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春遊記 | 走向更高的海拔

眼界的高低限制了我的想象,從未到過西藏時感受不到世界屋脊的頂天力量。

當飛機從拉薩貢嘎機場起飛,廣播裏不時傳來乘務員的溫馨提示,告訴大家飛機前半程會有一段長時間顛簸。不過此時我心裏充滿如釋重負般的興奮,幾天的青藏旅程終於畫上了圓滿句號。

果然,飛機如常飛行了十幾分鍾後機身開始與地面平行,而此時由於雲層過厚又起伏連綿,飛機好像不停地在一簇簇柔密的棉花團間輕浮彈跳。這點波盪沒有引起我們半點不安,畢竟經歷了多日高海拔旅程的歷練,前方目標是成都平原。

大約飛行了三四十分鐘的樣子,舷窗上沿映透着碧藍晴空,俯看下沿竟還是白茫茫一片、漫無邊際的雲海。正感嘆這綿延不息的高原雲巔,忽然發現那些雲朵不同一般地冷峻奇麗,雲團之間瀰漫着寒冰般的深壑,雲頂佈滿嶙峋的浪紋。

原來眼下看到的不是雲彩,那依舊是高原上的山脈雪峯!

“我來幫您拍”,看到我迫不及待地準備沿抻臂探腦地選景,坐在身邊靠窗的年輕女子主動接過我的手機。

“這一段大概是念青唐古拉山脈跟橫斷山脈交接的地方,特別壯觀。您不應該選飛機翅膀附近的座位,我那幾個搞攝影的朋友特地坐到飛機後面,拍出來效果更好。” 女孩一邊按快門一邊向我普及相關知識。

眼前的雪峯景觀在我之前的腦海中完全沒有概念,因此也不可能事先有啥留念的準備, 沒想到在飛離西藏高原的天空中竟然如此邂逅,可見自己的眼界高度多麼有限!

在西藏旅遊的幾天裏,我最常看的手機應用軟件就是“GPS海拔表”,那個草綠色山型小圖標被放置在屏幕首頁。

第一次看見高海拔冰峯雪山是在駛向拉薩的青藏列車上,但那是在封閉的車廂裏透過寬大的玻璃觀賞到的。除了驚見冷光泛藍的山頂和淡淡鵝黃的草原,無法感受外界真實的冷熱風寒。

我們乘坐的那班進藏列車由青海西寧出發,只在德令哈和格爾木短暫停靠了幾分鐘,之後就一路向南直奔拉薩,旅客在中途不再有上下車的機會。

爲了應對陡升的海拔高度,車廂裏不斷地進行空氣瀰漫式加氧。每張臥鋪牀頭比普通列車多了一個氧氣插孔,一旦有旅客出現高原反應,缺氧時可以像醫院裏的病人那樣躺下吸氧。


在火車上時不時翻閱有關拉薩的介紹,雖然該城的平均海拔高度是3650米,但資料中介紹拉薩位於西藏高原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和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的河谷平原,在地球表面最凸顯的青藏高原上,拉薩居然還算“平原地帶”!

我看到同車廂旅客不少都在瀏覽手機上的海拔表程序,於是馬上跟風下載了這個實用的“小山峯”。


列車經過那曲,顯示屏上海拔數字已達4500米以上。想起頭天在3200米高的青海湖畔感受到的寒徹烈風,無法想象即將到來的10天裏,首次進藏的我將如何應對此番艱難的高原旅程。

“不用擔心,我第一來西藏時跟你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十幾年前各方面條件差遠了,當時我也沒有出現高原反應。”對面鋪位的老阿姨直勁兒安慰我,接着叮囑我幾個至關重要的事項。

“保暖!保暖!一定要保暖!”

