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遼源東豐縣一幼兒園,老師故意絆倒兒童,至其受傷

文/陳慕

導讀:近年來頻繁出現的虐童事件讓我們意識到,學校管理不能只是灑掃庭除,更應當剔除掉那些心靈有污穢的教師。

1

幼兒園本應該是快樂的地方,孩子本應該無憂無慮幸福的生活着,但是頻發的虐童事件,那些受過傷的孩子們,他們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消化掉曾經受過的傷害?又需要多久才能走出心中的陰霾?

網友爆料,4月5日,吉林遼源東豐縣一幼兒園老師故意絆倒兒童,致其受傷。

視頻顯示該男子按住兒童肩膀,伸出右腿將其絆倒在地,知情人稱,該兒童下巴受傷被縫7針。

4月8日,記者致電該幼兒園負責人詢問此事,對方稱無可奉告。

東豐縣教育局表示,此事已報警,正在調查處理中,教育局將根據警方調查結果與家長及園方溝通。


2

近年來,這種“幼兒園虐童”事件屢見不鮮,就2017年而言,幼兒園虐童事件曝光量19起以上。

2019年5月14日黑龍江樺川縣,一幼師抱起一名4歲幼童重摔兩下,導致幼童下巴磕傷,縫了5針。

2019年6月,吉林通化某幼兒園老師踹了幼童板凳一腳,導致該名幼童右鎖骨骨折。

2019年11月,臨沂一幼兒園教師因女童過於調皮將其書包椅子扔出教室,女童拿着書包椅子要回教室時,被老師一腳踹倒。


2020年1月,南寧市一幼兒園,一幼童遭老師拉扯重摔下牀,幼童頭部重重摔在地板上,一時間動彈不得。

2020年11月27日,長春一幼兒園監控顯示,該幼兒園老師對幼童關“小黑屋”、捏掐幼兒至淤青。

2020年12月11日,陝西西安某幼兒園粗暴摔男童,導致孩子下巴縫8針。

2021年3月23日,吉林市豐滿區某幼兒園因孩子中午不午睡,生活老師對該名26個月的幼童恐嚇,摔掉孩子懷裏的枕頭。


頻繁發生此類事件,要引起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長的高度重視。兒童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我們祖國的花朵不應當受到來自任何一方的欺凌和虐待。

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一、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教師,傳道受業解惑者”。

《中小學生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明確規定: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學科專業知識,還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避免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首先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建立監管機制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是立教之基,強教之源。

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務必要從師德師風抓起,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加大對涉事教師的懲罰力度,剷除欺虐幼童的不正之風。

三、家長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在想要好好保護孩子的同時,應當在擇校前,充分了解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在教育中,時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以及儘早的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儘早的發現問題,儘早的解決問題。避免讓孩子收到校內校外的傷害。

最後,教師入職誓言,共勉:

我志願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恪守教師職業道德,樹立科學教育發展觀,育人爲本,關愛學生,爲人師表,弘揚正氣,傳承文明,開啓智慧,積極面對生活,終身學習,開拓創新,淡泊名利,愛崗敬業,爲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