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舟與《人類的算法》。2021-05-04

弋舟 (1972~)原名鄒弋舟。江蘇無錫人,現居甘肅蘭州。大學學歷。2000年開始發表小說作品。2004年在《天涯》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錦瑟》引起廣泛關注,中篇小說《所有路的盡頭》獲選爲2014年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第一位,短篇小說《隨園》獲選爲2016年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第二位。短篇小說《出警》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弋舟的小說有一種獨有的氣質,那就是一種哲學思辨的氣質。這種哲學思辨對短篇小說的敘事有什麼影響呢?我就以剛讀完的短篇小說《人類的算法》爲例,來說上一說。

初看標題時,我還以爲是一篇與科幻類型小說有關。算法,這個詞自2020年就一度成爲一個熱詞,大數據、算法,我們在刷新聞時,天天都跟算法照面。當我們日常都被算法所圍聚,我們的生活也必然是受到了相應影響。那麼,什麼是人類的算法呢?我想這是作者提出的問題。在作家訪談中,弋舟也明確說了,他爲何要寫下這樣的一篇小說——試圖以文學的方式,去想象算法在人類的情感方式中,所能推演出的結果。

小說的敘事是由物及人寫法。通過講述主人公劉寧發現女兒開始翻自己的舊物穿時,這些個舊物便漸漸將劉寧拉回到以前發生的一樁事情上。作者塑造的劉寧這一形象很有特色,她是一個對「真誠」有着一種近乎偏執的人。雖然,她丈夫出軌後,主動跟她坦白。這雖是一種真誠體現,但劉寧在情感上卻還是不能不介意。於是只能投入到工作之中。她重組了團隊。因爲對「真誠」近乎偏執,她對於漂亮也定義爲了一種虛假與欺騙。因爲這樣的特質,她不是一個容易相處,甚至可以說是孤僻,也難怪有了「寒劉」的綽號。然而,在一次又一次展會上,她認識到一個同行,兩人身上近乎相同的特質,讓他們發生了更深的交集。從這個男人那裏,劉寧得知了「人類的算法」——數字一百五十代表了人類認知能力被允許承載的極限,只有在這個極限之內,你才能以一種富有社會效益的方式記憶和迴應他人,因此,這個定律是人類社交野心的制動器,人際關係不斷增多,只能導致超載,而超載,就意味着翻車。此時,她在這一百五十數內。然而,這段感情終究無疾而終,那個男人結婚了。彼時,她不在這一百五十數內。之後,她辭職了,成了一個靠用數學那純粹理性的方法運算解救之道的心理諮詢師。整個故事到此結束。

雖說這篇小說依舊有一個故事內核,但在整體的敘事上,會叫人覺得有些緩慢。它不像海飛《自己》那篇小說,有着明顯的戲劇性衝突;也不像潘向黎《無夢相隨》裏的故事有趣。我覺得造成這種緩慢的一部分,便是弋舟小說內的獨有氣質——哲學思辨。將這種思辨加進整個故事敘事中,自然會將故事整體的節奏放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