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李砍柴

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

01.

李砍柴,要在簡書開寫作課。

颸葉,知道了。她二話不說就掏出積累了三年的簡書貝,打賞給了我,說:

“去吧,跟李砍柴學去吧!不要再混了。”

我一陣感慨。簡書貝,她都給了我,就不能和我一起去學了。

認識我的寫友,都知道一件事。對於寫作,我就認李砍柴。

其實,她們不知道的是,我除了認可李砍柴的寫作能力,還有一個前緣。

就是2016年時,我加入一個叫“好報”的寫作羣。李砍柴老師,他也是其中一個學員,還是我的對家。所謂對家,就是兩人組隊寫作,互相監督。

他,可能忘了。

可我一直記在心裏,有一個叫李砍柴的,他寫的大山、河流、叢林、野花、野草,還有一隻走在村道的山羊,那些文字讀得我的心,簡直撲了出來。

太美了!

過後,我離開“好報”,掙扎地寫了一個月,就無能再寫了。

而李砍柴老師,他繼續寫,寫成了砍柴書院的創始人,寫成了頭條和簡書的大咖,實現了他說的,一邊寫稿掙錢養家,一邊浪跡天涯。

回看往事,我說不出言語。

02.

2019年5月,放下了三年的寫作,又在我心裏掀騰起浪花。

一輩子,已過去一半。我還沒爲自己做過什麼,只是隨波逐流,只是虛度年華。

我想,此刻起得給自己一個交代,得拼搏,得努力,得給自己做一點事。將餘下的半生,交付給一件事。

於是,我再次撿起寫作。

這麼一寫,兩年過去了。堅持雖然不易,可是要找到方向和出路,就更是不易。我除了當初的決心,剩下的就是迷糊。

將來的路,我要怎麼走。

中年狗,睜開眼都是向着你的人。家裏兩個孩子,要讀書。公公婆婆,要贍養。我母親,年紀也大了。

我說將後半生,交付給寫作。只是一個鏡花水月的想法。養家餬口,可是一步都不能退的。

過去兩年,我已花了許多時間來閱讀,還有寫字。

可我在簡書寫字,賺的簡書貝,還不夠報李砍柴老師的寫作課,不夠買一斤排骨,不夠買一雙安踏的襪子。

這樣寫下去,就算家裏人不惱火,我也不好意思呀。

轉戰頭條寫,我又看不上頭條的文字,婆媳大戰,亂倫,外遇。這寫的都是什麼玩意,簡直侮辱眼睛。

一個在校園的孩子,永遠瞧不上父母爲了一毛錢,撿路邊一個礦泉水瓶,或者買菜爲一塊幾毛漲紅着臉殺價。

我想賺錢,可我不能爲了錢,編一些有損體面的事。

只好厚着臉皮,在簡書窮混。

03.

昨晚,李砍柴老師的寫作營,開課了。

終於,我聽到了故人的教誨。李砍柴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道”的觀點,解開了我心裏的疙瘩,可能也將解開許多簡書人的疙瘩。

簡書人,許多都跟我一樣,瞧不上頭條的文章,不想輪流爲文字的販子。

可我很難理解,李砍柴老師,他怎麼就能選擇了去頭條發展。

當年的李砍柴,可是文學碩士畢業,還做了幾年的紙媒編輯,可謂豆腐一樣清白之身,卻辭職去做頭條和百家的文字販子。

這身段,放得太低了。

可能我不瞭解李砍柴老師,可我卻相信他寫的大山、河流,叢林,還有村道上那一隻山羊。

這些都是出自一顆藍天白雲的心,才能寫出的字。

他這樣的心性,能走入頭條,還是進去就5年。可能有另一個層面的識見,是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的。

李砍柴說,他曾經跟簡書裏的大家一樣,也在純文學和大衆文學,掙扎了很久。

這是能理解的。

他對文學的愛,肯定比我們要深。本來他就是文學碩士出身,還寫着一手漂亮文章。就算起初他不愛,也日久情深了。

他能進頭條,包含了他說的“道”。

我們只看到頭條文章不夠好,卻沒有站在行業高度,以更高層次的眼光看它。

就像當年我們看某付寶,某寶,某多多,大嚷着瞧不上呀,瞧不上。

這些行業,度過了一個艱難不成熟的時期。現在,我們就在用着某付寶付款,某寶、某多多購物。

我們看頭條的發展,也要站在行業高度看,用更高層次看,纔不至於用六十年代的眼光,看着二十一世紀的人接吻,驚掉了下巴。

頭條,發展到現在,已走過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淺入淺出。就是停留在我們認識裏的頭條,婆媳大戰,亂倫,出軌,靠博眼球,靠流量,靠竊取文章,污七八糟的。

第二階段,深入深出。就是青雲文體,論文式的文章,大衆看不懂,也不看的。

第三階段,深入淺出。說的就是現在頭條文章的發展趨勢,用專業的水平,寫出大衆看的文章。

要是你們不信,搞純文學的人,可以寫大衆看的文章。李砍柴老師,他舉了兩個例子,說有一個叫戴建業,他研究唐詩宋詞,在頭條發展得很好,很受歡迎。

還有一個叫羅翔,他研究法律,卻將法律說成段子,幽默風趣,也很受大衆喜歡。

當然,最好的例子,還是李砍柴老師本人,他的砍柴書院,就在頭條發展得很好。

專家,都不否認頭條。我小螻蟻,卻還怕頭條拉低身份,只能說是無識見。

我要爬出深井,睜開一雙眼,看大衆讀者的需求,看寫作市場的發展。

04.

我想起,起初寫作時,我走過一個彎路,就是常看寫作技巧書,卻沒有好好分析作者的文章。

導致很長時間,我的寫作,都處於原地踏步。直到我專注於一兩個作家,研究他們文章,比較起他們寫法,纔有了進步。

這次,我進入頭條,將是找同一個領域的作者,分析他的文章,再結合李砍柴老師的授課,摸着石頭過河。

雖然我戰戰兢兢,毫無把握。

當作是一次新的嘗試吧,我跟着故人的指引,要去頭條走一趟,也許就紮根了,也許還不能。

我耳旁,又響起,爲我貢獻簡書貝的,那個女子說:“去吧,跟李砍柴學去吧!不要再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