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不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别人的奋斗目标买单 01.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02.给任务增加游戏属性 03.反内卷:自己设定游戏规则

今天中午,我骑着自行车去图书馆取书。


去程,空中飘了点小雨,我生怕雨下得更大,于是骑得很快。

返程,腿有点酸,越骑越没斗志,我甚至想打个滴滴,连人带自行车给我送回家。


我看了眼导航,离家还有3.9公里,预估23分钟。


“能不能比导航快,在20分钟以内骑回家呢?”


我想了一下,然后瞬间恢复斗志,整个人都有劲儿了,腿也不酸了。


这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一直在想: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目标,可是干着干着就没有斗志了,这是不是跟骑车一个道理呢?


所以,想要全程充满激情地奔赴目标,应该怎么做呢?


01.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和每个树立目标的人一样,我决定骑车出门,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天气这么好,骑车不过半小时,还能燃烧卡路里,何乐而不为?”


但到了回程,这个理由就被疲倦和无聊抵消了,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干嘛要骑车出门呢?现在好了吧,不得不再骑回去,打车也麻烦。”


你看,最开始的充满意义的选择,反而变成了执行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很多人喜欢以打卡的形式来实现目标,学习英语、练习写作、运动健身……做着做着,动力就扭曲了,打卡就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而完成,最后变成了自我敷衍。


你也是这样吗?


02.给任务增加游戏属性

设立目标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关注价值和意义,比如:


每天跑步3公里,价值是能让身体更健康,说不定还能减重。

每天背50个单词,为的是能学好英语,顺利通过某一项考试。

每天写1篇文章,意义在于能开启副业大门,赚点稿费贴补生活。


可是,为了这些价值和意义,我们就要在行动的过程中延迟满足,减少当下的快乐。


立Flag只需要动动嘴,当然很爽快。


真到了行动的缓解,就需要经历漫长的动手、动脑,要损失当下的快乐,斗志自然很容易被消磨。


很多人之所以能完成那些常人无法完成的事,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有毅力,足够坚持,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很享受过程。


前两天我刚读完刘润老师的《商业洞察力》,书中他提到了创业,说:

“创业之心,是对不确定的创业过程,而不是确定的创业回报的热爱之心。”

换言之,“我不在乎输赢,我就是喜欢比赛。”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遥远未来的一个目标,实在是很难激起我们当下的兴趣。


想要激发自己在过程中的斗志,就要想办法把任务设计成通关前的一个一个小游戏,增加行动中的趣味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设置游戏关卡的操作,能帮助我们获得即时反馈。


好比跑马拉松,如果你只盯着42公里这个大目标,很难不无聊。但如果你把眼前的每一个背影,当做是下一个超越的目标,奔跑的过程就变得有趣了。


03.反内卷:自己设定游戏规则

这几个月,“内卷”火了。


很多人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觉得迷茫、焦虑,实际上也是陷入了内卷。


就像骑车,4公里的路,你用20分钟骑到了终点。另一个人耍小聪明,把自行车改装成了电动车,18分钟就到终点了。接着就有人眼红了,斥巨资买了汽车,12分钟就开到了。


于是你想,“我要不要也买辆四个轮子的,10分钟跑完全程呢?”


可是转念一想,哎呀,原本我骑自行车,目的是健身啊!


所以,我认为反内卷的方式是自己设定游戏规则。


比如骑自行车,不一定要比速度,或许你可以玩花样,或者系个披风,在风中展示武林大侠般的气质。


回到生活里、职场中,我们或许有很多不得不被裹挟的内卷,比如房价、加班。


但你一定能找到可以由自己掌控的部分,比如降低购买欲,在极简生活里活得有滋有味;比如提早半个小时出门,避开通勤早高峰。


不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别人的奋斗目标买单。


找到自己的目标,用自己设定的规则完成。


就像我骑车回家,20分钟内确实骑到了。可到了门口,我想“不如去取个快递吧”。


如果过程很美好,你始终是动力十足、全力以赴的,结果与预期不太一样也没关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