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四大陷阱》

決定一個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

決定一個人層次的,不是他最出衆拔尖的能力,而是人性低處的缺陷。

很多時候,我們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實是陷入了這4個難以察覺的人生陷阱。

01

羣思陷阱

人一到羣體中,

智商就嚴重降低。

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進去發現座無虛席,無處落座。

他靈機一動,大喊一聲:“地獄發現石油了!”

這一喊,天堂裏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就只剩下他一人。

此時,弔詭的一幕發生了,這位大亨竟也急匆匆向地獄跑去。

原來,他想的是:大家都跑過去,莫非地獄真有石油?

心理學上,有一種羊羣效應。

羊,是一種散亂的組織,總是盲目地左衝右撞,可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旁邊可能有狼和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羊羣效應,本質是一種從衆心理。

《烏合之衆》裏說:在羣體中,每一種情感和行爲都極具感染性。

很多時候,我們就如同羊羣中的某隻羊,沒有主見,在羣體的氛圍裏,盲從的跟從別人制定的規則:

“人要對自己好一點,網貸消費也要精緻生活。”

“身邊人都抽菸,說這就是成熟,那我也必須抽。”

狂熱的跟風做一件事,如果沒想清動機和緣由,那麼,你極大可能,只是被口號收割的韭菜罷了。

世間無數人,就這樣中了生活的圈套,跳進了社會的坑。

從衆很容易,那屬於一種下意識的行爲。

不從衆卻很難,需要一顆智慧的頭腦時刻保持清醒。

02

自律陷阱

持續性的自律,

造就了高手,

間歇性的自虐,

纔是大多數人的現實。

朋友阿May掀開袖子,胳膊內側露出幾道“肥胖紋”——那是她過去長期體重飄忽不定,忽胖忽瘦的代價。

健身之風掛起時,在男友的催促和標榜自律的心理下,她開始瘋狂減肥。

每日不喫主食,高強度運動,短時間內,確實瘦了不少。

但每每保持不到三個月,她就開始報復性大喫大喝,體重迅速回彈。

直到一次體檢,查出了脂肪肝,阿May大爲震驚,開始梳理新的自律計劃:搭配飲食,規律三餐,每日早起早睡,輔助運動。

這次,她把規律生活變成了習慣,身體越來越好,還在運動中找到了釋放的樂趣,整個人變成了易瘦體質。

到這,想必大家已經明白阿May真正改變的緣由所在。

之前階段性的“自律”,是出於外界的評價和壓力。

後來有計劃的“自律”,則是因爲,自己有着堅定的目標去做一件事。

不得不承認,飛速前進的社會里,充滿了焦慮與壓力,我們崇尚自律,希望自我改變。

卻容易陷入一個盲目的“自律陷阱”:用戰術上的努力,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正先忙起來再說。

我們想成爲更好的自己,卻從沒思考過,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於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走走停停,反反覆覆,持續性躊躇滿志,間接性混喫等死。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而決定這棵樹能否成植參天的,卻是播種前的那一刻。

真正的自律,應該是:

用未來的願景,規劃好當下的目標,再付出努力,爲之堅持。

03

自負陷阱

自負的本質是無知,

越固執己見的人,

認知水平越低。

康奈爾大學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專業喜劇演員爲30個笑話的有趣程度評級,作爲標準答案。

然後,找來65名大學生爲笑話評級,對比標準答案,將學生的幽默感排出名次。

之後,詢問這些大學生,覺得自己幽默感如何。

結果非常有意思:

測試分數很低的學生,對自己的幽默感,表現出了超常的自信,他們認爲自己非常的幽默有趣。

儘管只有12%的笑話判斷對了,他們卻篤定的認爲,自己起碼答對了60%以上。

相反,那些測試出來幽默感強的學生,反而對自己的幽默感給出了低於實際水平的評價。

這,衍生出著名的達克效應:

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認爲厲害,因爲認知有限,自己無法察覺錯誤。

一言以蔽之:層次越低,越自以爲是。放眼生活,達克效應無處不在:

越是沒文化的人,越喜歡自吹自擂,不懂裝懂;

越是非專業的外行,越喜歡對內行指指點點,覺得自己技高一籌;

