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川藏16,拉萨

西藏,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书上或电视里的一个遥远的地名,一个想象中荒凉苍茫的雪域高原,一个拥有蓝天白云雪山无人区的壮美边陲,种种关于它的神话和传说,使它成了一个神秘的天边。

西藏的首府拉萨,天高地远,对于低海拔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很难下决心实现的“总有一天”。所以,除非亲自去体验,否则它就永远只是一种道听途说,一种自我臆想罢了。

就说天气。今天5月12日,是我和老伴到拉萨的第三天。年轻时读地理,书上说拉萨是“日光城”,就以为拉萨天天阳光普照,来了这里才知道并非如此。这三天,天天傍晚下雨,不,望得见城外的高山上下的是雪,下到早上就慢慢晴了。阳光一出来,就热,太阳晒的肉疼,中午就见有人穿短袖,也有人穿棉袄。我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是晚上9点,天还很亮,窗外在刮风下雨夹雪,下的很大。我也知道不会下很长,等这片乌云飘过去,雨就停了。我还明白了,当地藏人穿衣服露出膀子,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再说逛街。和老伴在城内逛了三天。布达拉宫昨天去了。昨天去的还有大昭寺和八廓街。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为佛殿,它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现在的“拉萨”。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完全迥异于内地的庙宇,寺内的布局、供奉、喇嘛、信徒和香客,甚至连膜拜的形式都大相径庭。

环大昭寺内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

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今天上午,和老伴又去了小昭寺,小昭寺门票30元。和昨天去的大昭寺一样,寺前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寺内万盏酥油灯长明不熄,朝圣者摩肩接踵顶礼膜拜,喃喃的颂经声,肃穆的神情令人动容。

八廓街上,今天我们又一次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朝圣者的移动。顺着八廓街,顺时针方向围着大昭寺行走,没有一个人逆行,这条街并不长,走一圈只需半小时左右,人们一圈又一圈地走,不断地有人汇入进来,也不断地有人离去。有的默默无语地走,有的摇着转经筒走,年轻的藏人说笑着走。人流中,我的鼻腔里灌满着陌生的气味,耳朵里充满音乐般诵经的声音,眼里两旁街道的建筑全是藏式的的墙,描着黑边的窗子,显得庄重肃穆。

还想去哲蚌寺和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也在附近,可惜博物馆闭馆。走路走快了就喘气,我知道,这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清楚记得读高中时,地理书上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空气中的含氧量也随之下降。毕竟拉萨海拔3700米,温差、含氧量和内地没法此,想没感觉那是不可能的。

逛累了少不得吃。满街都有藏餐馆,我想吃,可老伴不肯,只得服从命令去川菜馆。不过,我们还是尝了不少藏式小吃,买了不少土特产,老伴买菩提子手链,我买藏红花;分不清虫草的质量,想想还是罢了。再说一句,拉萨的物价并不是很贵,没有网上传说的那么玄乎。

拉萨的交通没有内地的省会那么方便快捷,公交等待的时间偏长,共享单车只有电单车,的士太少了所以贵,自己开车在闹市难找停车场。

拉萨的街区很繁华,很现代,更带有藏式风情的时尚。拉萨是个慢节奏的城市,真想在邻近八廓街的某个偏巷民宿里住下来,住个10天半月。可我们的行程计划还有前方。

明天,我们自驾青藏线。

夜宿拉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