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一、概述认知

《容忍与自由》是掀起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的著名学者胡适的作品集,包含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杂文以及一些演讲稿共19篇。

本书名取自他第一篇演讲稿的标题。此文是他在1959年所写并演讲(时年68岁),个人觉得本篇是对他一生倡导的自由与民主思想的一个反思与深度探讨。

在没有读此书前,听了一些民国时代风云人物传记,感觉他是杯温水。恰巧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高度关注了一些人物关系。

说实话电视剧中的胡适在坚决不碰政治底线、只谈问题不谈主义和全力拥护杜威先生实验主义的自我坚持中,让我看到他这个人太软、太怕事又固执的个性。

心有不甘,想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下胡适,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和评价,算是对他略知一二,当然与实际相符程度无从考证,但对这本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于胡适先生的思想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学者这个词,恰如其分。

二、总体感想

读完本书第一个触动是胡适先生的文章逻辑性强、论证到位,每一个观点都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支撑,都有大量的论据证明,这与他穷其一生致力于“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息息相关。

第二个触动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对知识、学问的认识、见解受当时所处历史背景、时间、空间影响大,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调整甚至颠覆。

第三个触动是胡适从出生到离开处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能够保持一颗研究学术的心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是何其艰难!社会舆论对他褒贬不一,他对待各种批评声音的人生态度让我由衷佩服。

第四个触动是本书的19篇文章适用性很强,很多观点放到今天依然是一种学术思想,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看来是一脉相承的,只要做这个事就需要这个劲。

这些或许是胡适先生《容忍与自由》这篇演讲稿观点形成的潜在因素吧。

三、深刻触动篇目

1.《容忍与自由》

开篇从康奈尔大学史学大师布尔先生跟胡适先生谈话中一句“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引出他颇为认同的观点。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种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

这种感想我猜想是基于一生遭遇一波三折,但最终没有危及生命。他看到了太多的人一命呜呼,陈独秀被判刑他全力以赴帮助无果,跟他一起奋斗过的人年纪轻轻就献身于国家,他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与实验主义还能发声,他感恩容忍带给他的自由。

“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胡适先生深层次剖析容忍难实现的思想内核,就是“我不会错”,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对的,这种不容忍带来的后果就是义正言辞地清除不同声音。

“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胡适先生将这段作为结尾,引出了陈独秀的话“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白话文”开局时胡适与陈独秀就此新文化运动各持己见,究其内因就是陈独秀认为“白话文”运动“不会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容分说必须强力推行。

胡适认为,就算是对的,也要大家充分讨论之,都认同后执行。这两个辩题从学术上我支持胡适,从管理上我支持陈独秀。

2.《差不多先生传》《归国杂感》两篇文章是胡适先生忧国忧民问题关于社会现状的关注点,列举出来发表以此唤醒**国人。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差不多…就…就好了。何…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讽刺的是死后人民称赞他凡事看得破,想得通…叫他圆通大师。胡适先生预言: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归国杂感》是胡适留学七年后归国,所看到的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看戏的舞台面貌全新,出类拔萃的演员还是那些人,没有培养新人,场景换了,还按照原来没有场景的演,很是滑稽;

大街上到处是风靡全国的教扑克牌的书,看不到任何一方面的学术论著,上海甚至是全国的出版界七年来没有两三部以上可看的书;

另外一个怪现象是时间不值钱,人人都在闲散的生活,对比了美国的时间观;学校教习的科目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从小学堂、中学堂甚至是大学都是这个现象。

胡适回国前做了心理建设,朝代换了三次了,社会进步应该没有那么快,前进三步退两步,但是他依然很难接受现实懒惰的状况。他想让人民崛起,想让国家进步,积极乐观地向前看,向前奋进。

3.《保寿的意义》《我的儿子》两篇是他向旧思想观念说“不”的文章。

“新伦理的最小限度做到3点。第一,自己要能独立生活,生不靠培养,死不累子孙。第二,我对子女应该尽教养的责任,这是我自己尽责,不希望子女将来还债。第三,今天总得预备明天的事,总要使明天的景况胜似今天。”

胡适作了一篇文《我的儿子》中的“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话,汪长禄先生出于好意劝胡适说得缓和些,不要被人曲解大做文章,建议他做一篇“我的父母”补充说明。

胡适回信时写道:“总之,我只说了我自己承认对儿子无恩,至于儿子将来对我作何感想,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不管了。”

胡适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彰显了他态度坚决的一面,但是表达时并不激烈,鲜明而友善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强加于人,也不屈服于人。这些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教育问题现社会中是热点问题,体制与理念不完全统一。

很大一部分父母对子女充满了期待,教育被粗暴地压缩成单一的学习应考,家长焦虑孩子抑郁频发,从胡适对待孩子的尽教养责任,接下来完全交给孩子的观点来看,对我教育孩子是有启发的。

4.《为什么读书》《大学的生活》《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三篇文章与学习目的、内容、态度有关,与保持学习之心的人有关。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管它,爸爸妈妈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们,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

“堕落的方式:第一,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防身的药方:‘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三段话分别来自三本书,个人认为是要义。话说出来很简单,转化为自己的精神思想,进而指导自己实践是很难的。这些也是胡适先生通过求学、探索、提炼总结才产生出三方面的精髓观点。

读者可能有更高明的,还有四五六点需要补充,或许也有不同意见,这是好事。我被激发着学习更多充满智慧的人的思想,想知道他们都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5.《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本文当时发表在《每周评论》,看过觉醒年代的人应该印象很深。具体内容没有提及,我摘录一段: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伕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子女**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是由于一个懒字。”

这些是胡适先生1917年发表的观点,旗帜鲜明、力道十足,直指问题本质,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主义”针尖对麦芒,完全看不出电视里的“缩头”感,思想倾向不同导致问题认识的本质不同。

乍看觉得胡适所谈是合理的。放在水深火热、政治局势严峻的当时来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主义的根本解决似乎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胡适和陈独秀政见不同,但是不影响他们的情谊,这是很伟大、很可贵的。

《治学方法三讲》是本书的坐镇之作。我在总体感想中有提及,不展开说明了。这篇文章再次印证了胡适先生的知识渊博与求学严谨态度,网络上有的头衔是“考据学家”,是不是依据他的治学方法来的呢?

这本书读来受益良多,对学者的敬佩、对知识的敬畏,只能感慨于学无止境了。不过我似乎感受到了学到的乐趣,这是打开小说大门后又开启了观点文的天窗吗?希望我接触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真正有想法去获取知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