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豪成長會:如何給工作做減法?2021-04-12

李元豪成長會:如何給工作做減法?

如果你想讓工作更有成效,你就需要做減法,就是:不做、讓別人做、減少無效的溝通。


01


要想工作做減法,最重要的詞是"不"。


自己職責內的工作,毫無疑問必須全力做好。


但職責之外,就要考慮考慮了:這件事能不能不做?做了有什麼好處?不做有什麼壞處?


之所以要權衡,是因爲:不同的事情都是工作,本身並無差別,但帶來的收益卻是千差萬別。


不要沒事找事,工作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永遠都是越積極越好。


錦上添花的事情也可以去做,但畫蛇添足的事情儘可能不要去做。


所以,沒必要做,就不做;不高興做,就不做;不想做,就不做;不得不做,就拖到最後一刻做。


你雖然從來沒說“不“,但你用行爲表露你的態度。


當然,你也可以勇敢的說“不”,只要你大膽說出自己的道理,就能快刀斬亂麻,乾脆利落的推掉這件事情。


我身邊有些同事就是這麼做的。


但是,勇敢的說“不”,弊端是傳統文化中不太能接受。


別人通常的反應是找到你的直接主管,從上而下壓着你做,這時候,你就會很被動了。


而且,說太多的“不”,在職場上可能會落個“不怎麼配合”的名聲,這對職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那麼,該怎麼辦?


我的處理方式,不是直接說“不”,而是會說手頭事情很多,比較忙,但還是會爲這些事情排進工作計劃。通常,我會習慣性的問:“下週完成行不行?”


如果同事等不及,可能就要找其它人處理了。


如果同事等不及,又找不到人處理,那我就不得不將優先級往前提,儘快去完成它了。


如果可以等到下週,說明這件事情不是很着急,那就看看從現在到下週有沒有什麼變化了?—說不定到了還沒到下週,事情已經可以不用做了。


我用這個方法對付那些想說“不”的事情,可以濾掉其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你可以試試看。


02


事情不得不做,既然自己要做減法,那就授權吧,讓別人做。


你手頭的事,有人能做的,你就授權給他做。


最好是把所有手頭上的事能交出去,你從具體的事情中抽身出來,把有限的時間而會花在值得的事情上,比如對團隊和未來的規劃上。


你會說:把事情分出去,讓別人做,很難的。


這就是展現你能力的時候了:重新定義職位職責、對別人一點、多誇誇別人、爲別人爭取一些福利等等。


不要試圖壓制別人,被你壓制的人遲早會跳脫你的控制範圍。


在沒有合適的人能接替你的職位時,你會在較長時間裏固守在這個職位上。


不要害怕別人超過你,別人的進步會逼着你不斷進步。


換言之,有人能頂替你的崗位,是你的福音。因爲只有這樣,你纔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職責範圍。


03


溝通是最大的成本,減少無效的溝通,能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只開必要的會議,能不參加的會議不要參加。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非正式場所如電梯裏,餐廳裏,茶水間等,都可以談事情,這種面對面的兩人或多人交流比開會、視頻、電話更爲高效。


不要漏掉任何一個郵件,防止不能及時處理,導致後續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梳理和處理。郵件快速瀏覽,快速存檔。重要的郵件仔細研究,認真回覆。


尚未決定的事情,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已經決定的事情,就需要不擇不扣的堅決執行。


照章執行,體現出的是執行力,也是最好的自上而下的溝通方式。


可能會慢,但一板一眼的做好它,纔有可能一次性就做好,避免返工。當然,熟能生巧,不斷的改善工作方法,讓工作越來越簡單。


和別人口頭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後,我會整理出書面形式分發給相關的人,讓相關的人都知會這件事情,不要我去和甲解釋、和乙說明或者和丙再溝通。


事關多個團隊的溝通、協調事宜,用書面形勢的溝通更爲合適,各個團隊充分考慮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反饋信息即可。


報表是公司裏重要的溝通文件,每個提交人爲自己提交的部分負責,不需要不斷的核對,就可以直接使用。


最後,最省時間的溝通方式,是不斷的總結、歸納和分享。


用斷舍離方法對工作方面的梳理、收納和整理。更系統的可以理解爲兩個方面。


1、精神層面的斷舍離

在心態上,要擺脫對工作的各種執念,擺脫佔用心態。有俗語說“much on the more,will lost all”,意思是當你失去所有時,你發現一點點就夠了。囤積佔有的執念源於對未來的恐懼,斷舍離是一種可以看清物品與事情本質的方法,認爲當下纔是最重要的,珍惜當下的瞬間,對未來的不安自然會消失不見。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每到一個地方,5分鐘就能沉浸在工作中。我們也要儘量清空忙碌的假象,捕捉內心深處的沉靜感。


2、物理層面的斷舍離

辦公桌堆滿各種文件;抽屜裏都是囤的新文具;領導要個文件,翻遍所有的文件夾;電腦裏的桌面上文件從左邊擺到右邊,近乎鋪滿屏幕……你的情況可能沒有這麼誇張,總會在其中一兩項上躺槍。收拾工作環境,可以給人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有利於創造性思維和辦公室和諧的人際關係。


山下英子提出,7:5:2法則:

在看不見的地方,諸如抽屜、櫥櫃等,收納的量控制在7成以內

看得見的空間,如桌面、筆筒等,收納量縮減至五成以內

展示性的空間,如相框或展示架等,收納量要控制在一成左右

避免將一年都不碰的文件還放在桌子表面佔用空間,不要考慮物品本身,應考慮物品的功能,並尋找滿足此功能的方法。時刻保持做減法的狀態。


工作,永遠可以更優化。山下老師的方法給我們提供一個視角和契機,繼續改善自己的工作狀態,由物品到心靈的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