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源碼學IM(八):萬字長文,手把手教你用Netty打造IM聊天

本文作者芋艿,原題“使用 Netty 實現 IM 聊天賊簡單”,本次有修訂和改動。

一、本文引言

上篇《跟着源碼學IM(七):手把手教你用WebSocket打造Web端IM聊天》中,我們使用 WebSocket 實現了一個簡單的 IM 功能,支持身份認證、私聊消息、羣聊消息。

然後就有人發私信,希望使用純 Netty 實現一個類似的功能,因此就有了本文。

注:源碼請從同步鏈接附件中下載,http://www.52im.net/thread-3489-1-1.html。

二、知識準備

可能有人不知道 Netty 是什麼,這裏簡單介紹下:

Netty 是一個 Java 開源框架。Netty 提供異步的、事件驅動的網絡應用程序框架和工具,用以快速開發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網絡服務器和客戶端程序。

也就是說,Netty 是一個基於 NIO 的客戶、服務器端編程框架,使用Netty 可以確保你快速和簡單的開發出一個網絡應用,例如實現了某種協議的客戶,服務端應用。

Netty 相當簡化和流線化了網絡應用的編程開發過程,例如,TCP 和 UDP 的 Socket 服務開發。

以下是幾篇有關Netty的入門文章,值得一讀:

如果你連Java的NIO都不知道是什麼,下面的文章建議優先讀一下:

Netty源碼和API的在線閱讀地址:

三、本文源碼

本文完整代碼附件下載:請從同步鏈接附件中下載,http://www.52im.net/thread-3489-1-1.html。

源碼的目錄結構,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

  • 1)lab-67-netty-demo-server 項目:搭建 Netty 服務端;
  • 2)lab-67-netty-demo-client 項目:搭建 Netty 客戶端;
  • 3)lab-67-netty-demo-common 項目:提供 Netty 的基礎封裝,提供消息的編解碼、分發的功能。

另外,源碼中也會提供 Netty 常用功能的示例:

  • 1)心跳機制,實現服務端對客戶端的存活檢測;
  • 2)斷線重連,實現客戶端對服務端的重新連接。

不嗶嗶,直接開幹。

五、通信協議

在上一章中,我們實現了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連接功能。而本小節,我們要讓它們兩能夠說上話,即進行數據的讀寫。

在日常項目的開發中,前端和後端之間採用 HTTP 作爲通信協議,使用文本內容進行交互,數據格式一般是 JSON。但是在 TCP 的世界裏,我們需要自己基於二進制構建,構建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通信協議。

我們以客戶端向服務端發送消息來舉個例子,假設客戶端要發送一個登錄請求。

對應的類如下:

public class AuthRequest {

    /** 用戶名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密碼 **/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顯然:我們無法將一個 Java 對象直接丟到 TCP Socket 當中,而是需要將其轉換成 byte 字節數組,才能寫入到 TCP Socket 中去。即,需要將消息對象通過序列化,轉換成 byte 字節數組。

同時:在服務端收到 byte 字節數組時,需要將其又轉換成 Java 對象,即反序列化。不然,服務端對着一串 byte 字節處理個毛線?!

友情提示:服務端向客戶端發消息,也是一樣的過程哈!

序列化的工具非常多,例如說 Google 提供的 Protobuf,性能高效,且序列化出來的二進制數據較小。Netty 對 Protobuf 進行集成,提供了相應的編解碼器。

如下圖所示: 

但是考慮到很多可能對 Protobuf 並不瞭解,因爲它實現序列化又增加額外學習成本。因此,仔細一個捉摸,還是採用 JSON 方式進行序列化。可能有人會疑惑,JSON 不是將對象轉換成字符串嗎?嘿嘿,我們再把字符串轉換成 byte 字節數組就可以啦~

下面,我們新建 lab-67-netty-demo-common 項目,並在 codec 包下,實現我們自定義的通信協議。

如下圖所示:

5.1、Invocation

創建 Invocation 類,通信協議的消息體。

代碼如下:

/**

 * 通信協議的消息體

 */

public class Invocation {

    /**

     * 類型

     */

    private String type;

    /**

     * 消息,JSON 格式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 空構造方法

    public Invocation() {

    }

 

    public Invocation(String type, String message) {

        this.type = type;

        this.message = message;

    }

 

    public Invocation(String type, Message message) {

        this.type = type;

        this.message = JSON.toJSONString(message);

    }

 