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喜歡炫耀自己,還會自視甚高,輕視他人。

因爲無知,所以自負。

正如古人所言:多聞者博,多見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開口就透露出自己無所不知,自以爲是的人,多半是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優勢中。

真正的強者,從不需要所謂的優越感,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匱乏。

因爲見過了廣闊的世界,明白自己的侷限,往往更加謙卑好學。

所以,無論何時,時刻謹記:謙受益,滿招損。

04

痛苦陷阱

痛苦無法避免,

但苦難可以被選擇。

籠子裏關着一隻狗。

它伸出爪子,想逃脫囚禁。

碰到欄杆的那一刻,籠子上的警笛響起,立馬有人給它以電擊。

狗縮回爪子,但渴望自由,依舊試着扒欄而出。

可每次碰到欄杆,它都會在警笛聲中,迎來電擊的疼痛。

如此循環,反反覆覆。

最後一次警笛響起時,在電擊之前,人們就把籠門打開。

但狗卻沒有逃離,甚至不等電擊出現,就倒在地上,顫抖呻吟。

籠門始終打開,它,卻再也出不去了。

這個經典的實驗,驗證了何爲“習得性無助”:因爲過往頻繁的失敗或懲罰,導致放棄努力的消極行爲。

落到生活裏,它也被稱爲,令人失敗的思維毒瘤。

有人經歷過感情的挫折,就沉溺過去,不可自拔;

有人工作一時受挫,便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是廢物一個……

於是主動把自己放置到弱者的身份,從此畏葸不前,一蹶不振。

他們身上,都有一種類似的習得性無助。

困在曾經的痛苦裏,放棄行動和改變,恐懼明天,後悔昨天,也過不好今天。

心理學將人的痛苦分爲兩種:

第一種,叫做pain,是我們真實體驗到的痛苦,這無法避免。

另一種,叫做suffering,它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是痛苦產生後,因抗拒而產生的情緒,可以避免。

其實,真實的痛苦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任何一種情緒產生之後,只要別抓着不放,它自己就會消失。

很贊成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痛苦無法避免,但苦難卻可以被選擇。

接受痛苦,付諸行動,做出改變,方能翻越人生的山丘。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性的陷阱,橫亙在前行的路上,有些錯誤,可能終其一生難以避免。

而真正的聰明人,犯錯後懂得及時止損,更能提前洞察到犯錯的可能。

願你我都能不斷精進自己,每一天都優於過去的自己。

與朋友們共勉。


《一個人不開心的原因:智慧不夠》

心理學上有個ABC法則,A是事情,B是認知,C是情緒。

很多人一旦不開心,就覺得是A出了問題,但實際上,出問題的可能是B,或者C。

莊子曾講過一個“方舟濟河”的故事,有人乘船被撞,他心中勃然大怒,以爲有人故意衝撞自己。

但是突然發現撞過來的船上沒有人,於是怒氣瞬間消失。

決定情緒的不是事情,而是個人對事情的認知。

要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必須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境界。

以下五種人生智慧,幫你拯救所有不開心。

01

成長智慧:把人生當成一場修行。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德韋克認爲人的思維有兩種:

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思維。

對固定思維的人來說,人生的種種挑戰是一場考驗,考驗失敗說明自己無能。

失敗會對自己身心產生巨大打擊,不愉快的情緒接踵而至。

但是對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人生的種種挑戰是一個又一個的臺階,考驗失敗,只是說明自己仍需努力。

他們不會一蹶不振,而是在失敗中尋找進階之道,在失敗中不斷完善自己。

中國人常說:“喫一塹,長一智,經一事,長一能。”

本事是練出來的,只有在事上磨鍊,一個人纔能有所成就。

王陽明在江西講學,有個地方官經常去聽他講課。

有一天他找到王陽明說:“您講得太好了,可是我公務繁忙,無法經常來聽您講課。”

王陽明說:“爲什麼要放棄工作來修行呢!”

官員問:“難道工作也是可以修行的嗎?”

