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儺戲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

恩施儺戲由紅土“儺願戲”、三岔 “壇儺”兩部分組成,紅土儺願戲“戲中有祭”,三岔壇儺“祭中有戲”,都包含非常古老而典型的祭祀儀式。

1.紅土儺願戲

紅土儺願戲大約在清道光年間由湖南澧陽的曹仁山經鶴峯縣傳到石灰窯,現在尚存漆樹坪和大河溝兩個儺戲班子。在曹仁山後,經過了數代人的傳承,到現在大約有200多年曆史。

紅土儺願戲由儺祭和儺戲兩部分組成(民間稱爲“正八出”和“邪八出”)。儺祭一般完成正八出法事,儺戲演出邪八出法事。

紅土儺願的劇目有大戲和小戲。大戲稱爲“三本半戲”,即“天地水陽”四大團圓戲,內容爲《鮑家莊》《反五關》《青家莊》和《打金銀》(半本戲)。大戲中的不少摺子戲也可單獨存在,如《鮑家莊》中的《胡氏觀燈》、《反五關》中的《姜女下池》等等。其中《姜女下池》爲必演劇目,有“姜女不到願不了,姜女一到願勾銷”之說。此外,還有不少小戲,如《瞎子鬧店》《瞧像》《雙怕婆》《蠢子回門》等。

紅土儺願戲的道白是恩施方言中的“搬家子腔”,六個聲調。紅土儺願戲表演行當分爲生、旦、淨、醜四行,表演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演員“三步半”登臺口,丑角走“矮子步”,旦角走“抽三步”,且伸手要求呈“喜鵲鬧梅”形;一至二人登臺表演走“箱子環”,三人以上登臺表演走“沙盤格”或“織篦子”、“穿花”。

音樂唱腔爲各種角色的高腔、平腔、哀腔以及小調等約20多種,統稱爲“九板十三腔”。伴奏爲“鑼鼓助節,不託管絃,一人啓齒,衆人相幫”的“打鑼腔系”。

2.三岔壇儺

“壇儺”現存於恩施市三岔鎮,它起源於明代洪武年間恩施譚姓、楊姓等人家祭祖的“弘農堂”,至今還保留有25壇完整的法事。“壇儺”中所有法事都有情節、人物,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具有戲劇雛形的巫俗表演。

三岔“壇儺”基本上是帶着儺面具表演,這種儺面具大約有一百多種。

三岔“壇儺”的音樂無嚴格多變的板式,絕大部分是上下句的說唱,其旋律大多是由民歌、小調板腔化而得來。其道白是恩施方言中的“蠻子腔”,四個聲調。

儺戲表演的角色有生、旦、淨、末、醜之分,演出時一人主唱、多人幫腔,道白詼諧圓滑,動作粗獷豪放。

恩施儺戲是一個文化寶庫,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戲劇、曲藝等等都混融其中而成一體。尤其是儺面具製作,現已是湖北獨有,近百個面具中每一面都有一個神話傳說、民間故事。

2008年6月,“恩施儺戲”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我去前年先後採訪過恩施儺戲非遺傳承人張永明、恩施儺面具製作非遺傳承人汪儒斌,他們倆同爲已故恩施民間藝術大師譚學朝的弟子。從採訪他們的情況看,恩施儺戲的傳承面臨很大的問題,願意跟隨學習的人很少,因爲學了之後不能完全靠這個行當解決生計問題。

據瞭解,現在很少有人請儺戲班子,儺戲表演一般只出現在舞臺表演和民間藝術交流。

古老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現在的生活離得比較遠了,如果在傳播方式上不能與時俱進,不能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相融合,難逃消亡的結局。很多文化都是這麼消亡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