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說“內卷”,“內卷”到底是個啥?

最近,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內卷”這個詞吧?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

內卷作爲社會學概念,起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1963年的著作《農業內卷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

與內卷(involution)對應的是進化(evolution)

格爾茨使用這個概念,是要回答在印度尼西亞人口衆多的爪哇島,爲何沒有像距離臨近的其他島嶼那樣向資本和技術密集方向發展,而是不斷向勞動密集型方向發展。在這個宏觀的層面上,“內卷”要回答的問題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模式爲什麼沒有“進化”。

簡單來說,只是低層次的激烈競爭,不能讓行業進化到更高的階段,這就是“內卷”。大家越努力,造成的無謂損耗反而越大,而“蛋糕”卻還是原來那麼大,可是喫蛋糕的人和喫到蛋糕的難度卻都增加了。

1932年,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一篇文章中區分了增長(Growth)和發展(Development)的區別,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內卷”:穩定而可見的增長,會抑制真正具有新穎性的發展。

“內卷”這個概念,提醒着一種“模式的剛性”。也就是說一種緩慢的增長,會壓抑我們去改變的迫切,直到來不及。

然而最近頻繁出現在大家視野中的“內卷”,卻有些脫離了原本的意思。我們並沒有像前面提到的經濟學家那樣去言指經濟模式的進化,而是在描述當下生活的“難”。

我們現在常說的“內卷”,不僅僅指爲了有競爭優勢付出了太多,更多的是指自己在一直重複做着無意義的事情。好像是人被迫封閉在“無出路”的“內”部,被迫摺疊“卷”起自己,被困在其中,而越捲曲,人的生活空間也就越小。


比如“996”,可是工資卻沒有增加,但是有人爲了競爭,想升職,就選擇主動加班,而其他員工害怕自己不加班顯得不努力或者因此被炒,於是也跟着加起班來。如果公司業績因此沒有變得更好,大家並沒有多掙到錢,還很累地日復一日加班,這種自我重複、自我消耗,正是“內卷”的體現。

現在人們所用的“內卷”,更多是表達一種發泄,展現出對稀缺資源的無力,在主動和被動激烈競爭中的困苦,以及對競爭中惡意和荒謬之人的諷刺與無可奈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