王陽明回答:“工作就是修行,紅塵就是道場。”

生活中的每一次慍怒、每一次失敗,都是修行的進階之路。

對於別人來說,這些東西可能是毒藥,但是對那些修行者來說,這些都是人生進步的養料。

曾國藩晚年的時候給自己的書房起名“求闕齋”。

每發現一點自己的弱點,積極改正,自己的修養就更進一步。

所以求闕既是一種謙遜,也是一種修行的智慧。

把人生當成一場修行,一時的得失不代表整個人生的成敗。

所有磨難都是歷練,所有挫折都是考驗。

人生的種種負面情緒,都會變成挑戰的動力。

這樣的人不會自怨自艾,更不會輕易被打倒。

02

陰陽智慧:辯證地看待問題。

《雪心賦》裏有這樣一句話:“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萬物都具有陰陽兩面,人生的禍福好壞,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相互轉化。

有人因禍得福,有人破福成禍。

明代初年,大將郭德成因爲醉酒失言,得罪了朱元璋,被迫落髮爲僧遠離廟堂。

後來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幾乎無人倖免,但郭德成卻因此逃過一劫。

清代曾國荃攻破南京城,平定太平天國,本來是天大的功勞。

但是他卻因此得意忘形,放任官兵劫掠,貪婪無度,最終物議沸騰,被迫革職還鄉。

老子說:“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在聖人眼裏,美與醜,好與壞,其實差不了太多,二者彼此對立,卻又彼此轉化。

好事中總是隱藏危機,壞事中總是蘊含機遇。

真正聰慧的人都有辯證思維,從不侷限於事情的一面。

他們得意時不猖狂,失意時不沮喪。

面對人生的得失起落,內心波瀾不起,安穩平和。

03

轉彎智慧:不要一條路走到黑。

古人說:“心隨路轉,路則常寬”。

人生之路,不只有一條,沒必要一條路走到黑。

懂得順勢轉彎,人生才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在大禮儀事件中觸怒皇帝,被貶雲南。

仕途無望,於是他轉而著書,在雲南三十年,博覽羣書,著書四百餘種。

整個明代無人能出其右。

山中宰相陶弘景,年輕的時候仕途不順,屢遭打擊,心灰意冷之後主動辭官。

因爲酷愛道家學說,便改行做了道士。

陶弘景遍訪名山,編撰整理道家典籍,最終創立茅山宗,成一代宗師。

《易經》講:“曲成萬物而不遺。”

天地萬物都是迂迴而曲折的,人生之路也不例外。

遇到那些註定行不通的路,切莫一味鑽牛角尖。

條條大路通羅馬。

懂得變通,學會轉彎,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04

極簡智慧:儘量減少自己的慾望。

叔本華說:“人受慾望支配,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在叔本華看來,快樂只在慾望滿足一瞬間,其他時間不是無聊就是痛苦。

佛說:衆生皆苦。

人生世間,苦是必然,甜是偶然。

想要擺脫痛苦和無聊,必須要減少自己的欲求。

對於自己能力之外的慾望,儘量戒除。

月薪五千不要幻想豪車別墅,妄念不除,一個人終生都會活在痛苦之中。

對於自己能力之內的慾望,也要儘量減少。

畢竟,一個人的慾望不加遏制,只會越來越大,一旦超過一個人所能滿足的極限,災難也就到了。

商紂王從一根象牙筷子開始,一步步走到酒池肉林。

爲建摘星臺透支民力,各地諸侯造反,最終身死國滅。

物質的滿足終究會超出人的生理極限,但是精神不會。

諸葛亮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古往今來的哲人,願意身居陋室,粗茶淡飯。

一方面是懂得知足常樂,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們專注於精神和心靈的滿足。

莊子說:“天下有至樂無有哉?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來自慾望、名利,而是來自一個人的智慧和境界。

當一個人可以在精神世界獲得滿足的時候,外在的物質也就很難成爲他的牽絆了。

05

破局智慧:做自己的旁觀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人生這場局,一個人若是深陷其中,定然難以自拔。

對於其中的恩怨得失,也就很難灑脫。

蘇軾一生不順,從北到南,一路貶到海南島。

大半輩子都在漂泊的路上,但是他卻把人生過得像詩一樣。

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對人生保持了一種距離感。

他曾在《題西林壁》中寫道: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一個人過不去的時候,不妨跳出去,拉長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再去看個人的遭遇。

