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有感一

於永正老師說要做“甘草”,原因有三,其實是於老師的學弟朱友明老師將於老師和甘草的三大特性一一比較之後的。

第一:甘草性溫、味甘。於老師就像甘草一樣溫和、溫厚。他對待學生都儘量是溫柔相待,幾遍是有發脾氣的時候,於老師說他也只是在前兩句,到了第三句話的時候,他也就會停下來自己當時的狀態了。

每次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不會訓斥,而是用幽默的語言,用他的微笑迴應,這樣的迴應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包容,是理解,是自己對自己的反思。在這樣的溫暖的氛圍中,孩子纔會更好地成長。

反思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給學生這樣的成長空間,而是將每次的犯錯當做了對學生說教的機會,我們總是用挫折教育的方式,我們盯着孩子的錯誤不放,我們對於孩子的錯誤總是會過分地誇大,過分地重視,而於老師這種春風化雨般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反而是對他們最好的成長方式。

第二、甘草包容。甘草幾乎可以與所有草藥爲伍,不大能拿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

包容是什麼?包容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於老師對待身邊的同事、朋友都是大度、包容的,即便他人刻意說了中傷自己的話,但是他都能用自己的寬容大度來回應之,而不會用粗暴的、亢奮的語言和行爲迴應。這不僅讓旁人都能感受到,也能夠讓如此對待他的人也感受到自己的肚量之小。

人是易怒的動物。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經常帶着情緒去解決,但是於老師說他記住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格言,在冷靜之後再來處理事情。而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這種包容離不開理解的前提,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語)

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非常重要的同理心,有了同理心我們纔可能將他人所處的處境感同身受。於老師說這樣的寬容是一種推己及人的理解。推己及人,就是孔子說的“恕”,“恕”就是“誠敬、寬厚”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才能更好地在理解他人之後再做出更適合的決定 ,儘可能地不傷害到學生,更恰當地處理好事情。

第三、甘草是調和的。孔子的學生說孔子“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說,孔子既溫和又嚴厲,既有威儀又不兇猛,既莊嚴又慈祥。這其中的度是最微妙的把握。所謂無過無不及。作爲老師,不僅要喝挨可親,溫文爾雅。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嚴厲。但是一味的陽曆也是不行的。所以在溫和嚴之間尋找適當的度是非常必要的,威猛和恭安也是如此。

李老師在平常的教學生活當中,對於孩子批評之後也會找機會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誇獎。如果實在找不到機會,他就會自己創造機會,比如說讓學生幫他做一些事情。於老師將他的這種做法形象的稱爲“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給揉一揉。”對於班裏那些學習比較好的,潛力非常大的孩子。不僅要激勵,同時也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對於那些表現普通的孩子,哪怕是其他同學挑出了他的一些問題,於老師也經常會說:“你的批評很正確,但我還想聽到你對他的肯定的話。”在不斷的教學生活當中能夠看到於老師非常樂亦在其中。反思自己。

從甘草中看於老師,我們能夠做到其中的一點,堅持下去都是很不容易的。但仍然要向於老師學習,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