    // ... 省略 setter、getter、toString 方法

}

 type 屬性,類型,用於匹配對應的消息處理器。如果類比 HTTP 協議,type 屬性相當於請求地址。

 message 屬性,消息內容,使用 JSON 格式。

另外,Message 是我們定義的消息接口,代碼如下: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 {

    // ... 空,作爲標記接口

}

5.2、粘包與拆包

在開始看 Invocation 的編解碼處理器之前,我們先了解下粘包與拆包的概念。

5.2.1 產生原因

產生粘包和拆包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統在發送 TCP 數據的時候,底層會有一個緩衝區,例如 1024 個字節大小。

如果一次請求發送的數據量比較小,沒達到緩衝區大小,TCP 則會將多個請求合併爲同一個請求進行發送,這就形成了粘包問題。

例如說:在《詳解 Socket 編程 --- TCP_NODELAY 選項》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關閉 Nagle 算法時,請求不會等待滿足緩衝區大小,而是儘快發出,降低延遲。

如果一次請求發送的數據量比較大,超過了緩衝區大小,TCP 就會將其拆分爲多次發送,這就是拆包,也就是將一個大的包拆分爲多個小包進行發送。

如下圖展示了粘包和拆包的一個示意圖,演示了粘包和拆包的三種情況: 

如上圖所示:

  • 1)A 和 B 兩個包都剛好滿足 TCP 緩衝區的大小,或者說其等待時間已經達到 TCP 等待時長,從而還是使用兩個獨立的包進行發送;
  • 2)A 和 B 兩次請求間隔時間內較短,並且數據包較小,因而合併爲同一個包發送給服務端;
  • 3)B 包比較大,因而將其拆分爲兩個包 B_1 和 B_2 進行發送,而這裏由於拆分後的 B_2 比較小,其又與 A 包合併在一起發送。

5.2.2 解決方案

對於粘包和拆包問題,常見的解決方案有三種。

 客戶端在發送數據包的時候,每個包都固定長度。比如 1024 個字節大小,如果客戶端發送的數據長度不足 1024 個字節,則通過補充空格的方式補全到指定長度。

這種方式,暫時沒有找到採用這種方式的案例。

 客戶端在每個包的末尾使用固定的分隔符。例如 \r\n,如果一個包被拆分了,則等待下一個包發送過來之後找到其中的 \r\n,然後對其拆分後的頭部部分與前一個包的剩餘部分進行合併,這樣就得到了一個完整的包。具體的案例,有 HTTP、WebSocket、Redis。

 將消息分爲頭部和消息體,在頭部中保存有當前整個消息的長度,只有在讀取到足夠長度的消息之後纔算是讀到了一個完整的消息。

友情提示:方案 ③ 是 ① 的升級版,動態長度。

本文將採用這種方式,在每次 Invocation 序列化成字節數組寫入 TCP Socket 之前,先將字節數組的長度寫到其中。

如下圖所示: 

5.3、InvocationEncoder

創建 InvocationEncoder 類,實現將 Invocation 序列化,並寫入到 TCP Socket 中。

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InvocationEncoder extends MessageToByteEncoder<Invocation> {

 

    privat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encod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Invocation invocation, ByteBuf out) {

        // <2.1> 將 Invocation 轉換成 byte[] 數組

        byte[] content = JSON.toJSONBytes(invocation);

        // <2.2> 寫入 length

        out.writeInt(content.length);

        // <2.3> 寫入內容

        out.writeBytes(content);

        logger.info("[encode][連接({}) 編碼了一條消息({})]", ctx.channel().id(), invocation.toString());

    }

}

 MessageToByteEncoder 是 Netty 定義的編碼 ChannelHandler 抽象類,將泛型 消息轉換成字節數組。

 #encod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Invocation invocation, ByteBuf out) 方法,進行編碼的邏輯。

<2.1> 處,調用 JSON 的 #toJSONBytes(Object object, SerializerFeature... features) 方法,將 Invocation 轉換成 字節數組。

<2.2> 處,將字節數組的長度,寫入到 TCP Socket 當中。這樣,後續「5.4 InvocationDecoder」可以根據該長度,解析到消息,解決粘包和拆包的問題。

友情提示:MessageToByteEncoder 會最終將 ByteBuf out 寫到 TCP Socket 中。

<2.3> 處,將字節數組,寫入到 TCP Socket 當中。

5.4、InvocationDecoder

創建 InvocationDecoder 類,實現從 TCP Socket 讀取字節數組,反序列化成 Invocation。

代碼如下: 