這時候,一切得失都微不足道,一切悲喜都是浮雲。

初入仕途,蘇軾父母妻子相繼去世,悲痛之餘,又遇官場險惡。

不得已,蘇軾避禍密州,他說:“棄置當何言,萬劫終飛灰。”

人生百年,往遠了看,所有的劫難都會煙消雲散。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仕途無望。

他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再大的不公,再多的痛苦,就天地宇宙而言,也可以小到忽略不計。

學會做自己的旁觀者,這是一種修養。

再難的時候,只要跳得出去,它就可以讓我們保持清醒。

不會顧影自憐,不至於自傷自嘆。

情緒永遠是智慧的天敵,智慧永遠是情緒的剋星。

一個人智慧不夠,纔會生出無邊煩惱。

人生是一場修行,如果一個人內心澄明通透,自然可以平靜從容。


《一勺鹽,悟人生》

一勺鹽,

放進杯子裏,會鹹;

撒進湖水裏,會淡。

說明容量很重要。

一勺鹽,

含在嘴裏,難嚥,

放進菜裏,味全。

說明位置很重要。

煩惱如鹽,是鹹是淡,

在於心的大小;

生活如鹽,是苦是甜,

在於人的表現。

有時候,心情不好,

不是因爲世事本身,

而是因爲心的容量,

心寬,就不會愁眉苦臉,

心窄,就變得鬱鬱寡歡。

煩惱和快樂就是死對頭,

你偏愛煩惱,快樂就會失寵,

你珍惜快樂,煩惱就會走開。

一切不好的情緒,想開了就是晴天,

所有悲傷的感情,看淡了也是財富。

活在這個世上,

讓自己開心最重要。

忍耐久了,太憋屈,

壓抑久了,人消極。

所以,不要爲難自己,

與其小心翼翼看別人臉色,

不如輕輕鬆鬆讓自己好過。

幸福在自己心裏,

輕鬆由自己決定

快樂靠自己發現。

是你的命中註定搶不走,

不是的強留下來也沒用。

活得灑脫一些,心胸開闊一些,

把複雜的世想的簡單,就好辦了,

把簡單的事想的複雜,就棘手了。

做人,要有爲人處世的頭腦,

看穿,不必戳穿,

看透,不要說透。

不懷好意的,選擇敷衍,

自以爲是的,隨他去演。

一輩子長不過百年,

很多人和事,很多情和愛,

遇見了就是收穫,

無需強留身邊,不用糾結感慨,

只要體驗過,感受過,就不再遺憾。

認真努力的過好這一生,

別人怎麼看你,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做怎樣的人,

問心無愧,纔算君子,

善良本分,纔是好人。


《‘’養兒防老‘’的父母褻瀆了神聖》

住在深圳的一對父母爲給女兒湊到美國的留學費用,咬牙賣了大房換小房,女兒出國後,便與家裏聯繫不多,待畢業後,稱要留美工作嫁個老外,這讓已退休的老兩口徹底崩潰,“子女有自己夢想是好事,但也要考慮父母感受啊...我倆根本不具備在美國生活的條件和技能,也生活不習慣。”這對父母覺得,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就是送女兒出國讀書...

父母養育子女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經地義的責任,還是一項投資?父母應該把自己的生活跟兒女捆綁在一起嗎?怎樣纔是真正的愛孩子?周國平老師如是說:

凡真正美好的人生體驗都是特殊的,若非親身經歷就不可能憑理解力或想象力加以猜度。爲人父母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切人間之愛中,父愛和母愛也許是最特別的一種,它極其本能,卻又近乎神聖。愛比克泰德說得好:“孩子一旦生出來,要想不愛他已經爲時過晚。”正是在這種似乎被迫的主動之中,我們如同得到神啓一樣領悟了愛的奉獻和犧牲之本質。

然而,隨着孩子長大,本能便向經驗轉化,神聖也便向世俗轉化。於是,教育、代溝、遺產等各種社會性質的問題產生了

養育小生命或許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種體驗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顰一笑都那麼可愛,交流和成長的每一個新徵兆都叫人那樣驚喜不已。這種體驗是不能從任何別的地方獲得,也不能用任何別的體驗來代替的。一個人無論見過多大世面,從事多大事業,在初當父母的日子裏,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小生命豐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個奇蹟,可是,倘若不是養育過小生命,對此怎能有真切的領悟呢?

