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筆記43|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痰飲(治療原則/痰飲/留飲/懸飲)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所有的飲大部分都兼有痰。痰的來源是因爲溼太盛,溼久會生痰,所以無論是寒溼、熱溼都會生成痰。最初就是水氣的溼沒有被排掉,慢慢就變成痰,痰飲會造成堵塞,如果有一層痰積在一處,會讓水停下來,於是水就跟痰混在一起,變成黏液。所以治飲病的時候,攻水的同時病人除了會吐出水來,還會吐許多白色的黏液、白津出來,這就是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所有的飲病張仲景認爲都是寒溼造成的,溫陽利水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一、痰飲/橫膈膜積水:苓桂術甘湯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這是橫膈膜有水產生的暈眩。拿天平來做解釋:橫膈膜對應天平的底座,兩耳對應天平的兩端,當水飲停在橫膈模時,天平的底座一晃動,上面天平的兩端就會不平衡,出現頭暈,中醫治療嚴重頭暈目眩是把橫膈上面的水排掉(西醫的診斷是內耳不平衡),用苓桂術甘湯。

桂枝是溫藥,本來就能行胃陽,在本草裏面是可以壯心陽,心陽一壯起來,心火就下行,火生土,胃陽就跟着旺起來,熱起來,這個水就化掉了。當水化開來以後,用白朮去利溼,因爲當初水停在裏面一定同時影響到脾,而脾胃是表裏關係,這個胃水會讓脾有溼停在裏面。而開了溫藥以後一定同時要開利水的藥,所以用茯苓去水。甘草是讓藥停在胃的地方,取它的緩的性。這四味藥六碗煮三碗,分三次服,小便通利出來就好了。

辛(桂枝)甘(甘草)發散爲陽,當把桂枝和甘草放在一起時就是陽藥了。酸苦湧瀉爲陰,把白芍(酸)和黃芩黃連或葶藶子(苦)放在一起就是陰藥了,中醫治病就是在調和陰陽,不管什麼病,越是嚴重用藥越簡單。

臨牀上苓桂術甘湯用得很多,因爲能行胃陽和心陽,故亦用於神經衰弱、心臟肥大或動悸、精神病人走路晃動、耳聾但表症是暈眩等。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短氣兼有一點微飲時,也是苓桂術甘湯,腎氣丸也可以治。《金匱》的腎氣丸就是六味地黃丸加肉桂和附子,桂附是陽藥,陽一熱起來,身上的微飲就排掉了。腎氣丸的方義待講到婦科時再詳解。

苓桂術甘湯暈船暈車也能用,但如果喝下去後病人還是噁心想吐,用五苓散。五苓散也能治暈船暈車,唯一的區別是:五苓散證有口渴、小便不利、水腫。五苓散是利水用的,天生毛孔小的人(出生在北方的冬天)不適合發表的藥就用五苓散治感冒。而苓桂術甘湯證沒有口渴小便不利,只有暈眩、胸脅脹滿。

二、留飲/肋間積水:甘遂半夏湯

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爲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伏脈”就是不容易摸到它,脈躲在很裏面,沉在底下,用力按就沒有了。如果脈沉在底下是細而附骨(用力按還有),那是積脈。

病人出現脈伏的時候有時還坐在那邊講話沒事一樣,可是你幾乎摸不到他的脈,這並不是身體虛,而是他水氣太盛了,這種飲病就是留飲,水太盛了。因爲水把血脈壓下去,所以摸不到脈,這種人的症狀就是拉肚子,拉很多的水出來,拉完以後會比較舒服一點,過會兒慢慢又難過了。“心下續堅滿”,在胸膈橫膈膜一帶,整個環繞胸腔一圈的位置不舒服,胃區又硬回來了,這就叫做留飲。爲什麼稱之爲留飲?就是飲去了以後,又慢慢的累積回來。實際上是在胸膈裏面的肋膜間有積水,有時水已經滲到肺葉的下方了,但是肺裏還沒有積水,肺裏面有積水的話,就是十棗湯證了。十棗湯證病人不能躺平,甘遂半夏湯證病人還能躺平。

這個水慢慢的滲在肺的下方,然後這個飲還會慢慢進入肝臟與脾臟的周圍,甚至於連這些臟的下方都塞滿了水,就是臟的外面、膜的裏面都是水,這是飲進入人體最深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管道可以將水排出來,一般有管道的飲可以自己排掉,這裏沒有管道排水,於是水就停在裏面。如果給病人喫一般的西藥利尿劑,喫下去以後水被利掉,但是過一會兒水又回來,西藥沒有辦法把停在人體最深的水飲去掉。

咳嗽的聲音:商聲(即散開的聲音)代表有水,而非有膿痰的咳嗽聲。

甘遂半夏湯一劑一開。甘遂1錢,半夏2錢,芍藥2錢,甘草2錢,兩碗煮一碗,去渣放入蜂蜜,再煮成一碗,一定要用蜂蜜,有甘遂的藥病人喝下去後一定會同時吐瀉。

甘遂強力利水,甘遂這個藥是大將,攻水的大將,甘遂如果攻不掉的積水,病人也差不多了,蜂蜜解甘遂的毒。

這個處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選用了白芍,任何臟的下方都是陰(靜脈聚集的地方),白芍性酸主收斂,一收,類似海綿擠水,水就被擠出來,水出來後往外走,用甘遂將在上的水吐出來,然後用半夏把下焦的水從小便排出來,怕此方利水力量很強,傷到腸胃的津液,加甘草。甘草的另外一個作用是讓甘遂走慢點,甘遂是毒藥,中藥裏的毒藥進入身體約三至四個小時就會消失,沒有超過四小時的,因爲怕甘遂走太快,希望讓甘遂下去以後能透達到最深層、沒有通路的地方,讓甘遂去通這些地方的水飲,靠的就是甘草。這就是甘遂半夏湯的方義。

