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没有敌人 智慧不起烦恼

仁者无敌,智者无忧。

意思并不是说仁者功夫很高,

天下没有可以抗衡的对手!

而是说,

一个内心充满仁爱且实力强大的人,

他的眼里没有敌人!

这与佛法的“慈悲”,是同样的含义。

同样,智者无忧,

并非没有一点忧愁,

而是看透前因后果,

明白事物发展规律趋势,

明了自身实力把握程度,

所以能了然于胸淡然处之了。

在恒毅强善者眼里,

一个善良的人,

在六道轮回中受苦,

是值得同情和需要拯救的;


而一个恶人,

同样在六道轮回中受苦,

而且恶人,受“心魔”控制,

其痛苦更远甚善人,

更应该被同情和拯救!

爱的反面,是恨,

所以佛教中不讲爱,而讲慈悲。

据说抗战期间,

有人向上帝祈祷降罪于日本人,

她的母亲听到后很生气:

“你不应该祈求上帝降罪于日本人,

而应该祈祷上帝感化他们,

把他们变成善人。”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你是希望出现一个恶魔一口吃掉他,

还是希望出现一个佛祖,

把他感化成一个善良的人,化敌为友呢?!


慈悲是“无缘之慈,大体同悲”,

如果我们看到善人就欢喜,

看到恶人就憎恶,

那只是小爱,而不是慈悲。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

彻世机枢,如一滴投于巨壑。

很明白地把世间的聪明和智谋,

与佛家的“般若智慧”分开了。


大多人喜欢以聪明自居,

喜欢聪明人,赞美聪明人。

其实,聪明是最没用的东西,

聪明不能给你带来朋友,诚恳才能;

聪明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勤奋才能;

聪明不能给你带来快乐,智慧才能。

聪明只会让你心存侥幸、

想走捷径、看轻别人,

所以苏东坡年老时感慨: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如何分辨聪明和智慧呢?

如果一种“用心”,让你心生烦恼,

让别人不舒服,那就是聪明;


如果一种“用心”,让你自己自在,

让别人欢喜,会“与人欢喜,自己自在。”

那就是慈悲!

人生悲智双运、悲喜欣集,

有两条总揽全局的主线:

一条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的方便法门,

一条是以性空为主题的智慧之法门。

这两个法门互为前提,相依不离,

在佛学中称为“悲智双运”。


慈悲和智慧的关系,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

好比水分和种子的关系,

没有慈悲的“水分”,

智慧的种子无从发芽,

而没有智慧的“种子”,

慈悲就只能是一潭死水。

因此,人生万法合一,

是慈悲和智慧的高度统一,

武能克乱,文能怀远,

智健仁雅,恒毅强善,

怀菩萨之慈悲智慧心肠,

行金刚之霹雳止恶手段,

方能没有敌人、了却烦恼……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乃佛语,大意是:即使探究了所有的玄理(佛理),也就像把一根头发放在太空中一样;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玄机都参透了,也就像把一滴水扔到深山中一样——都不会有什么作用的。

佛是讲究出世的,把世间的一切看得很透。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必劳神费力,不必因为有了点心得就觉得了不起了,人的功力与大千世界相比,是不足为道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无常中把握恒常,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在有为中营造推进自然无为之美境。

将:

嗔恨心改成慈悲心,

贪欲心改成喜舍心,

排斥心改成包容心,

计较心改成随喜心。

心念改变,知行合一,

当下就已改变我们命运的方向!

随笔/恒之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