追問、不妄議、不說破,都是說話的分寸,也是做人的尺寸。

01

不追問,是種善良。

人是種很固執的動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撞南牆,決不回頭。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結,解不開,就放不過。

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查個清楚,問個明白。

人活着,聰明有時候是一種罪過,糊塗反而會更輕鬆快樂。

情景喜劇《宋飛正傳》裏,有個人物叫喬治。

有一次,喬治去參加了一個社區養老院的志願者活動。

他所幫助的老人已經86歲,伴侶去世,自己孤零零一個人生活在養老院,但每天卻過得異常快樂。

喬治在目睹這個事實後感到很困惑,他不明白,一個人都這樣了,怎麼還能這麼快樂呢。

於是,他不停追問老人:你害怕嗎?你知道自己活不了幾年了吧?你離死亡這麼近,怎麼能不害怕呢?你一定心裏很痛苦吧?

最後老人忍無可忍,非常憤怒地說了個字:滾!

老人爲什麼這樣做,原因很明顯。

因爲喬治層層逼問的過程,就是在一刀一刀劃開老人不想被人看到的傷口。

真正有道德的人並不會這樣做。

就像董卿曾經在《朗讀者》裏面對突然崩潰大哭的明星徐靜蕾,並沒有爲了節目效果,進一步去追問她崩潰的原因。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

人人都有一些深藏內心的祕密,一些相對沉重的往事,不願意他人得知,更不願意被人刨根問底。

只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揭別人的傷疤,是對他人的殘忍。

很多時候,不追問,就是一種爲人有分寸的高貴善良。

02

不妄議,是種修養。

《莊子》中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意思是說在不瞭解他人的情況下,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對方,更別提隨意評價議論別人了。

泰國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

一個極其兇悍的婦人到菜市場去收租,她一進菜市場就大聲呵斥一個小販,要他及時交租;然後走到一個賣肉的小攤前面,一把奪過肉鋪的稱,狠狠地摔在地上;接着又指揮人把一個女攤主的貨全都收走了。

這個仗勢欺人的畫面被在場的市民錄下來發到了網上。

不到三天時間,點擊量過萬。

視頻激起了民憤,網民們都在指責這個老闆娘黑心,並且還呼籲不要去這個菜市場買菜了。

然而沒多久,菜市場的其他商販就主動站出來幫老闆娘澄清了。

原來,被老闆娘呵斥要及時交租的小販已經拖欠了好幾個月的租金;

肉鋪被摔稱是因爲他們長期缺斤少兩,老闆娘是在嚴厲警告他們;

讓人把女攤主的貨收走,也是因爲看她生活不易,自己掏錢把她的貨買下了,讓她能夠繼續經營這個他們一家賴以生活的小攤。

周圍圍觀的羣衆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並不瞭解全部的真相,就人云亦云地妄加揣測和評論,讓老闆娘遭受了不白之冤。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和事。

僅僅看到整個真相的一角,就妄下結論,攻擊評判別人,讓別人深受語言暴力的傷害。

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說:

“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對於別人的事,不瞭解,就不要隨便議論,更不要妄自下結論,這纔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就像《歡樂頌》裏安迪說的那句臺詞一樣:

你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但沒有扔石頭的權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選擇,作爲旁觀者的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隨意評判別人的生活。

03

不說破,是種智慧。

好的生活哲學,都講究一個“分寸感”。

與人交往中,說話留餘地,看破不說破,並非圓滑世故,而是尊重他人,顧及他人感受,讓彼此都舒服的處世智慧。

思想家章炳麟曾經遇到了經濟上的麻煩,迫不得已拉下臉面請朋友幫忙。

於是,這位朋友一個人親自跑到蘇州,在一番無關痛癢的寒暄後,將一張錢票摺好,偷偷壓到茶碗底下,保全了章炳麟的面子。

既對朋友施以援手,又設身處地爲朋友保全了面子,讓對方沒有接受施捨的窘迫感,也更好地鞏固了這段友情。

看透,是智慧;不說透,是心胸。

看破不說破的背後,是一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是人生閱歷和涵養的體現,更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的處世智慧。

作家賈平凹也寫過一個關於朋友的故事:

朋友有口喫,說話慢,有天在路上遇到有人問路,偏偏這人竟也是口喫,朋友就一語不發 。

過後我問他爲什麼不說,朋友答道:

“人家也是口喫,我要是回答了,那人以爲我是在模仿戲弄。”

言爲心聲,會說話的人不僅僅是因爲情商高,更是因爲心裏裝着別人。

在說與不說之間透露出來的品行教養,體貼細心,可見一斑。

人人都有一張嘴,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說得多,不代表說得對;很多時候,口沫橫飛,比不上適時的沉默。

說話很難,拿捏該說什麼話還是不說話,更難。

人生在世,希望我們都能,保持善良,理性開口,適時沉默,把握做人的尺寸。

與朋友們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