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路上

1/    車子在修,這兩天步行去上班。

出小區南門,沿北新大道向南,四五里路,大概三四十分鐘就到了。

早上七八點鐘,正是上班上學早高峯,因爲雨污分流工程,道路變的狹窄,車輛滿滿當當排成兩溜長隊如蝸牛般慢慢向前移動着。短促的喇叭聲不時響起。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一輛挨着一輛走走停停。有急性子的人不斷從坐位上起身向前張望,或左顧右盼,瞅準機會加速前行幾步,瞬間卻又不得不停下來,無可奈何地繼續等待。

去去回回,這條路再熟悉不過了,走過無數個晨起暮落,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習慣了這種喧囂嘈雜行色匆匆。只是平日裏常開車過去,不會也不可能過多關注窗外的一切,也就有了因爲步行、可以置身人流之間、可以腳步放緩、可以片刻停留、可以仔細觀察和用心體會這樣一種生活節奏的匆急,自然也就有了那狹窄閉塞的空間內無法體會到的一些感受。

雖說現在物質條件好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來自方方面面、或輕或重的壓力。孩子們學業繁重,屬於自已玩耍的時間少之又少;年輕人工作、收入、婚姻等是否順暢、滿意;人到中年,兒女的成長,父母的照顧,房貸車貸以及日常生活的喫喝拉撒,無疑馬虎不得。而很多的老年人,在對未來和身體充滿擔憂的同時,又不願連累兒女,免不了爲之猶豫,糾結,焦慮。

面對這些有形無形的生活壓力,有的人抱怨,有的人逃離,但更多人選擇了竭盡全力。從孩子到老人,無數個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平凡人,爲了明天,爲了希望,爲了家人的幸福,爲了生活的美好,迎日出,送日落,不辭辛勞,縱是身心疲憊,仍以滿腔的熱情擁抱着生活,日復一目地行走在路上。

道路不再擁堵,恢復了正常通行,各種大小車輛明顯加快了速度。駐立於小區南門臺階上的我收回思緒,繼續向前走去。

2/    二院路口,一婦女騎車自東向西正在穿過馬路,由於故降,信號燈沒了指示,被一輛恰好行至此處的汽車碰倒在地。好在並無大礙,司機小夥子態度誠懇,再三詢問:"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女人一看就是一位實在人,連聲說"沒事沒事,值不當的,你走吧,不然又要堵車了,我也要趕緊去政務中心辦點事。"

見多了車輛的碰撞和刮蹭事故,那種當事雙方強詞奪理極力推卸責任的辯解,那種爭到臉紅脖子粗滿嘴吐沫星子亂飛的嘶喊,更有甚者情緒激動惡語相向甚而大打出手。眼前的這一幕,兩位當事人的真誠、擔當和理解,不由得讓人心生感動和感慨,如今人們的素質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放在前幾年,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麼多年一直在開車,免不了出點小狀況,碰到過別人也讓別人碰到過,得理時能過且過,失理時態度誠懇。出了事故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只要不是大礙,大家都姿態高一點,主動承擔,相互理解,協商解決多好。

想起幾年前的一件事,也是這個地方,開車自西向東走在路上,忽聽"呯“的一聲悶響,我嚇了一跳,趕忙停下車子察看,只見後邊的車頭重重地撞到了我的車尾,保險槓已經變形開裂。一個年輕女孩從車裏走下來,她顯得一臉茫然手足無措的樣子,羞澀中帶着一絲驚恐和懼怕,一個勁的小聲說着對不起。本來還想大聲斥責她在幹什麼,話到嘴邊聲音明顯小了很多。

通過女孩地解釋,得知她的父親生病住院已經好多天了,基本上是自己一個人伺候,身體上的疲憊和精神上的壓力常常讓她神情恍惚,心不在焉,也就有了剛剛的追尾事故。溝通中,我看到了善良,看到了真誠,也因此選擇了相信,選擇了理解,選擇了寬容。

很多人不解我的做法:責任完全在對方,爲什麼如此大度?其實我也說不清爲什麼,反正就覺得這個女孩人挺好的,也不容易,當時還催促人家趕緊回家休息呢。

十年前的這件事情,我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這個女孩卻一直記在了心裏,這讓我看到了世間的真情和美好,心靈上受到了一種極大的震撼,也爲當初的選擇而欣慰,更有了深深的感動和發自內心的感激。

