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常看|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经济价值在婚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两个人在一起的情绪价值越高,彼此感觉更满足、更开心,关系才能持久而幸福。

表达,有时候很简单,不夸大、不弱化、诚实说出自己所想就可以;有时候又很难,想赞美别人,担心说出来是不是会被人当做吹捧;想表达感激,害怕被说做人太假。

《内在自信:如何战胜形形色色的畏惧心理》一书中说,一个人不敢展示真实的自我,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有3个原因:害怕自己得不到认同,于是隐藏个人的欲望、真实面目,甚至个人爱好。人多时不敢发言,多数时候总会说:“我都行,你们定”。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识破,说话言不由衷。明明心里不愿意,语言上却遮遮掩掩,或是勉勉强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往往体现了其内在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波斯诗人萨迪曾说:“因为有言语,你胜于野兽,若是语无伦次,野兽就胜于你。”生活上,诚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能让人更直接快速地了解你的个性和需要;职场上,有效的沟通、充分的表达,能提高工作效率,省去很多因沟通不畅造成的无用功。有条有理、逻辑清晰的表达,在合作中永远受欢迎。

有时候,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把话说到心窝里,既是能力,更是智慧。

人生变好,是从变“狠”开始的。俗话说:“人不狠,站不稳。”很多时候你过得不快乐,是因为你还不够“狠”。往往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却又无计可施。而那些活得通透洒脱又精彩的人,都懂得“做人要狠,做事要稳”的道理。

狠,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将事态限定在可控范围内。人,有时候应该狠一点,这样世界才会对你慈悲。对过去的事狠一点,及时止损。几米曾说:“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就好比手里握着一根针,轻轻放着不疼不痒,攥得越紧越疼痛。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未完成情结”,这意味着“本可以”,意味着不甘、懊悔和遗憾。有些事物仅仅因为在你的过去有过一席之地,并且没有结局,让你对它的“完整性”产生了偏执。

实际上,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不是放不下,只是不想放下。冯唐说得对:“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人生得失无常,难免会有遗憾,心里装满过去,便无法容纳未来。既然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事情,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无法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把过去格式化,才能及时止损,更好地向前行。

对“麻烦的人”狠一点,果断抽身。我们总是出于善意,无条件地给予,但是别人不但不感激,反而会把你看得很低。不敢说狠话,一味地忍让,就只能被当成受气包。

“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无知,来自于没素质,可是一切根源通通在于他的自私,从没有把别人放在心上。”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懂感恩的人,把你的好意当成理所当然。心软是病,懂事要命,该翻脸时就翻脸,别怕得罪人。

别不好意思拒绝那些脸皮厚的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都不是什么好人。”狠心拒绝,并不意味着不善良,而是有尺有度,是明辨是非后的决断。做个心狠的人,别被感情牵绊,轻松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每个人都可以努力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当你足够强大时,外界一定会因你而改变。”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爪子无力抓住猎物,羽毛又长又厚,沉重到无力飞翔。此刻它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次痛不欲生的蜕变,这个过程它不能飞翔,随时可能被任何动物伤害。但是有些老鹰不认命,先用自己的喙狠命敲击岩石,直到它完全脱落;再用新长出的喙,把原来的爪子一片片地拔出来;最后用新爪子,把浓密的羽毛一根根地拔掉……可是经历残忍的150天,待到羽翼丰满,它又变成年轻有力的鹰,继续翱翔30年。

生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转折点,对自己狠不狠,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畅销书作家李筱懿,多年来雷打不动,每天4:45起床,写2500字的文章。公众号创立两年时间,品牌估值已超3亿,五年后,已成功聚集上千万女性用户。但凡优秀的背后,都是豁得出去的狠人。

对自己“狠”一些,是不向命运妥协、与困难顽强对抗的气魄。如果你一时下不了狠心,不妨先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循序渐进。做不到5点起床,就5点半;坚持不了1个月,就先坚持半个月。

《春夏秋冬》里的一句话:“做三四月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日积月累定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该狠的时候就应该狠一点,不要等到事情无法挽救了,再后悔。”不要优柔寡断让自己后悔,而要让以后的自己,回过头来感激当年那个发狠的自己。

让往事清零,爱恨随意,烦恼一去无影踪,去拼一个滚烫的人生。

《自我成长的力量》里说:“批评是潜意识里对爱的表达。”

“莫把批评当评价,每一次人家说你不够好,对你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机会,说真话不失体面,听真话不失气度。无论是愿对你说真话,还是肯听你说真话的人,都是万里挑一。”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全是阿谀奉承之词,那他很快就会在溢美声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如果说你是风筝,那么对你说真话的朋友就是那条风筝线,他在希望你高飞的同时,不让你乱飘,一旦发现你飘了,就一定会收一收线。就像动漫《银魂》中说的那样:“真的是朋友的话,就能分担任何痛苦。当朋友走上歧路时,哪怕要损失掉这段友谊也在所不惜,一定要拉他回来。”

三毛说过:“雪中送炭,贵在真送炭,而不是语言劝慰。炭不贵,给的人可真是不多。”

《史记》中的那段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风光时,总有人围着你锦上添花,有朝一日失势,立即树倒猢狲散,让你尝尽世态炎凉。只有深陷困境时,那个肯伸手拉你一把的人,才是可以携手共进的朋友。

鲁迅先生曾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必须扔掉四样东西。没有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

有人说:“无论你和谁结婚,都会觉得对方是错的人,所以,和谁结婚都一样。”之所以和谁结婚都一样,只因你是如何看待对方的缺点。而那些婚姻幸福美满的夫妻,并不是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是在知道对方并非完美无缺后,仍深爱对方。

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婚姻是一个逐渐放弃幻想的过程。心理学家曾说:“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具有寻找自己理想伴侣的向导。”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一书中,曾说:“即便我们当初找对了人,过不了多久,对方会变。因为婚姻这件人生大事意味着:我们一起走进去,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所谓的对方变了,不过是在结婚后,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面前,双方都卸下了面具和伪装,也放下了防备,从而流露出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这一面,也许会让我们在心里产生极大的落差。

婚姻扎心真相:一边相互嫌弃,一边不离不弃。

有人说:“没有一个人的婚姻是十全十美的,那些携手走过几十年的夫妻,大都有几百次掐死对方的念头。”

《石头记》里有句扎心的经典名句说:“凡是只顾相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搭伙过日子的,最后都团圆了。”

《一声叹息》里,所说的那样:“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是很难的。”

上等的婚姻,是在嫌弃中带着疼惜。作家芭芭拉·安吉丽思曾说:“婚姻是一种行为,它是你经过不断思考做出的一种选择,其表现为你每天如何对待爱人。”

“什么样的婚姻,称得上上等婚姻?”上等婚姻就是哪怕看到了你最为糟糕的一面,打破了我对你所有美好的幻想,甚至是对婚姻所有美好的幻想。但我依旧对你的糟糕的一面,充满疼惜,而不会因为你糟糕的一面,而对你失去兴趣。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洛丽塔》里,所说的那样:“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三毛曾说:“真正的爱情,就是不紧张,就是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

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觉知上等的婚姻,并不是在另一半面前,努力保持最美好的模样,也不是幻想着对方的美好。而是能肆无忌惮地在对方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能坦然接受对方最为糟糕的一面

爱情是首付,婚姻是月供,共度艰难人生。”

《韩诗外传》有云:“嗜欲者,逐祸之马也。”追求安逸是人的天性,可懒惰欲一旦泛滥,只会结出苦涩的恶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