 ByteToMessageDecoder 是 Netty 定義的解碼 ChannelHandler 抽象類,在 TCP Socket 讀取到新數據時,觸發進行解碼。

 在 <2.1>、<2.2>、<2.3> 處,從 TCP Socket 中讀取長度。

 在 <3.1>、<3.2>、<3.3> 處,從 TCP Socket 中讀取字節數組,並反序列化成 Invocation 對象。

最終,添加 List<Object> out 中,交給後續的 ChannelHandler 進行處理。稍後,我們將在「6. 消息分發」小結中,會看到 MessageDispatcher 將 Invocation 分發到其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中,進行業務邏輯的執行。

5.5、引入依賴

創建 pom.xml 文件,引入 Netty、FastJSON 等等依賴。

5.6、本章小結

至此,我們已經完成通信協議的定義、編解碼的邏輯,是不是蠻有趣的?!

另外,我們在 NettyServerHandlerInitializer 和 NettyClientHandlerInitializer 的初始化代碼中,將編解碼器添加到其中。

如下圖所示: 

六、消息分發

在 SpringMVC 中,DispatcherServlet 會根據請求地址、方法等,將請求分發到匹配的 Controller 的 Method 方法上。

在 lab-67-netty-demo-client 項目的 dispatcher 包中,我們創建了 MessageDispatcher 類,實現和 DispatcherServlet 類似的功能,將 Invocation 分發到其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中,進行業務邏輯的執行。 

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代碼實現。

6.1、Message

創建 Message 接口,定義消息的標記接口。

代碼如下: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 {

}

下圖,是我們涉及到的 Message 實現類。

如下圖所示:

6.2、MessageHandler

創建 MessageHandler 接口,消息處理器接口。

代碼如下: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Handler<T extendsMessage> {

    /**

     * 執行處理消息

     *

     * @param channel 通道

     * @param message 消息

     */

    voide xecute(Channel channel, T message);

 

    /**

     * @return 消息類型,即每個 Message 實現類上的 TYPE 靜態字段

     */

    String getType();

}

如上述代碼所示:

  • 1)定義了泛型 <T> ,需要是 Message 的實現類;
  • 2)定義的兩個接口方法,自己看下注釋哈。

下圖,是我們涉及到的 MessageHandler 實現類。

如下圖所示: 

6.3、MessageHandlerContainer

創建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類,作爲 MessageHandler 的容器。

代碼如下: 

 實現 InitializingBean 接口,在 #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中,掃描所有 MessageHandler Bean ,添加到 MessageHandler 集合中。

 在 #getMessageHandler(String type) 方法中,獲得類型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對象。稍後,我們會在 MessageDispatcher 調用該方法。

 在 #getMessageClass(MessageHandler handler) 方法中,通過 MessageHandler 中,通過解析其類上的泛型,獲得消息類型對應的 Class 類。這是參考 rocketmq-spring 項目的 DefaultRocketMQListenerContainer#getMessageType() 方法,進行略微修改。

6.4、MessageDispatcher

創建 MessageDispatcher 類,將 Invocation 分發到其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中,進行業務邏輯的執行。

代碼如下:

@ChannelHandler.Sharable

public class MessageDispatcher extends SimpleChannelInboundHandler<Invocation> {

 

    @Autowired

    private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private final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00);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hannelRead0(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Invocation invocation) {

        // <3.1> 獲得 type 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處理器

        MessageHandler messageHandler = messageHandlerContainer.getMessageHandler(invocation.getType());

        // 獲得  MessageHandler 處理器的消息類

        Class<? extendsMessage> messageClass = MessageHandlerContainer.getMessageClass(messageHandler);

        // <3.2> 解析消息

        Message message = JSON.parseObject(invocation.getMessage(), messageClass);

        // <3.3> 執行邏輯

        executor.submit(new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noinspection unchecked

                messageHandler.execute(ctx.channel(), message);

            }

        });

    }

}

① 在類上添加 @ChannelHandler.Sharable 註解,標記這個 ChannelHandler 可以被多個 Channel 使用。

② SimpleChannelInboundHandler 是 Netty 定義的消息處理 ChannelHandler 抽象類,處理消息的類型是 <I> 泛型時。

③ #channelRead0(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Invocation invocation) 方法,處理消息,進行分發。

<3.1> 處,調用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的 #getMessageHandler(String type) 方法,獲得 Invocation 的 type 對應的 MessageHandler 處理器。

然後,調用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的 #getMessageClass(messageHandler) 方法,獲得  MessageHandler 處理器的消息類。