3/    一聲撕心裂肺地尖叫,再次把我從思緒中拉回。循聲望去,前面不遠處,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被一個女子從身後緊緊抱住,小孩拼命掙脫着,哭喊着,聲音帶着憤怒,遮蓋了此刻所有的喧囂和嘈雜,是那樣的尖細、刺耳。

快步近前,小男孩臉部通紅,大口喘着粗氣,身後的母親一雙手卻依然死死勒住,"你不能這樣,他會憋壞的,”我不忍眼前男孩難受的表情,"不行,他會跑的,”女人淚眼婆娑,卻不肯有一點點地鬆動。

幾句簡短的詢問,我無法知道事情的原委,我只是看到了小孩不斷的掙扎,滿臉的憤怒和那一聲聲"不用你管"的嘶喊。看到了母親那滿臉的無奈,不斷滴落的淚水,特別是那一雙赤腳,那高低不一的褲腿,讓我想象到了這對母子分歧的嚴重和事情的激烈程度。

母親承認說了過頭話,哽咽中向路人述說着孩子種種讓人無法接受的叛逆行爲,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心力交瘁和無可奈何。我蹲下身子試圖和這個小男孩交流一下,卻發現不會有一點效果,"不用你們管,不用你們管,"本就難以平靜的男孩,情緒愈發激動起來。

面對母親要求幫忙把孩子弄回家去的哀求,看看孩子聲嘶力竭的反抗,我不知如何是好,特別是再次耐心勸說後的無果,讓我內心矛盾複雜,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哀和失落。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是我們無能爲力的,就如眼前的情景,幫忙不是,拒絕不忍,心有餘而力不足,唯有一聲嘆息。

來來往往的人駱驛不絕,很多人停下了腳步,有人批評母親教育方法不當,有人指責孩子過於任性頑劣,其實如此情況下,說這些沒有絲毫的意義,子女的教育本就是一個很難把握的難題,如果換作我們,又能做的如何?當下最需要的,是如何讓母子二人冷靜下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學校的老師走過來在詢問,有孩子同學的家長加入了勸說,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輕輕地撫摸着孩子的後背,衣衫不整的母親停下了哭訴,孩子依舊在重複着剛纔的話語,只是不再一聲接着一聲,聲音也小了很多。

看到這麼多好心人在幫忙,想想自已的愛莫能助,猶猶豫豫中我不再停留,繼續向前走去。

很長的一段路上,心情爲之鬱悶,卻也只能寬慰自己,我本庸常之人,很多事情,已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也遠不是我能夠解決了了的。能做的,就是祈願吧:祈願母親的教育有方,祈願孩子的幸福成長,祈願世間所有的憂愁煩惱消失不見,一切的一切都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四/ 南環東拐,心情不再憂鬱,明亮的陽光灑滿了寬闊的路面,一道道耀目的光芒中,雨污分流工程正如火如荼,挖掘機工程車機聲轟鳴,工人們早已開始了緊張忙碌地作業,紅紅的條幅懸掛在隔離柵上,"勞動者最美",金黃的大字熠熠生輝,路邊逆向而行的車流似兩條漂移的綵帶,裝點着這個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清晨。

穿過五洲國際,走在南環路上,我看到,門店早已開門,店內擺放有序、乾淨整潔,正等待着顧客的光臨。衣着黃色工作服的環衛工有條不紊一絲不苟地清掃着路面,他們大都上了年紀,卻依舊在盡着自己的努力。不時從身邊閃過的車子,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定是在急急地趕着去上班,去打工。無論男女,無論老少,每一個人都在向前行走着。他們雖普通平凡,他們雖默默無聞,卻以一顆真心、滿腔熱情、腳踏實地的努力着、堅持着,追求着,奉獻着。

所有爲了追求生活的美好而堅持行走在路上的人,你們是我的榜樣,是我的力量,向你們致敬,爲你們祝福!

風在吹,鳥兒在唱,相信吧,明天、未來,一切都會是我們希望的樣子。我願意匯入這追尋美好的人流,不忘初心,永遠行走在灑滿陽光的路上。

(這個清晨,這條路上的感動、無奈、歡喜、憂緒,心情的起伏、紀錄的衝動,讓我有了這篇絮絮叨叨卻是我真實感受的文字。                                                        一一後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