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一樣,我們不一樣


                            一

      晚上,我跟父親談心,父親回憶起他的青蔥歲月。他說最對不起我母親的事情,大概是她懷着我6個月的時候,爲了生計還需要她幫忙完成高強度工作。那時候太小,不知生活的苦,不懂儲蓄,直到有了我,一個月的600元工資全都寄回給母親,自己身上僅且十幾塊生活,這樣的日子熬了大半年纔好轉,他纔開始曉得要儲蓄,要擔起屬於父親的責任了。

      大概是因爲我還沒爲人父母的緣故的,我不知道那樣的一種父親責任是怎樣的感覺。但是父親所言到的儲蓄問題,生存之道,我卻是深有感觸的。

      原來,我們都一樣!

                            二

      剛出校門的時候,我認爲我一個大學生總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有所作爲的。直到屢屢找工作碰壁,面試上遇見的人一個比一個優秀,生存的焦慮,生活的苦惱,只剩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地哭泣和跟電話那頭的父母說一句“別擔心我,挺好的”。擦乾眼淚,第二天帶着夢想與激情繼續笑着往前跑。

      我也曾經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懂得儲蓄的重要性。後來,找到了一份國企工作,工資待遇不差,五險一金,免除房租水電生活費,至少每個月能剩下2、3千。然而,太年輕了,從來沒有想過要儲蓄,總以投資自己爲名,報了一些社羣,買了一些網課,而這些課程一直塵封着,社羣也早已過期。又或者在電子產品上下足功夫,買上最新款的手機和電腦,然後一羣狐朋狗友在喫喝玩樂的道路上飄着,最後活脫脫成爲了一個月光族。直到祖奶奶生病那天,我才幡然醒悟,我該儲蓄些錢以備不時之需了。

                            三

      我們與父輩有很多共通點。然而,新一代的年輕人又是那樣的與衆不同。

      如果花天酒地是共性,那麼理財也算是個性了。根據支付寶數據的現實,90後的人更喜歡理財,會每月固定一筆支出用於理財投資或者保險投資。年輕一代的我們,會意識到有錢在身旁你會更有底氣。哪怕用着花唄,也會堅持着50%原則(除去必要開支,剩下的費用50%還貸,50%儲蓄)儲蓄一些金錢,作爲備用金。不用擔心有什麼突發情況,而錢成爲了攔路虎。

      如果說儲蓄是一種個性,那麼更敢於自我表達也是新一代個性的表現。剛出校門的我們,的確一無所有,但我們也有屬於我們的資本,更敢於表達自我,更敢於說不。我們也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是一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所以,纔會有《初入職場的我們》裏孟羽童面試時面對大姐大董明珠還敢勇敢地現場表演舞蹈。纔會有面對新冠病毒肆虐的時候,我們這一代果斷跟安逸說不,勇敢地逆行走向武漢戰場,參與抗疫,纔有10日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全民封城鎖國,只爲你的安好。

      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都有走過相同的路,都有一樣的堅強,都有一樣全力以赴追逐夢想,不怕受傷,不 怕有風浪。我們卻又是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經歷着不同的故事,更自信展現,更大膽自我表達,更出彩自我展示,更自覺維護着我們的大國夢,爲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鬥!

      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們卻又是如此的不同!不變的是那顆爲明天而努力的赤誠之心。讓我們帶着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優點,繼續繼往開來地往前跑吧,驕傲的少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