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能给女人带来什么?从60后到90后,女人的婚姻观一直在变

文 | 北极熊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观点,是关于婚姻的:

60后打死都不离婚,70后骂死不离婚,80、90后打一下骂一下就离婚。

回想上一代人的婚姻,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婚姻观。

60后

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把婚姻看得很重要,很少听到有人离婚的,偶尔听到一次,再仔细一问,要么就是妻子每天被丈夫打得鼻青脸肿,实在过不下去了,要么就是丈夫实在不务正业,把家败光了。

所以,说60后打死都不离婚,虽然有点夸张,但还是可以概括那个时代的婚恋观的。

那个年代,一对夫妻要离婚,其他人先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反正对你这个家庭有些看法,特别是对女人,有很大的成见。

那时候的家庭妇女比较多,家庭妇女有个特点,就是女人喜欢“为难”女人,看到别人家离婚,先不去管为什么离婚,而是在背后对这个家庭的女人评头论足:

“听说小霞跟丈夫离婚了。”

“可不是嘛,小霞连做饭都不会,你说这样的女人,男人要她干嘛?”

“我听说是因为她丈夫喜欢喝酒,喝醉了就回家打她。”

“女人不会做饭,孩子也带不好,不打她打谁?”

我小的时候,经常能在几个家庭妇女扎堆聊天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讨论。

那时候,《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首歌还没发行,但我依然纳闷:你们不都是女人吗?为什么别的女人离婚,对另外的女人来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后来我分析,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因为,离婚这件事情,在那个时代是最能博人眼球的东西。因为大家都不离,好赖都在一起过。家里买了彩电要出去显摆,被丈夫打了以后从来不告诉别人。

第二是因为,对于搬着小板凳在家门口晒太阳的家庭妇女来说,别人离婚的新闻是她们聊天的时候最感兴趣的话题。

70后

70后比60后的思想又“先进”一些——你骂我我能忍,但你不能动手,不然我可能会跟你离婚。

我有个表姐就是70后,她就属于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

我还小的时候参加了她的婚礼,当时办得很有排场,可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婚后两个人的矛盾。

有一次她来我们家吐槽:结婚之前,媒人把表姐夫吹得天花乱坠的,结婚以后才发现丈夫的本性,吃喝赌,除了嫖,一样都没落下,喝多了回家就吵架。

父母也劝了她,既然结婚了就好好过日子,你丈夫家庭条件挺不错的,你还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呢?

表姐最后说,是啊,还能怎么样,只要她不动手,凑合着过呗。

80、90后

80、90后是60后的孩子,他们亲眼目睹了父母婚姻的“凑合”,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包括婚姻。

对于父母那一代人“凑合”的婚姻,80、90后其实一直都不买账,他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人,从小就发誓自己以后决不要这样的婚姻。

不过,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依然还是遇人不淑。可是这一代人也没有食言:别说你打我了,就是骂我一句,那也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忍不了这个!

忍不了怎么办?离婚。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那一套对他们没用,而且他们会反过来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

我想,年轻人观念的转变,可能就是离婚率逐年攀升的原因。

两种截然不同的婚姻观,你说哪个对哪个错?我觉得都没错:

站在60后的角度看:我为了一个家庭的完整,为了孩子,作出牺牲我愿意。

站在80、90后的角度看:人这一辈子就几十年,你愿意忍,你忍,我可不忍。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婚姻能给女人带来什么?

婚姻能带给女人的,往往不是她们结婚之前想要的那些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发掘婚姻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一起聊聊我们的情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