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時寫作的大忌和心得。

自媒體的高速發展,也讓平時寫作的人越來越多。

分享專業知識、垂直乾貨、經驗教材也好;記錄美好生活、吐露內心想法、表達事物觀點也罷;再或者是寫寫娛樂八卦、幽默故事、短片小說......等等。

有時間,看看書,寫寫文章,總歸是好的。

說到寫文章,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我覺得寫作最難的不是怎麼寫和寫什麼,而是怎麼讓他開始寫。

寫作,無非就是沒開始寫,和正在寫寫寫。

但很多人寫文章,會很痛苦!因爲他們總是喜歡一邊寫一邊改,寫一半就跑去看前面的內容,然後就是一頓改。再寫不了幾句,又覺得前面哪裏寫得不太自然,又是跑回去看了又看......

這一套操作下來,沒完沒了,都開始寫下一段了還在想上一段該怎麼改,整個腦子都是亂糟糟的狀態,改到最後把自己都改懵逼了,完全寫不下去。

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大忌。

因爲整個寫作過程在不斷被打斷,這肯定不行,狀態亂了,思路亂了,流暢性也亂了。

寫作是一個不斷往復的過程,我從來不覺得可以一步到位,可以從頭到尾一邊寫完,收工。

所以如果你想好選題,也準備好了素材,已經開始寫了,不要一邊寫一邊審詞度句,精雕細琢,這樣寫永遠寫不完。

開始寫作,要允許你眼中的瑕疵存在。

因爲一旦開始寫,就是潛意識裏感性的自己在表達着自己想說的話,想傳遞的情感,這個時候的自己可能說錯話,可能囉嗦,可能邏輯欠缺,但表達欲和熱情一定是最強的。

而如果你總是在寫的時候回頭檢查,那理性的自己馬上就會佔上風,它會不斷扼殺你寫下去的動力,它會讓你從專注在寫變成專注到改改改。

就算你堅持在這種打壓下寫下去,那也沒那麼流暢了,而是一字一句地痛苦擠出來。

最關鍵是,你不要指望邊寫邊改,就能在幾分鐘內把一篇文章改好。只會焦頭爛額,沒有效率。

我的習慣一般是:

先收集好大量資料和素材,然後花時間把手頭的資料都咀嚼了,消化掉,接下好好思考一下我要寫的主題,想表達的東西。

多思考,想清楚,多花點時間也無妨,躲開馬上着手寫的誘惑,思考時不寫作,寫作時不思考。

而一旦開始寫了,我的目標就是寫寫寫,不要回頭,不停下來改文章,只專注於寫,不分心想前面寫得怎麼樣。

我寫作的第一遍就是把自己想要寫的內容、觀點、資料素材等等都表達出來,不追求完美,先從0到1。

之後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N篇....纔是調整邏輯,增刪內容,修改段落,優化用詞,讓文字更生動,讓理解更通暢,讓表達更直觀等等。

如果你才寫幾段就想推翻重寫,或者總是一邊寫一邊覺得不對,那應該不是你寫的問題,而是前面壓根就沒有想好,着急開始寫了。

村上春樹先生花六個月寫完小說初稿,會再花七八個月進行修改。他在分享寫作方法時,也分享過一個他的觀點:

“第一遍寫作,不糾結完美度,想到什麼全都寫下來,之後再修改完善。完美主義是寫作需求的態度,但不要一開始就被 “完美主義” 拖住寫作進度。”

可不就是這樣嗎,沒有人能第一稿就是完稿,也沒有人在寫第一稿的時候往回看會覺得完全沒問題,大師也不行,避免不了。

好的文章未必是改出來的,但好文章一定有修改。只不過,這個修改不應該是邊寫邊修改。

你可以一口氣寫完後,再按照你的最終目標一遍一遍地修改、增減、優化。

你也可以把你理性的自己放出來,切換成嚴苛的讀者模式,把寫完的文章讀出來,不要默讀,是讀出聲來。

你會發現,哪裏讀起來有阻礙,哪裏不舒服,哪裏節奏感不行,甚至有的段落根本讀不下去......隱藏的問題會一個個暴露出來。

或者,你改累了,還可以晾它一個晚上再改,讓稿子飛一會兒。

第二天一看:臥槽,這寫的啥東西,昨天那個表達法完全是狗屁啊,這裏怎麼會這樣寫,那裏怎麼囉裏巴嗦,還有那個點怎麼寫得詞不達意......

一下子,各種剛寫完時沒發現的問題,都出來了。因爲腦子已經放空了嘛。

晾着它,其實晾的不是文章,而是你的腦袋。

好了,上面就是我平時寫文章時的一點小心得。

當然了,每個人寫作都有自己的習慣,千奇百怪的都有,我的習慣不一定對所有人有用。但如果對你有用,那也是極好的。

關注我的個人公號「木木老賊」,大家有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和我交流、答疑,及時獲取最新新媒體文案、運營、營銷乾貨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