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一位作家---餘華

文|一凡

齊帆齊微課|餘華在 《十八歲出門遠行》中寫道:

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公路上,我像一條船。這年我十八歲,我下巴上那幾根黃色的鬍鬚迎風飄飄,那是第一批來這裏定居的鬍鬚,所以我格外珍重它們,我在這條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經看了很多山和很多雲。
所有的山所有的雲,都讓我聯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們呼喚他們的綽號,所以儘管走了一天,可我一點也不累。我就這樣從早晨裏穿過,現在走進了下午的尾聲,而且還看到了黃昏的頭髮。但是我還沒走進一家旅店。

餘華自從處女作《十八歲出門遠行》發表以後,就開始不斷寫出優秀的作品,並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成爲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我最開始接觸餘華的作品,是朋友送我的長篇小說《活着》。看完那部小說後,我好長時間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自己到底是爲什麼而活着?

《活着》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出版後曾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還獲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冰心文學獎”等衆多獎項。

小說講述了福貴是如何從富家少爺變成窮小子的,如何一點一點敗掉祖上的家業,又是如何經歷了身邊親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最後只剩下了他和一隻老牛的悲慘故事。

小說的最後,經歷了人生無數的大起大落和生離死別,福貴依然拖着衰老的身體,和一隻老牛,孤單地在這個世界上,頑強地活着。

我覺得餘華筆下的福貴,即使在現在的生活中,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態。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人像福貴那樣活着。

婆婆家農場的張奶奶,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去年卻和老伴離婚了。

她唯一的兒子一直在山東打工,因爲家庭困難,一直到三十多歲才娶上媳婦。

可是結婚沒幾年,還沒等到有自己的孩子,就在前兩年,因高血壓去世了。此後,兒媳婦也再沒有回來看過公公婆婆。

而張奶奶和張爺爺夫妻年輕時感情就不好,現在因爲兒子的去世,兩個人總是互相埋怨,結果去年,他們居然在古稀之年,辦理了離婚。

現在兩位老人各過各的,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勢。

張奶奶和婆婆相處得好,經常來婆婆家串門,總算還有個說話的人。

可是張爺爺脾氣不好,自從兒子去世,張奶奶又和他離婚之後,一直一個人生活,整天獨來獨往,誰也不跟誰來往......

我曾經無法理解:年老孤單的張爺爺受到這樣的打擊,一個人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與《活着》裏的福貴相比,他好像還沒有那麼悽慘。

《活着》裏的福貴,年輕時候喫喝嫖賭,是個標準的敗家子。當他把所有的家底敗光以後,開始禍不單行。

父母去世;老婆病死;兒子在學校因抽血過多而死;女兒難產大出血去世;女婿年紀輕輕也走了;

最後,就連與他相依爲命的小外孫子苦根,也因爲喫多了豆子,之後喝涼水,撐死了!福貴一生中目睹了七次至親的死亡……

然而命運的打擊,卻沒有讓福貴和張爺爺他們垮掉。他們的身上彷彿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

無論遭遇多麼惡劣的境遇,受到多麼大的打擊,他們都能夠憑着本能挺過來,並堅強地活下去。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着》。”

沒錯,我之所以喜歡餘華,就是因爲從他的這篇《活着》裏,悟出了自己活着的意義。

第一、人活着,首先要學會珍惜。

福貴從小出生在富人家庭,卻放縱自己,連上學都要傭人揹着去。長大後更是喫喝嫖賭,把祖產輸光。

所以,擁有幸福生活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後悔莫及。

第二、人活着,本身就是希望

福貴敗光家產後,人生跌到了谷底,父親急火攻心撒手人寰。一家老小等他養活。於是他開始租地、種地,讓全家人喫飽,成了他的希望。

一次福貴去城裏的路上,被抓去當兵,在戰場上,回家,成了他的希望。

因爲有希望在支撐着,才讓生命有了意義。所以,只要人生還有希望,就有可能絕處逢生。

第三、只要活着,就要笑對命運的無常。

從戰場上僥倖活着回來,福貴卻一次次面臨親人的離去。母親、老婆、兒子、女兒、姑爺、小外孫。

福貴一次次被苦難擊倒,又一次次挺了過來,他已經學會了堅強地面對命運的無常。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別人想象不到的痛苦,比如親人的離世,事業的失敗等等。

但是隻要我們活着,就要以坦然的心態與命運和解,踏實過好人生每一天。

餘華在《活着》中寫道:

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死亡是個沉重的主題,命運誰也無法操控。我們行走在人世間,不過都是以笑的方式去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

齊帆齊第3期28天寫作成長營(9)篇1744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