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易經》遙不可及,看完這篇,你會改變看法

《易經》的卦由爻組成,所以爻是《易經》的最基本的象徵符號。爻分爲陽爻與陰爻,陽爻代表剛強、運動等,陰爻代表柔軟、靜止等。

三個爻組成一個卦,稱之爲三畫卦,即經卦,總共有八個。兩個三畫卦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六畫卦,即重卦,八個經卦兩兩重疊,形成總共六十四重卦,這纔是真正的《易經》內容。

《易經》的六十四卦象,是由伏羲氏創造的。六十四卦完全相通,互相構成了一個網絡、一個系統。如同今天所說的蝴蝶效應,環環相扣,沒有漏洞,構成了有機體的宇宙觀。

《易經》包含了宇宙生成的本體太極,由它生成了天地兩儀,有兩儀生成象徵四時的四種爻象,再由四種爻象生成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符號的八卦。

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是用來斷定一件事物兇吉的演算系統,有了兇吉的判斷就可以成就大業。

所以,效法物象沒有比天和地更大的,變化和會通沒有比四季變化更大的,光明沒有比太陽和月亮更大的,尊崇和高尚沒有比富貴更大的。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繫辭傳上·第十二章》

八卦排成系列就產生了卦象;八卦重疊組合就產生了六爻;陰爻和陽爻的上下推移,變化的道理就在其中了;繫辭爻辭的說明,活動得失的規律就在其中了。

吉凶悔吝是由活動產生的,剛爻和柔爻是建立卦象的基礎,變化和通達是時勢發展的,吉和兇反映取勝的標準。

天地運行的法則給人們提供正義的參考;日月運行的規律給人們提供光明的參考;天下的活動規律告訴人們遵守一個常道。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趨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繫辭傳下·第一章》

《易經》從一陰一陽之謂道,闡明瞭宇宙世界中陰陽、剛柔、動靜等兩種相反勢力的變化,剛柔激盪形成了八卦,八卦的象徵:幹爲天,坤爲地,震爲雷,艮爲山,離爲火,坎爲水,兌爲澤,巽爲風。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宇宙世界,週而復始。

同時,即使在陰陽、剛柔、動靜的二元對立作用下日月交替、寒暑變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地恆古不變,高低位置不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摘自《繫辭傳上·第一章》。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繫辭傳上·第四章》。

《易經》按照天地所顯現的象,而創作出了卦,所以能夠涵蓋天地的法則。卦體之美,其美在彌綸天地、曲成萬物的博大精深,在道濟天下、安樂敦仁的博愛精神,在旁行不流、樂天知命的博大精神。

《易經》包羅萬象,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繫辭傳下·第八章》

我們無需將《易經》視爲遙不可及,沒有學習過覺得神祕莫測,瞭解過以後就是自然變遷的規律而已。

《易經》講的是變化,所以也不必太在乎當下的卦結果,它隨時間是在變化的。我們學習《易經》的作用或好處在於,即使沒有老師或父母的保護和指導,遵照《易經》的法則做,一樣受到自然法則的保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