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五官很像“王石”的济公形象,济公别院看不一样的济公

这一次,老郑来到了杭州净慈寺的济公别院。怎么来呢?坐4路或其他公交车到“净寺站”下车,买票从进口入,直接右拐。就看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几棵樟树,一角假山,一玩水池,几尾红鱼,七分幽静三分悠闲。边上有一门宽约1米8,上有一匾额,书“济公别院”,进去便是济公殿和神运井的方亭。

不一样的道济禅师 说起济公,大家脑海里一定是这样的形象:“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不管是游本昌,还是周星驰,都把济公疯癫诙谐的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关于济公的故事,更多的是南宋时期的杭州城。

进入济公别院的侧门,看到的是一个大院子,方方正正,干干净净。主殿为“济公殿”,为宋代风格建筑。院子的正中间有一个方亭,亭子中间有一口井,这口井名“运木井”,又称“神通井”,因“济公神通运木”的故事而得名。“济公者,道济禅师也。”济公殿供奉的就是道济禅师。

该殿原名“济祖殿”,最初为纪念道济禅师而修建。原殿于1932年毁于大火。殿内有12尊大小不一的古今济公雕像,以及两幅瓷板画。我们来看看这12尊济公雕像,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是一尊最早的济公形象,为南宋时期的青铜《道济座像》,高仅3厘米,差不多就一个红枣的高度,这么小,实在看不清太多的细节。

这是一尊清朝的德化瓷济公像,名叫《游戏济公》。这个济公形象和我们今天的影视形象差不多了。

这尊是当代紫砂《如意济公》,这是一个睿智、洒脱的济公。

还有这个济公形象,就看五官,实在是太像了王石了。

可见在古代,济公到底长什么样的,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样,胖瘦高矮老少皆有,可谓佛有万象。其实在当代,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济公破衣烂衫的形象。于是,我产生一个问题:济公的形象,必须是破衣烂衫吗?越来越多的佛学界的人,认为济公应该是一个睿智、洒脱的形象,绝不至于整天破衣烂衫,疯疯癫癫。

大殿正中主位,供奉着道济禅师,眉目睿智和蔼,法相庄严。据说这个形象是“经寺院多方商榷,以清竹禅法师之画,再入造像之法,加以德者之范,故现殿中法相”。

流传于民间的济公印像,更多的是来自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他们不能彰显祖师之德。道济祖师的本尊形象,应该是每个人心目中的高僧大德之像。济公神通运木相传,济公从灵隐寺出来后,又转到净慈寺,并当上抄写经籍的〝书记〞,做出桩桩奇事来。妙崧禅师担任净慈寺第29代住持长老,为重建寺院,急需向各方募化筹资。长老深知济公文思敏捷,便请他起草一道募资的榜文。济公道:〝长老有命,岂敢推辞。只是酒不醉,文思不佳,求长老赏酒一壶,以助文笔。〞

长老即叫人买酒,济公喝得快活,兴致一上来,提笔一挥而就,榜文中有这样的妙句:〝下求众姓,盖思感动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这道榜文张贴出去后,轰动了全杭州城,传抄传阅,连南宋皇帝也读到了。皇上又见文中有〝上叩九天〞,〝叫通天耳〞等妙语,便派人押送三万贯钱布施给净慈寺重建成寺院。妙崧长老谢过皇恩,又找济公商量如何去四川措办建寺急用的木材。济公说:〝我为净慈寺做事,‘天耳’都叫得通,只是四川路远,须得让我吃个大醉,三日后保证你有木头好用。〞于是,又喝得烂醉如泥,足足睡了三天,等到醒来时,突然大叫大喊:〝木头到了!木头到了!〞

长老听见,问:〝木头在哪里?〞济公说:〝木头已从钱塘江上运到寺里的醒心井,叫人到井品口搭起木架,装上轳轳,一根一根拉上来就是了。〞一会儿,果然井中有一根大木头露出水面。众僧人用轳轳将木头拉了上来,拉了一根,井中又冒出一根,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边估算木料的木匠师傅随口说了声:〝够了!〞话音刚落,井里还有一根木头再也不上来了。从此后,醒心井被称为〝神运井〞,又叫〝运木古井〞,井上还建起亭子,那最后一根木头就留在井底,让人点了蜡烛系在长绳上缒入井中观照,成为净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迹〞之一。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老郑,久寓杭州,四季杭州,美景精彩纷呈,欢迎关注“郑在别处”,不易错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