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十一)


/38/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幸福的人生,幸福是什么?坦白地说,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和身心愉悦联系在一起。即便是锦衣玉食,若不满足,不快乐,也绝无幸福可言。

我对物质生活从无过分要求,不挨饿受冻,衣着走得出去即可,注重的是精神快乐。结婚之后,感情维系在夫妻之间,一日不见,时时挂念。有了孩子,感情转移给了孩子,幸福都在对孩子的爱里。尤其是孩子幼小时对母亲的依赖,那种幼稚与天真,让我醉心于幸福之中。

幸福既是感觉,也会有失去的时候。比如对孩子抚养、教育产生的烦恼,他们成年后,没实现自己的预期,又会成为失落。孩子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即使他们工作顺心,夫妻恩爱,做母亲的依然放心不下。孩子开车,担心!孩子因为工作出差外地,不放心。这种心理负担是一辈子。孩子事业有成,生活无忧,人品不错,幸福感时而又因此产生。

老年生活,需要孩子关爱照顾,给孩子带来负担,并不感觉幸福,反而有一种歉疚的感觉。有时想到,人也有不如动物的地方,养育后代是一切生物繁衍本能,只有人类需要并且得到子女的回报,动物们没有这个义务。“乌鸦反哺”,“小羊跪乳”,并非有意为之。

/39/

有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悠扬动听。我以为真正觉得家乡好,是在离开家乡之后,产生的离情别绪。

人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往往感受不到所处环境的优越。稍不如意,难免怨这怨那,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情况常有。出去走走,对比之下,感觉迥然不同。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因为工作需要,去河南漯河市南街村参观。一路走过去,几乎见不到水,见不到桥。食宿条件跟江苏相比,差距很大。主要是缺水,缺大米,很是不习惯。

孙女去澳洲留学,初到那里,感觉很好。人口少,环境优美,物价较低,打算毕业后留下,甚至希望父母也去定居。读完硕士研究生,决定回国。四年下来,体会是中国人在澳洲,属于二等公民,连英国人都不如。二0一几年,在孩子的陪同下,我也去过泰国、韩国与日本旅游,总体印象是小,旅游所见皆不如中国。

出省方知家乡好,出国才知祖国强。

/40/

最近读梁漱溟先生作品《出世入世》,其中有一篇“孔子的真面目将于何求”。这位大师级学者论及孔子,别有观点。认为讲孔子,不应只在文字上求,文字不过是代表观念的符号,后人只在文字里转来转去,虽然也说出点意思来,不过是“恍兮惑兮”,“迷离徜徨”,《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其中所谓的学问,都是说他自己的生活。

比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说他自己。包括他对颜回的评价,以及“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都看出他的生活舒畅自得。

梁先生认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自汉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研究孔子的人不可胜数。意见也不相同,尊孔的,视孔子为圣,反孔的,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也都加在孔子身上。显然,孔子被政治化了,何时才能还孔子的本来面目。

确定是孔子的作品,只有他与学生的对话录,且是学生所记。也只是孔子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将其作为做人的至高点,或者将有些封建制度的思想,强加为孔子所作,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朱熹是南宋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据说他曾说过“存天理,灭人欲”。我曾经对他的这句话大惑不解,倘若理解为人的欲望都要灭掉,哪还有什么天理?孔子还说过“食色, 性也!”,这位儒家后继人如何说出如此不近情理的话。

带着这个疑问,查了些资料,方知朱熹所言“灭人欲”,非人之生存、繁衍本能的欲望,是指人的过度私欲,淫欲、贪欲等。目的是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定。

可见,对于古人的评价,不应该离开特定时代,也不应脱离当时环境断章取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