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随笔之《认知觉醒》

齐帆齐微课

今天晚上下班后,探望了一个亲戚,于是回来太晚,也没赶上课程直播

剩下的时间里依然按往常的安排来。

首先完成了共读打卡,这周我们在共读《认知觉醒》这本书,让我在认知上确实是有一种惊醒的状态,其中谈到的学习和专注的让我蛮惊喜的。

关于专注力。它是我们的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我们人是感性的,会随着我们的意识游走,而这个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一种智慧的纽带,而这份纽带,这份我们智慧的承载者,它同时又会影响着我们的专注力,我们不能不能够像机械电脑那样,只是专注地去盯着这一个点,一个目标的,我们人类是无法完成这样的操作,因为我们的意识层会对注意力进行干扰。

比如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想到专注力,在写的时候就会想到其他的有一些相关但不绝对相关的事物,而这就是我们的意识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对我们专注力影响的策略,它也是我们在情绪上控制的,是一种感性的要素

因此我们要时常的进行自我审视,来进行自我专注力的检测,以便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度。

这本书关于学习力这一点的讨论,很是惊艳。作者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讨论,光是这一块的打卡内容,我记录下了4500字的文字及语音打卡,可见他的内容是非常长的,我的语音是将近20分钟的打卡记录

然后呢,他的学习力是从几个层次来讲的
一个是深入学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深入学习?以及深度学习又有哪些好处?

这里讲到呢,我们的学习而言并不只是一味的努力,而是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去进行自我提升,这里它是有一个努力与效率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就常提到了,我们的学习中有三个区域,一个是舒适区,一个是拉升区,还有一个是困难时。
而我们的高效学习是要在舒适区和拉伸区中间建立起一条高速的学习通道,让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比如说我们在舒适区做事呢,会感到很轻松,那么它对我们持久成长是没有帮助的,而我们在拉伸区学习了会有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我们学习到了拉伸区的东西,当我们熟练了之后,它就会成为我们舒适区的一部分,那么此时我们在向原本是困难区,但现在却是拉升去的地方再进行拓展,使我们的舒适区扩大,拉伸区展开,困难区逐渐缩小,那么这样的一个反复的过程,就会使我们的成长是有效且有力的。

就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一个有些生疏,也就是说在我们拉伸区内容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容易犯错和不太懂,但是努力一下就能懂得内容,当我们把他们拎出来单独进行练习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拉伸区活动,当这些内容完全熟练的时候,我们就会进入到舒适区操作了,那么此时我们就要再一次拓宽我们的拉伸区,去寻找新的成长点。

我们在拉伸区练习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要去寻找更多的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它对我们的成长是有效率的。

就拿写作来说,当我们学会写日记,想要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小目标,或者是200字的原创,或者是300字的感想内容,不要很精美,只需要完全用自己的话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这对于初步进行写作的人来说,他就是一个关注点,它就是一个拉伸区。

而对于像有些朋友那样,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的时候,那么让他的拉伸去是在哪呢?那就是在自己还不太擅长,但想进行拓展的写作区域,比如有的人擅长写诗歌,那么他的诗歌在处在什么层次,他想要达到什么层次,那么当他把自己的舒适区拓宽,那么它的拉伸区也就出来了

其他的也是如此,不管我们是做什么处在什么阶段,只要我们去寻找,我们都是有自己的拉上去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齐帆齐写作成长营第四期(7)1420字,累积10010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