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旅 || 一切都很好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阴

以前总以为国外的人们亲情观念稍微淡薄一点,孩子很小就培养独立,长大就四处为家,看了影片《天伦之旅》,深感父母与孩子这对共生关系全球都一样,父母子女的亲情不分民族不分国别。

老父亲弗兰克在妻子去世的8个月里,逐渐感到自己和孩子们越来越疏远。本来孩子们答应回来过周末,弗兰克开心地买高档酒、菲力牛排还有烤箱,结果孩子们一个都没回来。

弗兰克不顾医生的告戒,坚持给要给孩子一份惊喜,带着给孩子们的特殊礼物独自踏上拜访四个孩子的旅程。第一站去纽约看望儿子戴维,在戴维的公寓门前坐到天黑也没见儿子回家(其实儿子早已搬出此公寓),去旁边24小时餐馆待了一晚,第二天再去仍然不见儿子回家,将信封从门缝塞进去,留言:“本想给你个惊喜,可你不在家,稍后我会给你打电话,爱你的爸爸。”


再去芝加哥看望女儿艾米,本想在艾米家待几天,饭桌上,老父亲感觉到了他们三口之家和睦气氛的异常,面对老父亲准备待几天的想法,艾米说公司最近有大项目,女婿要出差,就连小外孙杰夫也要出去旅行三天,弗兰克只好再次告别。告别前去了女儿的广告公司,拿着老式相机硬要在公司门前给女儿拍照。

第三站去丹佛看望儿子罗伯特,拖着咯吱作响的行李箱直接去了罗伯特的演出剧场,发现罗伯特并不是指挥,而只是一名鼓手。父子俩就在剧场的出口处交谈,弗兰克劝罗伯特不抽烟,当父亲说可以和罗伯特待一段时间时,罗伯特却说晚上要飞去欧洲演出,下午就要收拾东西。

弗兰克只能再次出发去拉斯维加斯看望女儿罗茜。但因为时差误了车,只好搭乘一辆大卡车,卡车司机热心交谈,他解释说:我挺好,只是去看望孩子们,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过去一直是他们的母亲关注他们,现在轮到我了。在深夜的地铁通道口,弗兰克好心帮助别人却被抢走钱包,随身药瓶也被踩碎。弗兰克捡起碎药片支撑到了女儿罗茜家。


女儿罗茜应该是最希望老父亲去的孩子,她租用加长的豪华车接父亲,借住在豪华的公寓里,对父亲说自己是领舞,可是弗兰克分明听到了那催收公寓的电话留言,还有那需要帮忙照看的“邻居孩子”。当晚,妇女俩在家一起晚餐,罗茜坦诚但婉转地对父亲解释了为什么一直以来儿女们不怎么联系他:弗兰克望子成龙,总向孩子们夸夸其谈自己的付出和期望。而他们去世的妈妈却善于倾听和理解。

这次难得女儿要留他多住几天,弗兰克却说出来很久了,药也没了,坚持回家。冒险乘坐飞机,在机上心脏病发作,被紧急抢救。病床前,再次见到三个孩子,却仍然不见戴维,原来戴维已经si了,孩子们怕弗兰克担心没有告诉他。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总希望把好消息告诉父母,希望他们安心,而一些小秘密却自己藏着扛着,觉得说了他们也不会理解。其实,弗兰克早已发现几个孩子并不是他们电话里说的“一切都很好”,每次见到孩子,弗兰克都不忘问他们:你快乐吗?虽然孩子们的回答都是我很好。但“我很好”的背后是各自生活的一地鸡毛。作为老父亲的弗兰克其实留心到了一切假象,他没有捅破,而是选择离开,给每个孩子一封他决定不邮寄必须亲自交到每人手里的信。


如果不是一个足够坚强又足够有爱的老父亲,估计难以抵抗子女们并不如想象中美满的生活带给他的重重打击,戴维的死更是浓得化不开的绝望。幸好,弗兰克足够坚韧豁达,愿意反思自己对孩子们的厚望其实也是变相苛求,他愿意接受孩子们的种种好与不好。弗兰克最后终于意识到:孩子们不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期望而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只要孩子们过得真正开心就好。”

全新的生活就此拉开序幕,即使戴维过早离去,弗兰克也能带伤前行。第二年的圣诞节,弗兰克又早早来到超市采购,而这一次,孩子们谁都没有爽约,一家人真正聚在了一起,每个人都过得不错。弗兰克去看望了老伴,告诉她孩子们的消息,倾诉自己的反思,最后说:孩子们一切都很好!

看的时候,我几次感动到泪目,老米的温情片煽情而不滥情,温暖而不说教,看似平静却蕴藏着无限力量。一代一代真是这样,我们因为独立生活,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和父母产生疏离。也可能因为我们的爱之切,有着或多或少的代沟;也可能因为我们独自奋斗的压力,对本应最有力的支持系统——家人可能关上心门。所以,一定永远和家人一起,共同面对困难或不太理想的处境,不必把“我一切都很好!”挂在嘴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