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电影《上甘岭》所感动


近来山东台每天都有老电影播放。黑白片的老电影,真实的像真的一样,是我喜欢看的。

打开电视刚好是《上甘岭》的片头字幕,这部片子我已经看过好几次了,还收藏了光盘。之前是看故事被故事所感动,这一次明显的是被细节所感动。

电影记述的是我志愿军8连在上甘岭坑道内与敌人对峙的10多天里,后方的供应被封锁,山下的水源被封死。在没水喝的境况下,八连坚持与敌人斗争到大反攻的时刻,配合大部队夺回阵地,率先把红旗插到山顶上的故事。

电影中有几个细节镜头,感动的我稀里哗啦,不能自已。

其一:是当八连打到白热化的时候,接到师部先撤入坑道,再突围的命令,指战员的情绪一下降到了冰点。他们不想撤离阵地,连长派通讯员冒着生命危险到师部去汇报情况,得到师部允许在坑道内坚持到大反攻的消息时,平复了他们急于夺回阵地的浮躁和撤离阵地的挫败感。

坚守在阵地上,他们就有机会夺回阵地。伤员们和指战员们心情振奋的开始整理坑道,有一种住下来以坑道为家的愉悦情绪在心头回旋。

在这种家的氛围里,女卫生员王兰,深情的哼起了《一条大河》。她是那么专注的开心的坐在那里,思念家乡的哼唱。镜头里闪过黄果树瀑布,漓江山水等祖国壮美山河的景象。

看着她那么投入,那么淡定愉悦的歌唱,在异国的上甘岭,山头已被敌方的炮火削掉了三四米高度的坑道内,那舒缓的,深情的歌声,直抵我的内心,泪水无声,断线一般。随着伤员和战士们加入的合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竟然泣不成声。为了祖国,他们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在战斗的间隙里,他们有如此的情怀,谁能不为之动容?

第2个细节是在坑道内发现了一只小松鼠。几个战士匍在地上捉松鼠时,连一向严肃的连长也开心的像孩子一样。如果没有战争多好,没有战争,坑道内的战士们和小松鼠都会过着各自安宁的日子。这只小松鼠在战斗结束后,被战士们放行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给了它回归自然的自由。看着松鼠欢快的往上爬和战士们那恋恋不舍的眼神,我的心又一次被软软的触动了,自由多么美好。8连有那么多官兵,却从此长眠在上甘岭上了。

第3个细节是总攻开始后。8连作为先头部队高举红旗向山顶冲锋的时候,遇到了敌人的暗堡。密集的枪弹,压制的爆破组一拨又一拨的倒在枪弹下。

这时离总攻结束时间只有15分钟了,坑道内张连长的通讯员小杨,看到连长不断看表着急的神情,他知道自己不应离开连长,但在这 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他有责任冲在前边。他对连长说:”让我去吧,我熟悉地形,可以迂回过去。”

时间不允许丝毫的犹豫,连长同意了他的请求。他把自己的水壶递给了连长,冲出坑道,拿着爆破筒,在机枪手的掩护下一会儿匍匐,一会儿跃动,以最快的速度向暗堡靠近。掩护他的机枪手几次中弹,挣扎着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还剩下最后的5分钟了,张连长不顾一切的亲自冲到机位上,把带着愤怒的子弹不停地射向敌人。小杨快速的冲到地堡口,把爆破筒推进去,刚返身跑出两步,回头看到爆破筒又被敌人推出来。

没有犹豫,顾不得生死,小杨再次把爆破筒推进地堡里,用胸膛顶住,双手使劲的趴住洞口,回头大喊了一声“连长”,为总攻的胜利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一个年轻的18岁的生命,在关键时刻为了胜利,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抢口。

战斗结束,师长看到连长身上的两个水壶,这是一个水壶的特写镜头。师长的表情是凝重的,眼神是复杂的,他也很喜欢这个机灵的爱学习会动脑的小战士。

还有一个细节是8连最后剩下的几个战士列队与师首长告别的场面,师长与他们每个人用力的、无言的握手。这一握传达着多少语言和深情,这无言的握手让我泪流满面。

整个过程只有两句话,走到最后女战士面前时,师长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王兰。

另一句话是师长与每个战士握手后,对张连长和战士们说:“下去休息吧。”

没有豪言壮语,“下去休息吧,”满含深情,背后蕴含的多少话语,用心的观众都能读懂。简单的几个字,比任何豪言壮语都直击人心。这句话终于让我崩不住的哭出了声。

此刻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还是止不住的泪水,浸湿了好几块纸巾。

1956年拍的这部老片子,还带着战争的硝烟。场景,焰火,化妆,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表情等等,仿佛都是真实的,没有做作,没有表演的痕迹。因为那时刚刚走出战争,《上甘岭》好似战争场面的再现。

60多年过去了。老电影《上甘岭》像陈酿的老酒,越发的醇厚入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