<3.2> 處,調用 JSON 的 ## parseObject(String text, Class<T> clazz) 方法,將 Invocation 的 message 解析成 MessageHandler 對應的消息對象。

<3.3> 處,丟到線程池中,然後調用 MessageHandler 的 #execute(Channel channel, T message) 方法,執行業務邏輯。

注意:爲什麼要丟到 executor 線程池中呢?我們先來了解下 EventGroup 的線程模型。

友情提示:在我們啓動 Netty 服務端或者客戶端時,都會設置其 EventGroup。

EventGroup 我們可以先簡單理解成一個線程池,並且線程池的大小僅僅是 CPU 數量 * 2。每個 Channel 僅僅會被分配到其中的一個線程上,進行數據的讀寫。並且,多個 Channel 會共享一個線程,即使用同一個線程進行數據的讀寫。

那麼試着思考下,MessageHandler 的具體邏輯視線中,往往會涉及到 IO 處理,例如說進行數據庫的讀取。這樣,就會導致一個 Channel 在執行 MessageHandler 的過程中,阻塞了共享當前線程的其它 Channel 的數據讀取。

因此,我們在這裏創建了 executor 線程池,進行 MessageHandler 的邏輯執行,避免阻塞 Channel 的數據讀取。

可能會有人說,我們是不是能夠把 EventGroup 的線程池設置大一點,例如說 200 呢?對於長連接的 Netty 服務端,往往會有 1000 ~ 100000 的 Netty 客戶端連接上來,這樣無論設置多大的線程池,都會出現阻塞數據讀取的情況。

友情提示:executor 線程池,我們一般稱之爲業務線程池或者邏輯線程池,顧名思義,就是執行業務邏輯的。這樣的設計方式,目前 Dubbo 等等 RPC 框架,都採用這種方式。後續,可以認真閱讀下《【NIO 系列】——之 Reactor 模型》文章,進一步理解。

6.5、NettyServerConfig

創建 NettyServerConfig 配置類,創建 MessageDispatcher 和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Bean。

代碼如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NettyServerConfig {

 

    @Bean

    public MessageDispatcher messageDispatcher() {

        return new MessageDispatcher();

    }

 

    @Bean

    public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

        return new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

}

6.6、NettyClientConfig

創建 NettyClientConfig 配置類,創建 MessageDispatcher 和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Bean。

代碼如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NettyClientConfig {

    @Bean

    public MessageDispatcher messageDispatcher() {

        return new MessageDispatcher();

    }

    @Bean

    public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

        return new MessageHandlerContainer();

    }

}

6.7、本章小結

後續,我們將在如下小節,具體演示消息分發的使用。

七、斷開重連

Netty 客戶端需要實現斷開重連機制,解決各種情況下的斷開情況。

例如說:

  • 1)Netty 客戶端啓動時,Netty 服務端處於掛掉,導致無法連接上;
  • 2)在運行過程中,Netty 服務端掛掉,導致連接被斷開;
  • 3)任一一端網絡抖動,導致連接異常斷開。

具體的代碼實現比較簡單,只需要在兩個地方增加重連機制:

  • 1)Netty 客戶端啓動時,無法連接 Netty 服務端時,發起重連;
  • 2)Netty 客戶端運行時,和 Netty 斷開連接時,發起重連。

考慮到重連會存在失敗的情況,我們採用定時重連的方式,避免佔用過多資源。

7.1、具體代碼

① 在 NettyClient 中,提供 #reconnect() 方法,實現定時重連的邏輯。

代碼如下:

// NettyClient.java

public void reconnect() {

    eventGroup.schedul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voidrun() {

            logger.info("[reconnect][開始重連]");

            try{

                start();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logger.error("[reconnect][重連失敗]", e);

            }

        }

    }, RECONNECT_SECONDS, TimeUnit.SECONDS);

    logger.info("[reconnect][{} 秒後將發起重連]", RECONNECT_SECONDS);

}

通過調用 EventLoop 提供的 #schedule(Runnable command, long delay, TimeUnit unit) 方法,實現定時邏輯。而在內部的具體邏輯,調用 NettyClient 的 #start() 方法,發起連接 Netty 服務端。

又因爲 NettyClient 在 #start() 方法在連接 Netty 服務端失敗時,又會調用 #reconnect() 方法,從而再次發起定時重連。如此循環反覆,知道 Netty 客戶端連接上 Netty 服務端。

如下圖所示: 

