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太廟,每事問(學習分享篇)

從昨天開始素讀論語第四輪,大家已經在緊鑼密鼓中做好準備了。第四輪,在前三輪學習的基礎上要對孔子的言行有所感悟。當我讀到“入太廟,每事問”,還是有點兒小感悟

孔子進了太廟,對每件事情都要問一問。孔子是很知禮的,對周禮十分熟悉,但遇到不懂的還是要問。孔子的知識之所以淵博,與他的“每事問”不無關係。

不懂就要問,就要學習,這就是“知禮”。 孔子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和他對周禮的恭敬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在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裏面講到,孔子是禮的復興者,他講“吾從周”,周禮在孔子這裏是屬於最完備的。他矢志於此,對於周禮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孔子進入太廟以後,很多事情他要問,這裏面有原因的,那便是——學 問。因爲在後世,也就是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在太廟當中的禮,已經不對了。比方說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可能久居其中也就不覺得了。古時候有句話就說,你經常在鹹魚店裏面待着,你也聞不到臭味了;你經常在芳香的地方待着,你也聞不到香味。

但是我們應該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體會,在現在的社會里面,人們的這個禮貌,是比較缺乏的;這個禮節,也是比較缺乏的。真正的禮都是比較稀少的。

有的時候看到人們,好像是非常多的禮節禮儀,但是實際上,那個禮節,往往有許多虛假的東西在裏面,這個會在後面的地方講到。比如,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你做一件事情,對領導對上級禮節特別之完備周全,這種時候,別人會以爲你是在拍馬屁,是在巴結。

我們現代社會,大家可能見到更多的是這種並沒有帶着真正的誠心實意去做的這種禮。我們看在孔子的時代,比方說在魯國就有季氏三家,這三家大夫從自心來講,並不是真正地按照禮來做的,已經開始慢慢出現禮崩樂壞的這個情況。禮崩樂壞聽起來好像和我們大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是我們從現代的社會當中就能體會到。

當一個社會當中的人缺乏禮的時候,比方說經常遇到粗魯的人,經常遇到不講禮的人,實際上這個不講禮,它也會慢慢地變成我們平常講的不講道理。”禮“其實和道理的”理“是相通的。如果人們不太講究禮儀、禮節的話,慢慢也就會變得不講道理。不講道理呢,輕則就變成了粗魯,如果是嚴重的話,變成了無賴或者是賴皮。

孔子進入太廟當中,每件事情都問。一個是因爲太廟當中的很多的禮是不對的,通過這種問的方式,也可以讓人們去思考一下,這個東西是不是對的?

就像我們平常碰到有的人,他跟我們說話比較粗魯,比方說現實生活當中,我見到一個晚輩和他的長輩在說話的時候,總是用你怎麼怎麼樣,從我一個旁人的角度來聽呢,聽起來就非常難受。因爲這個其實就屬於無禮的地方。這種無禮,可能這個大人也習慣了,晚輩可能也習慣了。但是這個禮確實是被損壞掉了。

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什麼呢?我們講”父父子子“,做父母的應該有做父母的樣子,做兒女的應該有做兒女的樣子。在我們日常的言語當中,既然發明了這個尊稱,也有謙稱,對吧?講您怎麼怎麼樣,講在下怎麼怎麼樣,我們在用您的時候,就表示對他的一個尊重。在德語當中,也有尊稱,叫做Sie,那也有普通的稱呼,叫做Du,德國人他們就會笑話英語,說這個英語呀,不管誰都是You。實際上我們知道,即便在西方也很看重禮。在中國,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文化當中,這個禮,無論是它的內涵,還是它的表現,都非常之豐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

孔子在太廟裏每件事都問,實際上是啓發人們。比方說我碰到了晚輩和長輩說話,不尊敬,我只是舉這個例子,講他用詞上面可以看到,實際上你見到一點,也就可以知道一面。如果他說話的時候,這個尊稱沒有用,你大概也就知道其談話的內容裏面尊敬的成分也會缺乏很多。

現在的這個社會,可能無禮的人會比較多,但是無論是這個無禮的人本身還是被對待的人,可能都不覺得。就是我們剛纔所講的,經常在一個賣鹹魚的作坊裏面待着,時間長了,鹹魚的味兒很臭、很腥,待的時間長了,可能也就不覺得了。當社會上的人都是這樣粗魯地說話的時候,你可能也就感受不是那麼明顯了。(學習分享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