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爾特的倒帶人生》丨是什麼將這個少年變成了一個罪犯?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長

1998年,斯圖爾特·肖特因搶劫罪而在獄中關了五年,一生達到了最低谷。他屬於那種“雜亂無章”的流浪漢,他們的世界一塌糊塗。他多次遭到逮捕,並被禁止進入收容所,最後成了“持刀歹徒丹”,住在地下四層,那是市中心多層停車場最底下的一層,也是劍橋地區流浪漢最喜歡的家園。

斯圖爾特的故事和那些人生混亂的人差不多,讓我們反思教育的實質究竟是什麼?亞歷山大作爲一個書寫者,來到了這些類似於流浪漢的居民的生活中,去體驗和溝通,試圖寫出類似於非虛構主義的傳記文學作品。他遇到了斯圖爾特這樣一個太值得書寫的人物了。

斯圖爾特·肖特,1968年出生於劍橋邊上的一座不適宜居住的小農舍裏,他父親是吉卜賽人,母親是酒吧女招待。他小時候是一個溫和懂事的孩子,但是自從被親友侵害了之後,他就被送到兒童關愛之家去生活。

那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他成了基思·拉弗拉克的學生,然而,拉弗拉克卻是一個戀童狂,外號“庫克船長”,當時正在劍橋郡的兒童關愛之家工作,1996年被判處監禁十八年。也因此斯圖爾特的一生似乎都被毀掉了,書中他的另一個小學階段的女老師在附錄中的回信裏說到了斯圖爾特的小時候,說記憶深處那個小男孩是一個很溫和的孩子,可是卻被社會上的種種因素變成了一個生活狀態混亂不堪的流浪漢。

斯圖爾特的整個一生都有各種暴力來點綴。童年時,只要在場的人多,他就用自己的頭部去撞擊桌子和牆壁,“其目的卻很簡單,就是讓大家認爲我瘋了,你們別來惹我,別來欺負我這個肌肉萎縮症患者”。

成年之後,他的生活的不同階段似乎主要都是在拘留所和監獄裏度過的,而在這些地方,他總是自我地犯錯並拒絕改正,好像他就是一塊無法改變的頑石一樣,寧願捱打都不願意把自己變得更正常一些。“身體上的痛苦是一種解脫。痛苦可以消除我腦袋裏的想法。”

也正是在這個地方,外展隊的那兩位了不起的員工丹尼斯·海斯和琳達·本達爾發現了他,並使他的神志恢復了正常,對此,斯圖爾特一直都懷有十分感激之情。後來有人根據斯圖爾特的人生狀態拍攝了紀錄片,在觀看這部片子的觀衆心裏,他好像成爲了一名社會活動者,起碼也是個社會可改造好的人士的象徵性的符號,那期節目也借斯圖爾特的人物設定譴責了警方要禁止流浪漢逗留在城市中心的計劃。

於是斯圖爾特不再流浪,住進了公寓,並且被當地部門看作是一個了不起的改造典範,確實是啊,他幾乎是所有記載中惟一的成功者,他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來整理自己混亂的生活。

但是,1999年,斯圖爾特又一次被公衆關注到他的身影,他成爲聲援釋放露絲·懷納和約翰·布羅克運動的主要人物。流浪漢收容所“冬日之暖”的主管露絲和日間收容中心的經理約翰被關進監獄的原因竟然是,他們所照顧的某些人在該慈善機構裏祕密地交易毒品。斯圖爾特想要做什麼?表達什麼?在他的大腦中,這兩個人的行爲是否越界?

亞歷山大跟着斯圖爾特,幾乎一天24小時,他記錄着斯圖爾特的人生狀態,如實呈現社會橫斷面,亞歷山大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來斯圖爾特的人生,從而對社會做出一些社工該做的對改善這個狀況有益的事情,但是斯圖爾特很不喜歡他寫出來的稿子,給他提了建議說爲什麼不倒回來看看他的人生?究竟是什麼讓他成爲了現在這個鬼樣子?

亞歷山大接受了這個建議,把稿子的順序重新打亂,力圖按照斯圖爾特的期望再現出這個人生形成的關鍵原因所在,因此這本書名爲《斯圖爾特的倒帶人生》,後來這本書還被拍成了同名電影,引發了很大的社會反響。這次的新版本圖書的封面就是當時的同名電影海報的改良版。

教育應該是什麼?教育本質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爲什麼斯圖爾特最後的死亡是撞上了火車,陪審團的成員不能理解,因此最後的結論是懸案:既不是自殺也不是事故,而是難以理解。而這個時候的斯圖爾特僅僅才三十週歲。因此更富悲劇性。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斯圖爾特的倒帶人生》,看看爲什麼斯圖爾特的人生讓人們感到更多遺憾和無奈,這種感傷如果是在他小時候就發現他所遭受的一切,事情是不是有所改觀?誰也不知道。(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