② 在 NettyClientHandler 中,實現 #channelInactiv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方法,在發現和 Netty 服務端斷開時,調用 Netty Client 的 #reconnect() 方法,發起重連。

代碼如下:

// NettyClientHandler.java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Inactiv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throws Exception {

    // 發起重連

    nettyClient.reconnect();

    // 繼續觸發事件

    super.channelInactive(ctx);

}

7.2、簡單測試

① 啓動 Netty Client,不要啓動 Netty Server,控制檯打印日誌如下圖: 

可以看到 Netty Client 在連接失敗時,不斷髮起定時重連。

② 啓動 Netty Server,控制檯打印如下圖: 

可以看到 Netty Client 成功重連上 Netty Server。

八、心跳機制與空閒檢測

我們可以瞭解到 TCP 自帶的空閒檢測機制,默認是 2 小時。這樣的檢測機制,從系統資源層面上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在業務層面,如果 2 小時才發現客戶端與服務端的連接實際已經斷開,會導致中間非常多的消息丟失,影響客戶的使用體驗。

因此,我們需要在業務層面,自己實現空閒檢測,保證儘快發現客戶端與服務端實際已經斷開的情況。

實現邏輯如下:

  • 1)服務端發現 180 秒未從客戶端讀取到消息,主動斷開連接;
  • 2)客戶端發現 180 秒未從服務端讀取到消息,主動斷開連接。

考慮到客戶端和服務端之間並不是一直有消息的交互,所以我們需要增加心跳機制。

邏輯如下:

  • 1)客戶端每 60 秒向服務端發起一次心跳消息,保證服務端可以讀取到消息;
  • 2)服務端在收到心跳消息時,回覆客戶端一條確認消息,保證客戶端可以讀取到消息。

友情提示:

爲什麼是 180 秒?可以加大或者減小,看自己希望多快檢測到連接異常。過短的時間,會導致心跳過於頻繁,佔用過多資源。

爲什麼是 60 秒?三次機會,確認是否心跳超時。

雖然聽起來有點複雜,但是實現起來並不複雜哈。

8.1、服務端的空閒檢測

在 NettyServerHandlerInitializer 中,我們添加了一個 ReadTimeoutHandler 處理器,它在超過指定時間未從對端讀取到數據,會拋出 ReadTimeoutException 異常。

如下圖所示:

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服務端發現 180 秒未從客戶端讀取到消息,主動斷開連接。

8.2、客戶端的空閒檢測

在 NettyClientHandlerInitializer 中,我們添加了一個 ReadTimeoutHandler 處理器,它在超過指定時間未從對端讀取到數據,會拋出 ReadTimeoutException 異常。

如下圖所示: 

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客戶端發現 180 秒未從服務端讀取到消息,主動斷開連接。

8.3、心跳機制

Netty 提供了 IdleStateHandler 處理器,提供空閒檢測的功能,在 Channel 的讀或者寫空閒時間太長時,將會觸發一個 IdleStateEvent 事件。

這樣,我們只需要在 NettyClientHandler 處理器中,在接收到 IdleStateEvent 事件時,客戶端向客戶端發送一次心跳消息。

如下圖所示:

其中,HeartbeatRequest 是心跳請求。

同時,我們在服務端項目中,創建了一個 HeartbeatRequestHandler 消息處理器,在收到客戶端的心跳請求時,回覆客戶端一條確認消息。

代碼如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HeartbeatRequestHandler implementsMessageHandler<HeartbeatRequest> {

    privat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Channel channel, HeartbeatRequest message) {

        logger.info("[execute][收到連接({}) 的心跳請求]", channel.id());

        // 響應心跳

        HeartbeatResponse response = newHeartbeatResponse();

        channel.writeAndFlush(newInvocation(HeartbeatResponse.TYPE, respons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HeartbeatRequest.TYPE;

    }

}

其中,HeartbeatResponse 是心跳確認響應。

8.4、簡單測試

啓動 Netty Server 服務端,再啓動 Netty Client 客戶端,耐心等待 60 秒後,可以看到心跳日誌如下: 

九、認證邏輯

從本小節開始,我們就具體看看業務邏輯的處理示例。

認證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9.1、AuthRequest

創建 AuthRequest 類,定義用戶認證請求。

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AuthRequest implements Message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YPE = "AUTH_REQUEST";

   /**

     * 認證 Token

     */

    private String accessToken;

    // ... 省略 setter、getter、toString 方法

}

這裏我們使用 accessToken 認證令牌進行認證。

因爲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 HTTP 進行登錄系統,然後使用登錄後的身份標識(例如說 accessToken 認證令牌),將客戶端和當前用戶進行認證綁定。

9.2、AuthResponse

創建 AuthResponse 類,定義用戶認證響應。

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AuthResponse implements Message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YPE = "AUTH_RESPONSE";

 

    /**

     * 響應狀態碼

     */

    private Integer code;

    /**

     * 響應提示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 ... 省略 setter、getter、toString 方法

}

9.3、AuthRequestHandler

服務端...

