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誌60(不必一直活在父母的角色裏)

前一段又在家庭教育朗讀志願者羣裏請假了。

原因是要集中精力應付考試。但是在心裏,這更像是一個藉口。

我不喜歡那個環境,幾乎每一天都是在提醒我們應該怎麼做父母,每天羣裏各位各樣的問題案例,一羣好像打了雞血的媽媽,各種轉發。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就是在販賣焦慮而已。

哪個青春期的孩子沒有問題,這時候的父母就一定是問題父母?做最好的父母的根源是做最好的自己。有時候,我們一頭扎進所謂的家庭教育,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焦慮。

現在的社會環境,孩子的問題變多了,有沒有可能,也是因爲我們對孩子的關注度太高了?最近朋友圈裏看到幾個人發出來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分享:

幾個媽媽最近發了這句話。我們跟孩子之間好像爲了孩子就一定要放棄自我,或者爲了自我就放棄孩子?這種關係還健康嗎?這樣的放棄與成全,本身就帶着悲劇色彩,爲什麼不可以,我們一起慢慢努力成長?因爲我們都在追趕時間,追趕那些覺得我們做父母放棄自我孩子就可以企及的夢想。

媽媽無形中會將自我全部壓在孩子身上,孩子好了,自己就開心。覺得壓上的自我,一定可以幫孩子抓住點什麼。

前幾天,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的一句話是:現在的孩子真幸福。配圖是她在看孩子寫作業。

我在下面評論了一句:孩子的感受,未必是幸福。

她沒有回覆我。我也沒有期待她的回覆。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角色裏,我們是父母,我們覺得,我們用心輔導功課,我們努力學習家庭教育,我們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注,我們全心付出,孩子就一定是幸福的。

我們有沒有,試着問問孩子的感受?哪怕是想象一下,孩子會怎麼說?也許,我們根本就不敢問。

作爲父母,在任何狀況下,對孩子始終都是有期待的。何況我們爲他們,如此付出,如此專注?這種期待,永遠先孩子一步,在他夠一夠就可以到達的地方,等他。

孩子高中以後,我也有一段時間掉進這個漩渦裏。

每一次,我都是在對生活的失望裏開始新的起點。找一個方向,去肯定自我。我覺得這是分散這些期待的最好方法。

不必做一個一百分媽媽,因爲一百分的你,就對孩子有一百分的期待。做一個六七十分的媽媽,合格就好,就三四十分的精力給自我。如果那個一百分的媽媽充滿抱怨,那個六七十分的媽媽快樂充實有自我,你覺得孩子,會喜歡哪一個?降低的關注度,會給對方空間,相處也許會更舒適吧。

我給自己找了挺多理由,就是爲了偷懶,哈哈!前面差不多有兩週的時間,兒子沒有在家裏喫早飯,因爲他每天壓點起牀,後面索性我也不做了,每天就是麪包+煮雞蛋,再帶個牛奶去學校,這不,這幾天覺得一直這樣也不好,就買了兩天早餐。週末的飲食也是一般般,孩子們還沒喫過我就上牀了,週末中午都是妹妹喊哥哥起牀,哥哥現在都是直接囑咐妹妹幾點喊他的。有時候點一份外賣兩個人在哪嘰嘰咕咕的分着喫,我聽着聽着就睡着了。

週末下午出門,我都要閨女喊幾遍才能起牀,“媽媽,兩點半啦,能起來啦!”“媽媽,我出門的衣服都穿好啦,你也起牀穿衣服啊!”,她倒是也不惱,哈哈。

這不,前天晚上騎單車回去,結果單車沒鎖,扣了12塊,心疼啊!白瞎了!嗚嗚。

我們是父母,又何必一直活在父母的角色裏?過一過沒心沒肺的日子,又能怎麼樣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