養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聖時光。報酬就在眼前。至於日後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順,實在無需考慮。那些“望子成龍”、“養兒防老”的父母褻瀆了神聖。

父母對兒女的愛很像詩人對作品的愛:他們如同創作一樣在兒女身上傾注心血,結果兒女如同作品一樣體現了他們的存在價值。

但是,讓我們記住,這只是一個譬喻,兒女不完全是我們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發表,也會獲得獨立於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昧於此,就會可悲地把對兒女的愛變成惹兒女討厭的專制了。

過去常聽說,做父母的如何爲子女受苦、奉獻、犧牲,似乎恩重如山。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這受苦同時就是享樂,這奉獻同時就是收穫,這犧牲同時就是滿足。所以,如果要說恩,那也是相互的。而且,愈有愛心的父母,愈會感到所得遠遠大於所予。

其實,任何做父母的,當他們陶醉於孩子的可愛時,都不會以恩主自居。一旦以恩主自居,就必定是已經忘記了孩子曾經給予他們的巨大快樂,也就是說,忘恩負義了。人們總譴責忘恩負義的子女,殊不知天下還有忘恩負義的父母呢。

和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原則是尊重孩子,亦即把孩子看作一個靈魂,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而如果沒有教養,愛就會失去風格,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

對孩子的愛是一種自私的無私,一種不爲公的捨己。這種骨肉之情若陷於盲目,真可以使你爲孩子犧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最後,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的生活,孩子成長是必經的階段,他有自己的選擇和權利,至於能走多遠,就隨他去吧!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裏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貪慾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樂之源。待人要有平等心,對已要有平常心。積善可以得福,積德可以增壽。

大慈緣於大善,大善緣於大愛,大愛緣於大德。只有忘記對別人的善行,纔會持續不斷的爲別人施善。

情是一種心靈感覺,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種心靈味覺,淡裏自有佳境。

和爲貴,所以纔要和睦、和善、和平;忍爲高,所以才需忍讓、忍耐、隱忍。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

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覺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險爲夷。社會,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諧;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說他人長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時刻誠心待人,日夜專心做事,是懿行。

忍,有時要讓,有時要耐,有時要隱。所以,忍其實是另一種形式“韌”。

福臨心享,禍至神傷;祈福避禍,人自安康。

一切順其自然,一切隨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觀世,千手,意在濟世;人間福音,無過如此。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無私者纔是慧覺。入世者聰,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者覺。

人生悟道,在聰明的臺階上只能仰視,只能在智慧的峯頂纔會鳥瞰。

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

修德要身體力行,養性要心無雜念。

修養,要知羞而學,知錯而改,知恥而思。修形養性和施善積德,既要點滴做起更要日積月累。

趕路要趁早,修身重戒律,養性貴有恆。養身必先養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

人的本能是愛自己,人的本性是不傷害他人。愛人先自愛,自愛先自覺,自覺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生命有限,愛心無限;無限的愛可以把有限的愛延長。

愛無所求,被愛無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自愛是一已之愛,博愛是衆生之愛;不棄自愛,弘揚博愛,纔是真愛。

一已之愛,有利於家庭的和睦;衆生之愛,有益於社會的和諧。

一顆愛心便是一縷春風,一片陽光,便是一生快樂,一世美好。

愛可以擴展,愛可以延伸¨¨故大愛可以無過;愛要銘刻愛要珍藏¨¨故真愛永恆。

一已之光只是一點明亮,只有點亮大衆之光,纔會燃成一片光明。

賜福別人,就是造福自己;寬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首先是被別人需要,然後是被別人賞識,最後纔是被別人讚譽。人生難得解脫,難求灑脫;解脫只是自救,灑脫纔是自在。

無論教化,還是感化,最終的效果當是心靈的靈魂的淨化。

面對非議,無愧則心安;身遭誣陷,無愧則定神。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點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惡性,往往認賊作父;善心,則可以化敵爲友。心如水,而性則可能是鹽、是糖、是茶、

