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力》2:如何創造新選項?

精進學思行 精進學思行 今天

《決策力》1:什麼阻礙你有效決策?中分享了,阻礙我們做出有效決策的4個障礙:認知狹隘,證實傾向,短期情緒以及過度自信。《決斷力》中給出了相應的應對方法:WRAP。

本文分享W(widen your options,拓展選項),它主要用來克服第1個障礙——認知狹隘,作者認爲這是四個障礙中比較容易克服的。

認知狹隘,指的就是我們在進行選擇或決策時,容易把自己限制在比較窄的範圍內,而克服的方法就是要主動給自己創造選項,具體有什麼方法嗎?這是本文重點回答的,我將書中提到的創造新選項總結爲三個詞:多選項、找亮點和爬梯子。

1 多選項

1.1 同步多方案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個對平面設計師的調查研究,這些設計師被要求爲網絡雜誌製作一個橫幅廣告,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兩種方式進行創作:

方式1:一次設計一個廣告,完成設計之後,得到反饋,設計師根據反饋進行相應的5次調整,這樣一共就產生了6個廣告設計;

方式2:同時進行多個方案設計,他們每個人要求先直接做出三個廣告,同時接受相應的三次反饋,隨後設計數目減少,反饋也由兩次減少到最後的一次,最後他們也都相應地做出了相同數目的廣告(6條),也收到了相同數目的反饋(5條)。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設計中是一次設計一個,還是一次設計多個方案。

這兩種不同創作方式,看似結果相同(6個創作),過程也相似(5次反饋),但設計效果卻驚人的不同。

結果顯示,同時進行多個方案設計,最終設計效果更優,而且,有80%以上的設計師都認爲反饋是有幫助的,並且沒人認爲反饋是對他們的批評,而且這個過程讓他們變得更有信心;

而一次設計一個方案的設計師,只有35%的人承認反饋是有幫助的,並且他們中一半以上的人,認定收到的反饋是對他們的批評。批評他們的;而與此同時同時設計幾個廣告方案,設計師認爲自己沒有受到批評。

爲什麼會是這樣?結合書中描述,我的理解有如下的幾個原因:

第一,從技術層面講,當你同時設計好幾個方案,在反饋階段能夠同時收到對這些方案的多個反饋,能夠讓你對設計原則和方法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更好幫助改進;

第二,從心理層面講,當你只有一個方案在手上時,你更容易把別人的評論看成是“對自己唯一選擇的非難”,通俗講,當你只有一個選擇,你更加容易把自我意識和你的設計結合起來,而如果你有很多設計,你就更能把自己與他們分開,從而更能保持開放的心態。

這個例子其實也進一步的跟我們說明了,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如果能夠給自己創造更多的選項,就能夠讓自己保持更好的開放心態,同時也能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從而做出更好的選擇。

1.2 雙要素結合

在創造多選項時,爲了保持選項的全面性,作者提出了“雙要素結合”的概念,也就是考慮方案時要將“促進的要素”和“預防的要素”相結合。

書中提到了一家做辦公用品的公司——史泰博(Staples),在2000年經濟衰退時期,爲了應對外部經濟低迷,公司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方面他們關閉了效益欠佳的商店,控制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它又多僱傭了10% 的員工,讓他們開發一些新的高端服務。

與此同時,史泰博的頭號競爭對手歐迪辦公(Office Depot),採取了預防要素,他們裁員6%,但並且沒有在新產業當中做出相應的投資。

兩種不同的策略,導致在經濟危機發生後的三年內,史泰博公司的利潤大於高出歐迪30%。

這種“雙要素”結合的方法,讓我想起在壓力管理上類似的方法。爲了提高自己抗壓能力,我們既要學會應對消極情緒的方法(防禦的要素),比如寫作;也要學會提高我們積極情緒的手段,比如運動、冥想和感恩練習等,當把這兩個要素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更好的結果。

1.3 小心兩個“誤區”

總體來說,選項越多,我們能夠做出正確選擇的概率越大,但是這裏要避免兩個“誤區”,一個是“選擇困難”,另一個是“虛假選項”。

哥倫比亞的希娜.延加(Sheena Iyengar)和馬克.萊珀(Mark Lepper)進行了一個經典研究,他們監測了食品超市內,消費者的購買行爲,某一天超市內建立一個可以嘗試6種果醬的桌子,它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又一天超市擺放了有24種果醬的桌子,這一次比前一次還受到人們的歡迎。

但到了收銀臺那裏,卻發生了令人驚訝的事情,在6種果醬當中進行挑選的客戶,他們掏錢購買一罐果醬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在24種果醬中挑選,併購買的可能性要高出10倍。

所以,選擇過多也容易使人們產生困擾,乾脆放棄了選擇,回到我們實際情況,在給自己創造選項時,我們常常不是選擇過多,而是選項太少。

第二個誤區是“假選項”。基辛格在《白宮歲月》當中,提到了在理查德.尼克松身上的一個經典的官場詭計,當時尼克松正在考慮關於歐洲某個議題的對策,美國國務院給尼克松提交一個有三個選擇的備忘錄,但基辛格發現其中兩個顯然是不可行的,而合理的就只有一個。它用一個經典的比喻來說明這種這種選項,這其實就像讓讓決策者在:核戰、當前政策和投降之間做選擇。

貌似有三個選項,其實只有一個,讓你感覺有選擇權,而本質是讓你選擇他設定好的選項。

2 找亮點

前面提到多選項的好處以及需要避免的誤區,還有沒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讓我們發現可能的選項?書中提到一點,我覺得很有啓發,當我們常常日用而不知,就是“找亮點”,什麼是找亮點?就是找到那些表現很突出的案例,看看你能從它上面學習什麼,從而解決你要面對的問題,它又可以分爲從“內部找”和“外部找”兩個方面。

