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有感

齐帆齐微课

对于史铁生,其实早就听说过的。但只是限于听过名字,对于他本人,对于他的文字,完全没有了解。

于是,天然地以为“铁生”这样一个名字的人的文字,一定是刚硬的,没有柔情的,而这与自己的喜好是不搭的,也就没有了了解的欲望。

直到最近多次看到友友们的文章中,写到他的故事,他的文字,开始对他充满好奇,开始想要拜读一下他写的文字。

正好,正在参加的齐帆齐老师写作课的第二周的命题作业,就是写一篇最近阅读书籍的读后感。一切好像命中注定,就应该在此刻,就应该是此刻,去阅读一本史铁生的书,而《我与地坛》散文集自然成了首选。

书读的是电子版,打开微信读书,一下就被他朴素、真挚的文字吸引了。他细腻到近乎啰嗦的文字,用最直白朴实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故事。没有刻意渲染,没有太多设计,但就是那么一点点地打动了我的心弦,引起了我的深思。

关于母爱

书中关于母爱的描写和阐述,恐怕是最打动一批批又一批读者的。我亦如此。跟着作者的文字,仿佛看到母亲正悄悄躲在身后,或正在在地坛焦急地寻找、或独自在家担心地流泪……

这样一位母亲,隐忍了自己的所有的情绪,小心地呵护着、照顾着那因生病而脾气暴躁、因生病而欲放弃生命的儿子。而彼时,深陷自身痛苦的儿子,却从没想过母亲正在经历什么,从没想过母亲正承受着更大的痛苦。

父母之于子女,好像就是要还前生欠下的债。自从十月怀胎,孕育出这个生命,就开始了以子女为中心的旅程,一路追随,一路呵护,一路照顾,眼看着儿女头也不回地渐行渐远。

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够独立,够懂事,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都在自己一步步地规划之中,不需要父母操一点点心。养我这个闺女,他们一定特省心。

直到生了二宝之后,爸妈过来照顾小住,偶然地听到他们的对话,才知道,原来那么多地夜晚,他们都在为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失眠。第一次离家住校会不会想家?远离家乡去求学会不会不适应?大学毕业能不能找到如意的工作?新谈的对象怎么样?公公婆婆待得好不好?孕吐严不严重?闺女好不好带……原来,在我自以为处理好的每一个生命阶段,他们的心都在陪伴着。

关于死亡

死亡,恐怕是涌现在作者脑海中最多的字眼。从开始自杀的冲动,到后来认为死是不着急地事儿,到最后认为母亲的死是对苦的解脱,“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作者对于死看得通透,看得坦然。

但死亡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过可怕的事情。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有那么多的事儿要干,有那么多的事儿可做,就不想去死了。于我而言,还有很多理想中的事未完成,还有父母要赡养,还有子女要照顾,活着于我实在太重要。

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高中。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夜,熄灯后仍没困意的同宿舍女生正在小声地聊天,忽然听到了宿管阿姨的敲门声。屏住呼吸,假装睡着,门却敲地越来越急,直到宿管阿姨着急地喊出,“XX,快开门,你妈重病在医院,家里人在外面等你”。

慌忙地打开门,陪着已经担心着急到完全混乱的同学,穿好衣服,赶往医院,看到的却是大夫正在急救室里疯狂地抢救。而同学的妈妈终于没有救过来。

那一刻,崩溃的不只是同学,还有身边的我。第一次感觉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亲人可能瞬间会死去。于是害怕了,慌乱了,第二天天一亮,就假都没请地匆匆坐班车赶回了家。那时候,只有一个愿望,回到家里,见到父母,陪在身边,以防猝不及防地失去。

死亡太过容易,活着才是修行。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爱着的和爱着我们的人,必须珍爱生命!

关于挫折

书中说到地坛遇到的长跑家的故事,“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儿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

命运有时就是这么捉弄人,总是在你最接近希望地地方给你失望。有些人,或许终其一生去,都如这位长跑家一样,总是差一点,总是不能到达期望的地方。

但因此就向命运低头吗?因此就彻底放弃,再不努力吗?当然不能!就算永远得不到期望的结果,这奋斗过程的本身就是你生命中最精彩的片章!更何况,命运给你坎坷时,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回馈和惊喜。

关于写作

为什么开始写作?为什么要坚持写作?恐怕是每个写作者都会问过自己的问题。

作者亦是。谈到为什写作,他说,“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儿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希望的是通过写作,能绽放光彩,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又一次问自己,问什么明知会熬夜,明知会脱发,明知会因混乱的思绪而再难安眠,还非要尝试着开始写作?

大概就是那个文字梦吧,梦想着自己的文字能同时具备精神的和物质的价值。精神的,能够给自己和读者以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力量;物质的,能让自己得到金钱的收获,实现财务的自由!

齐帆齐第二期28天(15)篇,2037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