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系列之从领域解决方案专家修炼谈企业数字化转型

       IT行业的从业人员,似乎有一个永远难迈的坎——35岁,35岁之前你可以在职场云淡风轻、笑傲江湖,35岁之后,就得如履薄冰、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哪天被公司扫地出门、被更年轻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其实,这可以说是一个真命题,也可以是一个伪命题,这里面单纯突出了低层次的编码开发能力(加班能力)的作用,忽视了技术深度积累、业务深度积累的价值。特别是后者,相对于技术深度积累这种既需要平台机遇又需要自身专业积累的“高难度”事件,业务积累相对更具有普适性,只需要与时间为伍,哪怕按部就班,只要经年累月积累也能聚沙成塔、自成一家。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纯IT技术优势不再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将业务积累叠加IT技术方案能力,最终形成的整体产品级的业务领域解决方案的能力,才是最稀缺的。这有一个专业称谓——**领域解决方案专家。当然,这个名词必须要区别于那些所谓的售前解决方案专家。对于企业的各业务领域而言,特别是极度依赖信息技术的金融行业,这类人是“香饽饽”,也是极度稀缺物种,这类人退可以成为业务需求分析师,进可以独领一个业务实施团队,引领公司某一业务领域的发展。但是这类人的要求也比较高,既需要有一定年限(至少3年?)的IT技术积累,也需要在特定业务领域经过更长时间(至少5年以上?)的深入研磨。除了最基础的编码能力,更要有技术方案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产品解决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能力,而后者显然是需要依托长期的业务浸营才能有能力质变。

       这是一类能覆盖低中高各层次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也能成为IT从业人员特别是开发人员35岁之后的一个“出路”。

       在金融企业,不论是职能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其作业基础已由纸质手记形式,变成了计算机操作形式,因此,领域解决方案专家养成的第一层,即是将传统手工线下作业模式转变为计算机办公模式的转化能力,以财务记账为例,即是将以往纸稿记账转化为Excel记账,由手写模式转换为机打模式。此层次于个人而言即是工具信息化能力。

       第二层则是,由办公工具类作业升级为专业软件作业,依然以财务记账为例,即是由Excel表格记账模式,升级为使用财务专业软件记账,并依托财务专业能力,将各类财务专业规则固化为既有软件功能,进一步由“简单公式计算”变为业务规范化、流程化后的“自动化运算”。进一步提升单人信息处理效能,此时“财务记账”概念应该升级为更高级的“财务核算”。此层次于个人而言即是系统化能力,于码农即是编码开发能力。

        第三层则是,由单系统信息处理升级为上下游系统打通,全流程线上流转处理,这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一步,起到承下启上的关键作用。依然以财务核算为例,在此阶段,则应该由单节点财务核算转变为与业务融合打通的一体化核算思维,从而能初步实现核算自动化。打破系统单点作业模式,形成上下游系统全流程线上化流转,此即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此层次于个人而言即是一体化方案能力修炼。而实现各系统的跨系统业务协同,目前而言通用化解决方案即是老骨头——流程引擎。

        第四层则为,基于上下游系统全流程线上化,由此将全流程节点状态进行抽象、数据进行统一化沉淀,并由此能提炼出各节点自动化处理的数据规则,从而形成业务智能化处理的可能性。同时,依托纵向业务的数据积累、横向的上下游状态数据沉淀,由此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全阵列的智能化数据分析视图与全流程的状态控制。如此,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才算真正完成。此层次于个人而言即是某一领域的整体产品级业务解决方案能力修炼。

       当然,这四个层次,在各企业内部、各业务条线可能都不相同,但是总体阶段性演进方向都是类似的。要保障一个企业各业务条线、各职能部门数字化演进的一致性,信息技术部门除了要提供统一的前后端框架之外,还要有统一强大的流程引擎解决方案——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流程接入能力、统一的流程状态记录方案,再有统一的数据中台、甚至统一的UI/UE规范,不论贵司贵部处于哪一阶段,都可以依序演进,不求步调一致,但是都是遵照统一规划来递进式演进。

        而在各业务条线、各部门的四阶段演进过程中,必然能锻炼出一大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业务领域解决方案专家,这类人就好比美酒,必然是越陈越香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花以年计算的时间与精力,深入业务、提炼方案能力,不然就只能浮于表面,成为项目经理这类浅层次人才,逐步被时间淘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