這樣,心境不同時,心性也會異樣。

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

心氣要高,姿態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寬,心態要平,平自然寬。


《三國演義的幾個人性真相》

《三國演義》不僅是一部活的兵書,更是讓我們學會爲人處世的教科書。

它不僅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大勢,還蘊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與現實真相。

其中,這4個人生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太任性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說起曹植,想必大多數人心中都會浮現出一個七步成詩、才高八斗的才子形象。

不錯,曹植是有才,但他的才華也彌補不了任性給他帶來的損失。

作爲曹操最屬意的兒子,如果曹植能夠抓住機會、深自砥礪,估計曹魏的歷史就會改寫了。

曹操起初很欣賞曹植,甚至準備立他爲世子。

只可惜,一手好牌被曹植打得稀爛。

曹植也和許多文人一樣,平日裏喜歡飲酒賦詩。

有一次醉酒後,曹植擅自打開了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馬門,並在馳道上縱馬狂奔。

這種行爲在古代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爲,即使以死罪論處,也理所應當。

“擅開司馬門事件”可以說是曹植一生的命運轉折點。

曹操大怒,誅殺了負責宮廷車馬的公車令,曹植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

雖說曹植因爲司馬門事件,不再被重視,但曹操仍然心念這位愛子,想再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公元219年,鎮守荊襄的曹仁爲關羽所圍。

在這危急的情況下,曹魏連發多軍前去支援,而曹植也恰巧是其中一軍的統帥。

然而曹植好了傷疤忘了疼,一點兒也不懂得約束自己。

本是臨危受命,可就在大軍出發那天,曹植卻因醉酒遲遲未能出現。

曹植“醉不能受命”,最後氣得曹操只好收回命令。

至此,曹操決定徹底放棄曹植。

美國有句諺語:“任其自由,必自取滅亡。”

做人,可以有個性,但一定不要任性。

個性與任性,雖然僅僅一字之差,卻有着天壤之別。

個性是一種人生態度,而任性卻是無態度的人生。

很多時候,越是任性的人,就越得不到自由;

反觀那些嚴以律己的人,他們不放縱、不隨意,似乎活得很苦,最終卻能收穫最甘甜的果實。

要知道,一個自律到骨子裏的人,往往也是最成功的人。

懂得閉嘴,真的很重要。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我們學會說話,只需要一兩年,但學會閉嘴,卻需要一生的時間。

楊修是曹操手下的謀士,他善於洞察人心,總能窺測出曹操的內心想法。

有一次,塞北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嘗過後,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

楊修看到後,笑道:“‘合’字拆開就是‘人一口’,曹公是讓我們一人嘗一口啊!”

於是便和衆人“一人一口”地把這一盒酥給喫光了。

楊修的鋒芒外露,讓曹操很生氣,但曹操是誰啊?

那是出了名的腹黑,即使他在看不慣楊修,也不能隨隨便便殺人,而是要找個由頭。

不久之後,楊修便親自把這個“由頭”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建安24年,曹操與劉備對峙於漢中,形勢對曹軍頗爲不利。

一天夜裏,夏侯惇向曹操稟請夜間口令。

正在喫雞肋的曹操有感而發,隨口說了“雞肋”二字作爲口令,楊修得知後,便命手下收拾行囊,準備回家。

夏侯惇見狀大驚,連忙向楊修詢問緣由,楊修笑着解釋說:

“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這是要班師回朝了。”

只這一句話,便給了曹操殺楊修的理由,曹操給出的罪名是“漏泄言教,交關諸侯”。

就這樣,向來以“才智”自詡的楊修身首異處了。

相比於楊修的禍從口出,賈詡就深諳“沒事少說話”的道理。

作爲三國中少有的得以善終的謀士,“少說話,多裝傻”是賈詡的生存法則。

曹操晚年時,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搖擺不定,於是便向賈詡詢問意見。

曹操問了多次,但賈詡卻遲遲沒有給他答覆。

有一天,曹操就問賈詡說:“與卿言而不答,何也?”

賈詡回答道:“臣一直都在思考,來不及回答您啊。”

曹操又問:“那你想到了什麼呢?”