“不要嫌麻煩,出去玩時把羽絨服一路都帶上。現在是三月底,太陽出來時太熱的話可以脫,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你可別只看天氣預報上的早晚溫度。”

“少說話,慢動作,這裏氣壓低,空氣中含氧量少,你要儘量保存體力。”

阿姨接着又列出更多不同內地平原的生活習慣,從飲食、洗漱說到睡眠,極富經驗地向我們幾個初次進藏的遊客耐心介紹。

事實證明,只要做好她說的頭兩條身體就能很快適應,貌似冷酷的大自然果真回饋了我一路順利的旅程。

在整個旅程中有兩次經歷印象深刻,都是猛然身臨高海拔地界。

一次是在位於拉薩到林芝高速公路沿途的邦傑塘服務區附近,另一次則是我有生以來站上的最高土地,位於卡諾拉冰川下的乃欽康桑峯山腰,海拔高度5020米。


從拉薩出發沿拉林高速朝林芝進發,從前要經過一道海拔5000多米高的米拉山埡口,如今有了隧道貫通,再不用經受長時間的盤山顛簸。

過了地圖上這條線路的最高峯,沿途風景開始變得燦爛而明晰,藍天白雲、青山綠草都逐一綻開最本質的真顏。彷彿前方目的地,被稱爲西藏好江南的林芝近在咫尺。透過車窗玻璃,刺眼的陽光直灑進來,渾身像是貼近了暖氣片,鬨然發熱。

但沒過多久,公路像是繞到了羣山背陰的一面,手機顯示進入到工布江達縣境內,瞬間眼前呈現一片冰峯聳立、雪域無邊的景象,車子在海拔4450米高的邦傑塘服務區緩緩停息。


疫情期間,西藏境內各縣市防控得十分嚴格,旅遊車要在此處短時停車,依次進行安檢,當地導遊勸大家儘量不要下車。

車門一開,從外面侵入一股陰冷的氣流,很快與司機剛剛開放的暖氣交相混襲。陽春三月裏,在一段幾十公里的路途上,親身感受瞬息驟變的溫度、海拔和植被。

幾個有煙癮的男士先走下車門,我忍不住想身臨其境地走入車外的真實景緻,也隨之下車拍照,於是忽然感覺像是進入了深涵的世界。

周圍被寂寥和冰冷籠罩,自己的感官變得木然,動作只是出於本能表現得非常機械。雖然停留時間不到一根菸的功夫,但幾位男士顯得異常失望,折騰了半天所有人的打火機都打不着火苗。氣壓低,含氧量只有我國東部平原地區的一半多。

下面這張顯示海拔高度的截圖讓我有種莫名的自豪,記錄於離卡若拉冰川最近的公路停車場。


遠眺冰川就像將自己的身影貼進了電影《紅河谷》、《雲水謠》的片場,不少遊客都是以這種方式攝影留念。

若想近距離觀賞卡若拉冰川,還是要走多幾百米,再登上二十幾層臺階,看似簡單,別忘了這可是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上!當你觸碰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乃欽康桑峯,那裏有座祈福的白塔,擡眼望冰川不得不由衷地敬畏大自然。


懷着欣喜的心情剛剛觸摸神山碑石時,天空無比純淨,陽光豪邁地散發着明亮與溫暖。白塔身後的冰川堅實而活潑,好像上古時期的某次劇烈造山運動被冰浪所雕凝。

五彩經幡颯颯飄揚,雪白的哈達層疊纏繞,冰川威赫近在咫尺,欲與天公試比高。

導遊催促的手勢被大家凝望覽勝的目光忽略了,在這種地方明白人都不會大聲喊叫,即使發聲也被雄曠的天地吸沒。

忽然,一襲驟風捲雜着細微的冰渣從天而降,大家頓時抱頭掩面,迅速朝旅遊車方向走去,待到車裏坐定神安,我們才發現原來早已過了預定的集合時間。

旅程結束的頭天晚上,團友間交流變得輕鬆而隨意。一位大姐通過幾天的旅行觀察居然對我做出了這樣評價,說我的性格適合來西藏旅遊。少言寡語,性情平和,做起事來不緊不慢、特別仔細…

天哪,這說的是我嗎?倘若讓熟悉我的親朋好友知道,他們肯定會一致認爲,以上描述的反義詞還差不多。

也許在西藏的10天裏我表現的確實如此,那是源於高海拔境地上自然而生的修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