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母亲!@007不写就出局 一 二 三 四

这几年,写了不少文字,但今天还是第一次写母亲。


母亲今年66岁了!

满头的白发里零星的有着几根黑发,它似乎是想告诉人们,母亲还很年轻……

是的,由于母亲的满头白发,她相比于同龄人来说,看着是要比自身年龄大上几岁。


但那是母亲坐着。可是当她走起来、跑起来的时候,她又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了!

因为她走起路来极其的轻盈,就如那在嬉戏中用翅膀拍打着水花的小鸭子一般。

这样的灵动,使得与她相熟的人总是拿往事来说事。


以前母亲总跟我说,:“要不是主〔信仰〕,我怕是早就不在了。”

我自己也经常跟自己说:“幸好我妈好了~不然我也早没妈了!”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卧病在床。

记得有一年。在我记忆里我总认为那是某一年的春节,但我不太确定……


那个画面里,有我和妈妈,还有爸爸和哥哥们,大家围坐在妈妈的床上,一起玩牌。

那时,家庭虽然贫困,但家庭环境还是很温馨的,一家人也能天天在一块儿守着。


可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离开了那个曾经的家,那个眷恋的故乡。

每当过年回乡的时候,或许能坐在一块吃个几顿饭,守个三五天。

可毕竟自己也有了孩子,自己也有了家,天天的相守也不大可能。


记得在13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打工。

在年底回乡的时候,刚走到村口,就迈开步子往家里跑,离家还老远的就拉开了嗓子喊。

说也奇怪,明明家里应该听不到,但当我到家的时候,门已经开了。

那是在凌晨的三点钟。

后来我妈说:她听着那个跑的声音像是我回来了。

我们刚一碰面,我忍不住的哭了,我妈也忍不住的哭了,我爸没忍住,也哭了!

这事儿一晃儿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


说起懂得母亲、心疼母亲,那还是我自己当了母亲之后。

没结婚之前我和我母亲之间一直相处得不怎么愉快。

等到自己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我才开始懂得了母亲的艰辛,才开始去关心她生活。

这时的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的因为无法理解而心怀愤恨。

对于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不一定能全部参透,但现在的我已经开始和自我和解了。


母亲的命很苦。

外婆生育了12个子女,母亲是老幺,原本应该是所有的宠爱都于她一身。

然而,母亲虽然是出生在20世纪,然而母亲的家族,我的外公及外婆等人,她们都是旧时代的人。男孩子是珍贵的,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以吃米饭,可以穿好衣,可以去上学,但女孩不行。


她很小就要去干和大人一样的力气活。

她需要把家里所有好的,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得让给他的哥哥,尽管她很小,尽管她的哥哥不干什么力气活。


母亲因为小时候做的太苦,又加上没吃过好东西,所以体质很弱,再加上不管什么时候她都是干活最卖力的那一个。终于,在结婚后,在生我的第二年瘫倒在床……

那时候家里很穷,三个孩子都还很小,爸爸一个农民,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母亲的病也因此,无法得到医治。

好在爸爸读过四年书,如果是中药能缓解的,爸爸就自己研究医书,自己采药;当需要西药时,爸爸就找他找相熟的医生给他配药,回家自己学着给妈妈打针。

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我们家有一个铝制的饭盒,里面装的全部是针管跟针头,爸爸每次用完之后都会用放在灶台上去煮,去消毒。等到第二天再拿来给妈妈继续打。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好幸运。

我的妈妈竟然还活着。

尽管在我出来打工之前妈妈几乎每年都会在床上卧床几个月,但她熬过来了,她现在是那么的健康。

尽管她现在也像个小孩一样,会任性的做一些不太正确的事情。

当我看到她那倔强样子,我是真的很开心,我一点都不埋怨她。

虽然我的爸爸、哥哥们就这个事也很是抱怨,但我总是会去宽解他们,我说:

“一个人,在一生中,能有自己非常乐意干的一件事,那是多么值开心,多么值得过的人生!
只要她做的这件事对她自己没有伤害,对别人也没有伤害,而这又能让她开心、乐此不疲,为什么不让她去做呢?
一个人能活到70岁算不容易的了,她还有多少年可以这么任性呢?
年少的时候那么累,年轻的时候那么苦,如今,我们长大了,她也老了,何不让她多点开心和快乐呢!”

每每这个时候,他们也都能想起当年那个卧床不起的母亲……


尾声:

写到这里,我也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一直不写母亲——

因为她的一生太难了,我这才写到哪儿跟哪儿啊~可就写这些,我都是哭着写完的。



007不写就出局,全球最具影响力写作成长社群,全民写作推动者。我真诚地邀你一起加入007: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如果你也认可写作的价值,期待和一群人共同成长,请找我要007社群邀请码,让我做你的学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