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寫作之——磨刀不誤砍柴工 一、關於寫作 二、自考的初心 三、自考的艱辛與收穫

一、關於寫作

古時候,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

說一個人把兩把鈍斧子分別給了兩個不同的人,讓他們去砍柴,給了他們時間上的限制,並告訴他們誰能完成得好,誰就能獲得他給予的獎勵。
A拿到斧子後,就急匆匆的去山上砍柴去了。但因爲是斧子實在是很鈍,所以他需要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能砍斷山上的荊棘。雖然他很努力的在那裏勞動着,但在時間節點到來之時,他依然沒有完成任務發佈者佈置的任務 。
而B卻與A恰恰相反。
他在拿到斧子的第一時間不是選擇去砍柴,而是選擇了去磨斧子。
當他在安心磨斧子的時候,周圍人都是很焦慮的在催促他:你看,A都砍半天了,你還在這裏磨斧子。
而B卻不置可否,他只是安心地磨他的斧子。當他把斧子磨好後,他去山上砍柴的時候,不一小會兒的時間裏,他就已經砍夠了他所需要的分量。
因此,磨斧子B獲得了任務發佈者給予的獎勵。

其實我們寫作也是這樣,我們寫不出來東西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爲我們的“斧子”太鈍了。
在我們沒有一把鋒利的斧子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去磨利它。
在寫作中我們應該怎樣去磨自己的“斧子”呢?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一塊磨刀石。什麼是磨刀石?作品。作品就是我們要找的磨刀石。
當我們在他人的作品中找出優劣,研究出其精髓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磨自己的“斧子”。

爲什麼說文學專科的學生他們的文學書寫能力更高呢?
就是因爲他們每一天都在研究他人的作品,換句話說他們每一天都在磨自己的“斧子”,一個每天都在打磨自己“斧子”的人,他的筆鋒自然是有力的,他的寫作能力自然是比我們一般人要強的。

二、自考的初心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在18年的時候我開始了我的學習之旅。而我行動的初心是:我想寫出我自己曾經經歷的一些事物,我想把它變成文字,變成故事。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要學習,我只是想寫它,但我寫不出來……
於是我就倒推着想: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能有一個很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呢?對,我想到的是作家。
因爲作家的文字表達能力,是能夠把一個虛擬的、不存在的人和事構建成一個完整的,而又獨立於真實世界以外的虛擬空間。

那麼我如果想要成爲一個作家,我要怎麼做呢?我又開始倒推的去思考。
首先,我想到的是他需要有對文字的感知力、辨析力,以及對文字的掌握力。那麼我要怎樣做才能擁有這些能力呢?
就這樣一步步的倒推着想,一步步的琢磨,一步步的分析。最後我終於給自己制定了一條學習及自我成長的道路。
是的,沒錯。我爲了提高自己的文學基本功,我參加了漢語言文學專科的考試。

三、自考的艱辛與收穫

我想較爲了解我的朋友,或看過我以前文字的朋友都知道,我只上過5年學,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化的文盲。
對於像稍微專業一點的詞語,我都是沒有概念的,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就比如說:客觀、主觀、理性、感性、藝術特色、藝術特點、思想內涵等等這些詞,在我最開始參加自考的時候,我都是需要每一個詞去百度,每一個詞語去學習,也就是說我在學習之初根本就不是學習怎麼去分析作品,不是學習怎麼去提高寫作能力,而是從認識每一個詞的含義開始的。

像這樣的狀態,我維持了一年多時間。這一年裏我基本都是在各種查當中度過的。

說句題外話,真的是非常感謝自己生活在一個網絡發達的社會。

就這樣,我終於慢慢的,慢慢的提高了自己在對於文字的感知力。

19年的時候,我一年裏看過100來本的各個時期的文學名著。如此多的優秀文學作品,讓我對文字的辨析力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20年,我又開始了對於各種工具書的迷戀。時間管理、閱讀力提升等等書籍,可能又有幾十本的閱讀量吧!使我慢慢的又提升了閱讀書籍的一個能力。

21年,也就是今年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在寫作方面的圍剿。於是我又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對於寫作書籍的閱讀,以及實打實的寫出來的練習上。

還記得在那一篇自我介紹的文章中阿德說:“讓我添上我因爲什麼而改變?又爲了什麼去改變”這點。
美林說:“建議我把自己與寫作結緣的內容加上。”

我想我上面一段的文字或許能作爲這兩個問題的參考答案吧!

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回答的話:那就是我有極爲強烈的寫作慾望,所以這個願望推動了自我的改變。

如果再用另外一句話來總結我這篇文章的話:那就是——我真的是用了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既笨又老的方法長成爲了如今的這個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