創建 AuthRequestHandler 類,爲服務端處理客戶端的認證請求。

代碼如下: 

代碼比較簡單,看看 <1>、<2>、<3>、<4> 上的註釋。

9.4、AuthResponseHandler

客戶端...

創建 AuthResponseHandler 類,爲客戶端處理服務端的認證響應。

代碼如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uthResponseHandler implements MessageHandler<AuthResponse> {

 

    privat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Channel channel, AuthResponse message) {

        logger.info("[execute][認證結果:{}]", 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AuthResponse.TYPE;

    }

}

打印個認證結果,方便調試。

9.5、TestController

客戶端...

創建 TestController 類,提供 /test/mock 接口,模擬客戶端向服務端發送請求。

代碼如下: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NettyClient nettyClient;

 

    @PostMapping("/mock")

    public String mock(String type, String message) {

        // 創建 Invocation 對象

        Invocation invocation = new Invocation(type, message);

        // 發送消息

        nettyClient.send(invocation);

        return "success";

    }

}

9.6、簡單測試

啓動 Netty Server 服務端,再啓動 Netty Client 客戶端,然後使用 Postman 模擬一次認證請求。

如下圖所示: 

同時,可以看到認證成功的日誌如下:

十一、羣聊邏輯

羣聊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服務端負責將客戶端 A 發送的羣聊消息,轉發給客戶端 A、B、C。

友情提示:考慮到邏輯簡潔,提供的本小節的示例並不是一個一個羣,而是所有人在一個大的羣聊中哈~

11.1、ChatSendToAllRequest

創建 ChatSendToOneRequest 類,發送給所有人的羣聊消息的請求。

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ChatSendToAllRequest implements Message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YPE = "CHAT_SEND_TO_ALL_REQUEST";

    /**

     * 消息編號

     */

    private String msgId;

    /**

     * 內容

     */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 省略 setter、getter、toString 方法

}

PS:如果是正經的羣聊,會有一個 groupId 字段,表示羣編號。

11.2、ChatSendToAllHandler

服務端...

創建 ChatSendToAllHandler 類,爲服務端處理客戶端的羣聊請求。

代碼如下: 

代碼比較簡單,看看 <1>、<2> 上的註釋。

11.3、簡單測試

 啓動 Netty Server 服務端。

 啓動 Netty Client 客戶端 A。然後使用 Postman 模擬一次認證請求(用戶爲 yunai)。

如下圖所示:

 啓動 Netty Client 客戶端 B。注意,需要設置 --server.port 端口爲 8081,避免衝突。

 啓動 Netty Client 客戶端 C。注意,需要設置 --server.port 端口爲 8082,避免衝突。 

 最後使用 Postman 模擬一次發送羣聊消息。

如下圖所示: 

同時,可以看到客戶端 A 羣發給所有客戶端的日誌如下:

最後,要想系統地學習IM開發的方方面面,請繼續閱讀:《新手入門一篇就夠:從零開發移動端IM

附錄、系列文章

跟着源碼學IM(一):手把手教你用Netty實現心跳機制、斷線重連機制

跟着源碼學IM(二):自已開發IM很難?手把手教你擼一個Andriod版IM

跟着源碼學IM(三):基於Netty,從零開發一個IM服務端

跟着源碼學IM(四):拿起鍵盤就是幹,教你徒手開發一套分佈式IM系統

跟着源碼學IM(五):正確理解IM長連接、心跳及重連機制,並動手實現

跟着源碼學IM(六):手把手教你用Go快速搭建高性能、可擴展的IM系統

跟着源碼學IM(七):手把手教你用WebSocket打造Web端IM聊天

跟着源碼學IM(八):萬字長文,手把手教你用Netty打造IM聊天》(* 本文)

本文已同步發佈於“即時通訊技術圈”公衆號。

▲ 本文在公衆號上的鏈接是:點此進入。同步發佈鏈接是:http://www.52im.net/thread-3489-1-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