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茶事雜感。

  茶,在漢語裏可以指代多個意思,既指茶樹,也指成品幹茶,還可以指我們天天品飲的茶湯,亦有“下茶”之意。“下茶”是指男女訂婚把茶當做聘禮的習俗,即明代茶學大家許然明在《茶疏》裏所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爲禮,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最早進行人工栽培、利用茶樹的國家。茶作爲農產品,被文字載入文明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膾炙人口的民諺。人在喫飽喝足以後,用茶來滋養自己的身體,消食解膩,愉悅身心。茶呢,不是什麼神祕的東西,它就是一個可以入口的很好的農產品,從預防保健的角度講,茶能做萬病之藥。這個意思是說,我們品飲的茶湯中包含着咖啡鹼、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諸多有益物質,它們能消食、能解膩、能怡神、能延緩衰老,自然就會促進人體質的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正常,對外界病害的抵抗力加強,所以說茶是萬病之藥。

  喝健康的茶,還要學會健康地喝茶。離開健康談飲茶,是平地起大廈,隨時會坍塌。飲茶要適度,過猶不及。每天應飲5克以上幹茶,只有讓茶湯在體內保持一定的濃度,才能發揮茶的預防保健作用。一天裏,一個人品飲幹茶的總量最好不要超過12.5克。

  當下的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裏,好的一面是可以在短短的時間裏得到過去一生也得不到的信息;壞的一面是面對如此海量或者說氾濫的信息手足無措。如何甄別,怎樣去粕存精,是每個人面臨的大問題。茶不特殊,同樣處在這個信息時代之下。

  清明前在顧渚山,見到一位被人擁簇着進山訪茶的帶頭大哥,明明是茶的殺青不到位而引起的口腔發澀,他喝了一口,說是茶受潮變質了。幾個茶農聽畢,看着給他泡的茶,轉過頭樂。前兩天在永春朋友家又遇到位訪茶的神人,據說在江湖上很有點名聲。大家喝朋友家的幾款生普,這位一口能出普洱茶的樹高是3米還是8米。

  當時一個念頭在腦海裏蹦了出來,覺得他們特像跟茶樹處於糾纏態下的另一個量子。王小波說,一個人想象自己不懂得的事情,很容易浪漫。

  同志們,習茶莫要想當然,一定要以科學常識爲本,結合製茶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可窺茶之本來面目。

  人這輩子,走不完的路,做不完的事。昨天剛過去,今天又忙着,明天不知道。該來的終究要來,該走時也一定會離開,這就是一生。當下奔波忙碌的時代,尤要愛惜自己,經年之後就會知道保持身體健康是給自己的最好禮物。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跟心理上的健康兩個方面。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這個杯中清物—茶,有詩情,具畫意,利體怡神,實宜健康。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夏日,喝泡好茶吧,以慰風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