賈詡這才說道:“我在想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的事情呢。”

這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爲沒有立嫡長子爲繼承人,最後導致諸子相爭,家業敗盡。

賈詡此言,借古喻今,旁敲側擊,既保全了自己,又回答了曹操的問題,當真是兩全其美。

《菜根譚》有言:“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

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說。

多聽,是成熟的表現;少說,是聰明的選擇;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多做事,少犯錯。

世界是嘈雜的,紅塵是紛擾的,學會閉嘴,不但能夠遠離災禍,也會讓你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天地。

說話是一種本能,慎言則是一種修行。

因爲每一句話中,都藏着一個人的修養。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培根說:“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

沒有了健康,縱然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沒有用武之地。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據史書記載,青年時期的諸葛亮,身高一米八,“容貌甚偉”,妥妥一個健壯的山東大漢。

但就是這樣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後來卻因爲健康問題導致“壯志難酬”。

劉備死後,蜀漢的所有重擔都壓在了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的後半生,幾乎都是在行軍中度過的,不曾有一日清閒,說是“工作起來不要命”也不爲過。

爲了平定南蠻叛亂,他曾“五日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風餐露宿,心力交瘁,健康也因此受到了嚴重損害。

後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幾乎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比如聽聞勇將張苞去世時,諸葛亮不禁悲從中來,口吐鮮血,還因此臥牀不起,不能理事。

後來關興病亡時,諸葛亮又放聲大哭,以致昏厥過去,半天才甦醒過來。

這一次次的昏厥、吐血,都是身體在向他發出“危險”的警告,可遺憾的是,諸葛亮並沒將這些病症放在心上,他依舊爲蜀漢燃燒着自己。

他六出祁山,事必躬親,內心焦慮,導致健康每況愈下,最終落得個“秋風五丈原”悲壯結局。

假使上天賜予他更長的歲月,也許這天下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吧。

從夢幻開局,到悲壯收場,諸葛亮的一生實在讓人感嘆: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

人生是場馬拉松,上半程遙遙領先未必贏,下半程第一個撞線纔是真正的勝利。

做人萬不能爲了一時之利,而犧牲長久的健康。

要知道,人這一輩子,除了健康,都是浮雲。

懂得控制慾望,人生纔有希望。

民間曾流傳着這樣一個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這是《三國演義》中幾名高手的武力排行,其中,趙雲更是力壓“關張”二人,排在了第二位。

在衆人心中,只記得趙雲是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三國戰神,卻經常忽略了他的美好品行。

其實,趙雲不單是一位武將,更是品行高潔的無雙國士。

赤壁之戰後,劉備派兵攻佔荊南四郡。

當時已經投降的桂陽太守趙範,爲了討好趙雲,想把他的寡嫂樊氏嫁給趙雲。

這事如果成了,無疑是一段“抱得美人歸”的佳話。

衆人都極力勸說趙雲答應這門婚事,但趙雲始終沒有被美色所誘惑,最終嚴詞拒絕了這門婚事。

自古英雄愛美人,趙雲自然是英雄,他也自然愛美人。

但相比於美人,趙雲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慾望,他時刻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再三思量後,最終選擇拒絕這門婚事。

後來,當諸葛亮問起其中原因時,趙雲說道:

“趙範剛剛歸降,其心難測,趙雲又怎能因爲美色,而耽誤主公的大業呢?

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

劉備聽後,不由得稱讚道:“子龍真丈夫也!”

趙雲的一生,慎始慎終,很少犯錯,究其原因,當是他懂得控制自己的慾望。

正如《說苑·敬慎》中所說:

“夫徼倖者,伐性之斧也;嗜慾者,逐禍之馬也。”

能力有限,慾望無邊,則事必敗。

一個人最大的仇敵,往往就是自己的慾望,慾望越大越多,則越容易行差踏錯。

假如有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種種慾望,那他纔算真正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三國演義》爲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殘酷而又現實的人生真相,但它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畏而止步,而是讓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

人生多磨難,看得清的人,處處是生機;看不清的人,處處是困境。

人生在世,我們需得活得明白通透:

循規蹈矩,才能活得隨性;

學會閉嘴,才能多福少災;

保持健康,才能笑到最後;

節制慾望,才能孕育希望。

如此這般,人生才能活得平安順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