從內部找,就是從自己的身上或者組織內部去找亮點。比如你想養成早睡早起習慣,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在一個月內,有哪些天是做到了早睡早起,而自己是怎麼做到的?比如我自己發現,只要我夠在10:30之前上牀睡覺,第2天我就能起來比較早,而且狀態也不錯,於是我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到10:30就準時睡覺的要求,重複這個過程,就能養成習慣。

從外部找,就是從別人的身上去發現。書中提到沃爾瑪的創始人沃爾頓的例子,他有一句經典的名言: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幾乎都是從別人那裏仿效來的"

沃爾頓經常會從別的商家那裏找到一些好的點子,比如當他聽聞明尼蘇達州的本富蘭克林雜貨店,創造了一個新的結賬方式,他便親自跋涉了600英里,到那個商店去看一下,他發現在那些店鋪裏面,所有的顧客都要到門口的中心結賬去付款,而不同於他們自己的做法,在沃爾頓自己的店鋪當中,購買廚房用品顧客會在廚房的用品櫃檯記賬,而如果客戶還需要肥皂,則需要到洗漱用品櫃檯單獨的結賬。

他察覺到集中化的結賬模式的幾個關鍵優勢:它需要的收銀員更少,可以減少工資開支出;減少了現金處理的頻率,從而使偷竊的概率降低;顧客只需要一次性結算,更加方便。

所以,沃爾頓迅速的將這個方法普及到自己的店面裏面,而且現在仍然沿用着,並且成爲了很多大型零售商的學習樣本。

找亮點,還可以換個說法,叫“對標”,就是當自己拿不定注意,或者沒有思路時,就看看行業當中優秀者是怎麼做的,比如在汽車開發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一下BBA(寶馬、奔馳、奧迪)是怎麼做的?很多時候,別人已經做過大量研究,形成了最佳實踐,你不需要從頭開始,只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情況借用就好,這能顯著降低自己犯低級錯誤的概率。

比如我在做汽車聲音設計的時候,因爲第一次做,我不知道一些常規的轉向燈,安全帶提醒等聲音究竟該如何去設計,我就會主動收集一下做的比較好的車,他們的這些聲音是怎麼做的?有什麼特徵?在以此爲基礎進行創造性設計,形成一套適合我們品牌和車型,而又不會太突兀的聲音。

3 爬梯子

找亮點的方法很實用,而且它還有一個系統化的應用方法,叫做“爬梯子”。

“找亮點”的本質是用“類比”的方法,來發現新的解決方案,這個類比可以是不同層級的類比,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層次或者範圍類進行類比,這個提升類比層次的過程,就像“爬梯子”的過程。

書中構想了一個初中校長瓊斯的例子,他爲了提高學校餐廳排隊效率,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下午開課前有更多活動時間。對於這樣的目標,瓊斯該怎麼做?他可以先觀察在本校食堂中,有沒有哪些隊列明顯比其他的隊列行進速度更快,如果有的話,那找出來,看一看這個隊列的工作人員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不存在這樣的顯著的亮點,它可以在往上爬幾級,看一下這個城市內其它學校的做法;如果仍無所獲,那麼他可以繼續往上爬,他可能會將搜索的範圍擴大到任何一個有結賬流程的組織機構,比如便利店,社區游泳池等;

在爬梯子的過程當中,它慢慢突破了問題的限定,他可能不會去找那些想出了創造性結賬方式的人,而是一路追尋的那些善於管理流動人羣的人,比如體育場館遊樂場以及購物中心的管理者們,比如能否從迪士尼的娛樂項目排隊當中得到啓示,從而將其運用到擁擠的學校餐廳中?

這就是一步步抽象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抽象,我們就能夠從更多的領域去發現方法,用來解決我們本領域問題,這裏面的關鍵是要抓住本領域的關鍵特性,而這一特性,在其它領域也有體現。

書中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一個叫做菲奧娜的設計師,1997年她受命於Speedo公司,希望能設計一款更快的泳衣,她最開始的類比思路是找尋在人創造的事物當中,有哪些速度很快?比如輪船,航天,飛機,甚至魚雷,看一下它的設計特徵是什麼樣的?能否將它們引入到泳衣設計當中?

後來她發現這個啓發不夠,就想還有沒有更快的呢?她就想到自然界當中有沒有好的參考?有一次她在一個博物館當中看到了一條鯊魚,而且嚮導引導她去摸了一下鯊魚嘴部和身體,她有了一個很反常的發現,它的鼻子很粗糙,從頭到尾都很光滑,但是從尾部到頭了卻是很鋒利的,後來他發現了這個叫做”盾鱗",這種結構能夠有效的減少主力,並通過增加推力來提高速度,後來它就將這樣的一個設計理念運用到泳衣的設計當中,最後就形成了著名的鯊魚皮泳衣。

這就是一層一層往上爬梯子,最後能夠從發現其它領域用於解決本領域問題的一些方法。這讓我想起了“得到”開發的“得到高研院”以及《前途叢書》,其實也是想讓不同領域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互借鑑,找到跨領域的新方法。

總結

最後引用這本書當中提到的一段話作爲總結:

“當你使用類比時,當你發現已有人解決了你的問題,你就可以從這個世界上的’對策盛宴’中任意選擇,如果你連瞧都沒瞧上一眼,那麼就只能自己編造答案了,這種情況每次都很發生,也許可行,但卻不夠明智,當然速度也不夠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