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

微博上看到一段視頻。

年初六,媽媽要出門上班,6歲女兒非常捨不得,滿眼含淚,小臉也慢慢開始垮掉。

然而,面對媽媽的安慰,她卻忍住淚水,極力不哭出聲音,讓媽媽安心離開。

即便已經難過到痛哭,也在媽媽囑託“照顧好弟弟”時,乖巧地點頭回應。

媽媽說,女兒一向很懂事,哪怕受了再多的委屈,通常也只是自己默默忍住。

小女孩的懂事令媽媽心疼,同時卻也令媽媽感到欣慰。

懂事,似乎從來都是一種很高的讚美,是對孩子體諒和溫暖的認可。

在孩子的世界裏,被稱讚一句“懂事”,或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然而,當孩子超越該有的年齡,表現出過分的懂事時,卻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因爲,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都帶着殘忍的傷害。

懂事,是孩子的被迫選擇。

懂事的孩子,很容易贏得好感。

他們懂得察言觀色,不會提出不該有的請求;

他們很會控制情緒,總是默默忍讓,笨拙地付出;

他們似乎天生乖巧,行爲也總能恰到好處的令人省心。

然而,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所的一組實驗,卻揭開了懂事表面下的真相:

所謂“懂事”,不過是孩子恐懼下的被迫選擇。

實驗開始時,研究員先拿出一個盒子,小男孩興奮地打開,取出裏面的玩具開始玩。

此時,他的眼神充滿了好奇,放鬆又愉悅。

接着,研究員又拿出一個項鍊。

同時,一位不太友善的女士也走了進來。

她突然衝着項鍊發火,言語中滿是戾氣。

到了男孩自由玩耍的時間,可他看着眼前的項鍊,卻遲遲沒有反應。

他神情嚴肅,先是打量那位女士,瞥了瞥研究員,又低頭看看項鍊,握緊的小手始終沒有動作。

直到研究員收回項鍊,男孩都沒有伸手觸碰一下。

短短兩分鐘,沒有任何暴力,就能夠讓一個原本活潑的孩子,壓抑天性,陷入沉默。

爲什麼我們對孩子,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因爲,孩子對成人有着強烈的依賴和愛。

取悅大人,得到關愛,幾乎是每個孩子的本能。

當這種本能和願望發生衝突時,孩子很容易就屈服,放棄願望,選擇取悅大人。

於是,他們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轉而去迎合大人。

過分懂事的孩子,一定都有着不夠安全的成長環境。

這種不安,促成了他們的乖巧和妥協。

小S曾在節目中爆料說,3個孩子,二女兒是最懂事貼心的那個。

她會每天幫媽媽倒水,還能恰好地控制好溫度。

她外出上烹飪課,會堅持帶一半的雞排給媽媽喫。

她會經常送媽媽賀卡,表達對媽媽的喜愛和貼心。

但是,二女兒懂事的原因,卻令人心疼不已。

作爲中間的孩子,她沒有得到過第一份的關愛,也享受不了最小的寵愛。

懂事,不過是她在被忽視的恐懼中,用委屈、順從和討好,換得來自媽媽的一點點愛。

懂事,是一種悲傷的讚美。

當孩子努力扮演懂事,他的心裏,一定積壓着不敢表達的委屈。

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快樂。

節目《少年說》中,高一女生楊栩楠,給自己兩個月大的弟弟寫了封信。

這個典型別人家的孩子,有着超乎尋常的懂事。

住校時,害怕父母擔心,總是很少主動打電話回家;

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因爲怕父母會對自己失望;

因爲懂事,她把自己的小情緒小任性都藏了起來...

她告訴弟弟,要愛爸爸,不要頂撞他,他很辛苦;要愛媽媽,她爲你付出了很多。

女孩對家人的愛,細微到令人動容,可這份懂事,也給了她很深的重量。

所以,她流着淚對弟弟說:

“你要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每個孩子並非生來就懂事,是他們的敏感和覺察,讓他們選擇了成爲父母期望中的乖小孩。

可是,乖巧的表象下,被隱藏的自己並不快樂。

他們習慣了“懂事”,習慣了討好,習慣了消耗自己,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然而,懂事的孩子長大了,他們不會拒絕,不敢發聲,而且終將發現,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於是,世界開始崩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小時候越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

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裏,主人公葉藏是一個過早“懂事”的孩子。

他不遺餘力地討好別人。

比如,他裝扮小丑,只爲了逗同學的開心。

比如,他爲了迎合父親,揣測着換掉自己想要的禮物。

成年後,葉藏依然改不了討好的習慣。

他說:“從孩提時代起,我就一直在討好周圍的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然而,青年葉藏在壓抑和痛苦中,依然走上了消亡的路。

當懂事成爲生存的手段,討好成爲價值的基點,這樣的孩子,內心空虛而又危險,永遠都無法快樂。

最珍貴的養育,是讓孩子可以做自己。

《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臺詞:

懂事的孩子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當孩子開始出現過早懂事,請不要急於去讚美。

因爲,懂事是一種抉擇,讓孩子勇敢做自己,遠比懂事更重要。

1. 接納孩子的天性和“任性”

杜江和嗯哼參加節目時,一度因爲過於“寵溺”兒子,登上話題熱搜。

比如,其他小朋友都能按照要求上交零食玩具,只有嗯哼哭鬧耍賴,情緒崩潰。

可杜江卻沒有指責孩子的不懂事,而是溫柔地安慰。

他說:

有的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臉色,就失去了孩子應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這樣。

孩子對情緒和願望,都有着最本能的反應。

如果可以被接納,誰會願意嚥下委屈,變得懂事呢?

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都藏着自卑,藏着對被愛的不確定。

2. 看見真實的孩子,鼓勵發出自己的聲音

成年人,特別是父母,就像是孩子行爲的鏡子。

無意識的語言,卻可能成爲孩子行爲的導向。

比如,當敏感的孩子,試着壓抑需求時,一句“懂事”的表揚會令他確認值得。

比如,當孩子隱藏情緒,刻意討好時,父母的愉悅和贊同會讓他越陷越深。

作爲父母,不要輕易誇讚一個孩子的懂事。

試着看見孩子順從乖巧下的不安,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學會去接納自我的聲音。

被認真看見和尊重的孩子,最終才能學會尊重自己。

3. 無條件的愛,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

青年作家蔣方舟曾在節目中自爆,自己是個討好型人格。

她害怕和他人起衝突,害怕別人不高興,會敏感地關注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

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中,是懂事和討好的心理特徵。

這種心理反應,來自孩子成長中有條件的愛。

“你夠乖,我才喜歡你”

“你真懂事,是個好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把他人的評判,當作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在這種心理催動下,懂事也成了一種必然。

孩子真正的自信,應該來源於內心,來自對本身的肯定。

引導孩子不去過度關注他人評判,遵從內心,纔不會過早的被迫“懂事”。

懂事,本身是一個美好而溫暖的詞。

它代表着養育過程中,孩子對我們情感和情緒的用心回饋。

但是,真正的懂事,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共情和體諒,被迫的懂事,是爲了得到愛和關注的委屈求全。

真正的懂事,生於豐盈,令人欣慰;

被迫的懂事,源自匱乏,只有心酸。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慢慢成長,不必急於懂事。

要知道,被愛的夠滿的孩子,也終將學會懂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