我們用處方時一定要知道如何搭配用藥來調和身體的陰陽,當把病人的陰陽調和到正常時,病就好了,故一定要知道藥的陰陽以及哪些藥搭配在一起是陰或是陽,這就是運用經方的技巧。

三、懸飲/肺積水:十棗湯

脈浮而細滑,傷飲。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匕。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十棗湯證的脈很細且滑(前後動得很快),代表傷於飲,因爲飲的力量比大,把血脈壓住。《傷寒論》中定義,十棗湯證來自病人被誤下,可能是病人同時有表裏症時被先攻下(《傷寒論》的原則是先解表再攻裏),也可能是病人有表症時喫壞肚子,於是表邪下陷,表水跑到肺裏(肺的下方)。太陽證有三證:太陰中風(桂枝湯證)、太陽傷寒(麻黃湯證)、太陽溫病(葛根湯證),只有太陽傷寒被誤下後纔會得十棗湯證。表被寒束到時,腸胃的抵抗力(免疫系統)把病毒頂在皮膚表面,呈現相抗狀態,即麻黃湯證:無汗、惡寒、身痛,若誤攻下(應該發表),表寒進來,停在胃裏,出現懸飲。

弦脈代表有水,數脈代表累積在那裏,這是寒脈,是屬於有水的脈,爲什麼是“冬夏難治”?因爲冬天是大寒的時節,夏天是大熱的季節,此時氣候偏盛於太寒或過熱。治療飲病都是使用比較溫熱的藥,氣候太冷時,身體會收縮的較緊密,此時我們用溫性的藥就沒有辦法將飲完全溫化掉,所以在冬天治療這種病的時候,往往還會有部分的飲停留在身體裏面,沒有完全被清除掉。夏天大熱的時候,而這些藥本來就很熱,熱遇到熱,藥力就會分散,也不是很好的治療時機。但也不是說冬夏就不治,現在我們的空調設備都很好,有時候外面是冬天,裏面有暖氣來控制,氣溫是春天,所以還是可以施治的。

懸飲”是指肺的下方都是水,也就是水已經入肺了。肺是華蓋,在人身上最上面的臟就是肺,水停在肺裏面,會讓肺泡裏面充水,於是就懸在空中,所以被稱做懸飲。肺本該像個氣球,裏面充滿了氣,可是氣裏面卻有很多的水分在裏面,正常的肺水是氣化的水,像蒸氣一樣熱,而不是冷水,一旦成爲冷水,就會成爲水飲停在裏面,“內痛”在兩肋。十棗湯很重要,治療肺癌時有時會瞬間積水,必須立馬清掉,否則水會滋養癌細胞導致擴散,十棗湯下去後三小時便可把水清光。

咳嗽久治不愈,飲一直沒有去掉,長年累月成懸飲,所以平時身上有飲時要及時排掉。如何如道身上有飲?明顯的桂枝湯證,然而喝桂枝湯後卻沒好,說明還有飲在身體裏。十棗湯是去懸飲的唯一處方。十棗湯清完一次後水不會再回來,但有時需要清第二次、第三次,因爲太久了。

三味藥先打成粉末,煮紅棗(多幾顆亦可),用紅棗湯吞服藥末(粉劑生用),劑量:三味加在一起爲1錢,即各三分之一錢,甘遂、大戟質較重,芫花質輕,故看似芫花多些。這三味都是強鹼性的藥,紅棗酸性,能中和它們,同時增潤胃的津液,否則直接喫粉劑下去會跟胃酸中和,一定傷到胃。十棗湯因爲用紅棗湯吞服,故又名“朱雀湯”。

早上6點卯時空腹喫,因爲卯時入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裏,一天喫一次,1-2個小時後開始上吐下瀉(不超過3小時),如果完全沒感覺,到第二天再服第二劑,加重半錢劑量。

懸飲的十棗湯證時病人大小便都很少了,此時病人已經但坐不得臥,只能坐,沒有辦法躺下去,整個胸腔裏面都是痰和水混合在一起。十棗湯喝下去以後,約半小時左右,病人肚子裏面會有“轟轟”似雷鳴般的很大聲,要特別提醒病人找個廁所屁股可以坐在馬桶上,嘴可以吐到洗手檯裏的,這樣上吐下瀉都可以同時被接到,因爲服藥後是上吐下瀉一起來的。出廁所後,過下又要進去,大概一個早上跑個六次到七次,跑完以後水就全部清幹浄了。喫完十棗湯後,等藥力過去就要喝稀飯來養胃津,也可在稀飯裏面放點紅棗,讓稀飯更黏一點,可以較快地產生出胃的津液。

懸飲的病人,脈一定是“沉而弦”,沉脈代表病在裏,弦脈代表是水也代表是寒。

相關鏈接:

《金匱要略》筆記42|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痰飲(基本觀念)

注:文中涉及到的處方僅供學習交流,不作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