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什麼》之12

媽媽未必要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但要多肯定、鼓勵、授權孩子。

媽媽是水,有浮力,承載着孩子的一切。

即使是簡單的事情投入極大的熱情去重複做,它們會將你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媽媽的喜悅、煩躁、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都會悄悄傳遞給孩子。

媽媽要享受給孩子讀書的樂趣而不是爲了完成任務,這很重要,才能讓孩子養成讀書的樂趣。

熱愛生活的媽媽一定會把每一刻都轉化成寶藏,不外取、不執着。

真正的大方是顧慮到對方的心靈感受,從對方的自尊、自信、自立出發,這纔是真正交朋友的方式,而不是培養附庸、潛在的嫉妒。

孩子長大到十幾歲了,思維提升了,最好的交流方式是筆談,這更完整,不囉嗦,不情緒化,更好地求同存異。

媽媽是水,可以化作雨澆灌大地,孩子越長大,媽媽的溝通越要節制,有紀律。

如果答不上孩子問題可以說,孩子你提出這個問題太有挑戰了,給我點時間讓我思考一下再和你談,有太多的搜索引擎書本可以查閱。

當孩子用了討厭這個詞時,媽媽教育,如果你現在不想做,可以說等一下我再來,或者我不喜歡現在做,討厭這個詞,就像一個帶着細菌的髒球,你把球扔向媽媽,就把細菌和骯髒傳遞到媽媽心裏,媽媽也許就會討厭你了。

做媽媽的每天守株待兔,等待着孩子的小問題出現。不要因孩子的小問題引發媽媽的情緒多米諾,媽媽要平靜面對。

媽媽是流動的水,可以將口吐髒言狠話的孩子,變成口吐蓮花的小孩。

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同學欺負時,媽媽說,因爲誤會而敵對的人可能在解除誤會後變成好朋友,但是也可能道歉了,還是一般的同學關係。還有可能對方知道錯了,卻沒有學會怎樣表達歉意,恭喜你中獎了,遇到了最有挑戰性的問題,考驗你的時候到了。媽媽用興奮的語氣強化問題,把一個討厭的問題變成衝關的難題,就靠這個語氣變化了。

無論同學關係多麼的對立,先找到對方行動的內心出發點,找到一點點合理性,能夠幫孩子建立同理心、客觀心。

這是同學的不對,但是我能理解他爲什麼對你。媽媽用這種懸念技術打開下面的話題。

媽媽用讓石頭飛一會兒它就會停住,只不過脾氣石頭飛的時間可能比真石頭更長一點,可能幾天甚至幾個月。

面對不能控制情緒的同學,至少不要去怨恨他,因爲他對我們有貢獻,教會我們一件事,做錯了就要道歉,不要遷怒於人。自己丟東西,要有忍耐傷心,東西和人都是有緣分的,緣分盡了就算了。

有一個習慣要記住,關注生活中值得開心的東西,而不去在意不開心的事情,慢慢等不開心的時候停住,這是一個重要習慣,出現這種事情,也是幫助建立這種習慣的。

孩子聊到遇到難題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時候,就說那個被埋起來的恐懼,在你慢慢工作的時候也會發芽的,那個芽就叫希望。

把恐懼種成希望,因爲有恐懼纔有希望。

養孩子就是與自己,自己和自己形成合力,達成共鳴和節奏。

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不是謀求老師干預,要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因爲歸根結底的小問題是人類叢林生活的一次小型預演,是好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