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郊外第一天

假期的第二天,回到了郊外。一下车,没有直接回小屋,先到了河边。似乎见到久别的恋人,非要先与那些我阔别了一些时日的花草树木来一番热烈地拥抱,才能解了我对它们的相思。都说小别胜新婚。我与这里的河流草木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甚至能感受到,它们也想我了。因为我对它们的爱,与经过它们身边的每个人的爱都不一样。

傍晚的时候,坤选来了。他昨天凌晨才从云南的茶山回到北京。昨天上午就给我发来微信:“思源妈妈,你在家吗?我从家里面回来给你带了两罐蜂蜜,在的话我给你送过去?”

我特别喜欢他称呼我为“你”,而非“您”。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礼貌,但是在我看来,恰恰是亲切。事实上,他平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极少与人对话。总是很安静地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专注地泡着一壶老茶,或者弹奏着一把老式的古琴。我第一眼见到这个孩子时,心里就不由地慨叹:“这个年轻的躯体里,藏了一个古老的灵魂。”

回到郊外,就给他发了微信,告诉他我回来了。他就提了两罐蜂蜜过来。平常他给我送吃的,从不进门。总是我将门打开,他将饭盒递到我的手里,就轻轻地离开了。这次,我们大概有半年未见,我请他进屋坐坐。并为他泡了一壶六堡茶,配上一块五仁饼。

他喝着茶问:“这个茶很好,很润,茶气也十分温和。”

“是啊,这是我同学送的,很难得的一款黑茶。这茶的性格倒有一些与你相似。”

他就笑了。是一种被人懂得与欣赏的满足。我问了他爸爸妈妈是否一切安好?又问了他此次回茶山的一些感受。另外,我常会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这次他回答说:“在看《道德经》,前几天刚刚买的。”

“嗯,这是一本值得终身阅读的好书。一生若是能将这本书读懂读透,并践行于自己的生活之中,那你的生命就会很开阔。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代表了哲学的最高水平与至高境界。”

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因为刚刚开通了小红书,我们顺便还录了视频。两个人的对话都在小红书的视频里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红书。相比于文字,视频或许不能长篇大论尽情尽兴地表达。但是图像与声音会传递出另一种能量场,希望这种更直接的场能会让大家有另一番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