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套娃也不一定要装在的同一个套子里

【无戒学堂】  文/风悦人长安

清明假期抽空去影院看了《我的姐姐》,影片中的安然,小时候因为父母重男轻女,为了争取生二胎的资格,甚至不惜让其假装残疾;父母为了让她早早赚钱工作减轻家庭负担,瞒着她偷偷修改了她一心相当医生的高考志愿,在本地学校上了护理专业。原生家庭对于她来说是残缺的,像一道隐秘的疤痕,深深的印刻在她的内心深处。

安然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早早学会了独立自主,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经济上,好像自从有了弟弟,她与这个家越来越陌生,弟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她大学几年学习生活的费用全是依靠自己打工赚钱,没有依靠父母。她那么努力的生活,是希望有一天,站在父母面前,他们可以说一句他们的女儿还是不错的。

结果没等到父母的认可,等到却是父母遭遇车祸双亡的噩耗、分崩离析的家、年幼无依无靠的弟弟。

一边是家庭经济负担颇重的姑姑,一边是游手好闲不靠谱的舅舅,一边是懦弱优柔寡断的男友,安然在面对亲情、爱情甚至职场困境各种问题的夹击下,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抗争。

面对父母不惜牺牲安然前途生下的弟弟,想起父母曾对自己所做的种种不堪,她要说服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是遵从姑姑的意见抚养弟弟?还是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前途?

安然的姑妈曾经也因为外婆的重男轻女,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不如自己学习好的弟弟(安然爸爸),而她却被生活裹挟着过着并不如意的人生。她一再奉劝安然,说弟弟是无辜的,安然应该负起长姐的责任抚养弟弟长大。

弟弟是无辜的,那安然就又招谁惹谁了?就该承担这一切?

安然到底是把家庭价值和亲情摆在第一位,还是把个人价值自我实现摆在第一位,她的心理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狠下心来把弟弟送给了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夫妇抚养,在最后签放弃探视权的那一刻,她还是选择了领回弟弟。

影片结尾是开放式的,她选择领回了弟弟,但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自己考研当医生的梦想,就像她姑姑说过的那句话:“套娃也不一定要装在的同一个套子里”!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