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中華傳統武術,勢在必行

武術是中國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國內拳種門類衆多,各門派功法各有要領,但無論何種功夫,都離不開長年不斷地刻苦練習,鑽研,精進。

任何一門功法,如沒有師傅培養,不用心練習,只幻想着如武俠小說預製情節一樣,掉入某個洞穴,獲得某種祕笈,從此揚名天下。有這種想法,只能說是癡心妄想,世間哪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獨獨讓你遇上了。

在移動互聯網,短視頻風靡天下的今日,武術被一些浪得虛名者搞得烏煙瘴氣。有些開通自媒體的習武者,多以拼硬鬥狠爲噱頭吸引眼球。之所以當下覺得傳統武術絕技不多,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真正道高者,德高,不屑於用技能顯世

高能者大隱隱於市,或你身邊名不見經傳的人,身懷絕技,具有百步穿楊之功。他們日常練功,刻意規避干擾,多選夜間,常人不易察覺,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者,大有人在。

二、祕門功法不外傳,常人不多聞

有些祕門功法,如今仍是尊祖訓不外傳,掌握此門技藝的人少,對外不打比賽,不招搖,自然世人知道得少,他們只在某個圈子具有較高的名氣。

三、社會生存壓力加大,人心趨利

如今能長期堅持習武的,纔是真喜歡,將習武當成了畢生的興趣。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習武也只是一時的興趣,練着練着就荒廢了。當下社會競爭壓力大,每日爲一日三餐奔波,勞累一天,很難再有精力放到習武上。古時鄉間習武成風,其中與整個社會的慢節奏,有一定關係,日常沒有其它娛樂項目干擾,生活雖苦一些,但沒有不正常的攀比心理,人與人之間差異小,這些在一定程度上爲長年累月堅持習武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四、武術不再是謀生的手段

舊時習武具有很強的趨利性,武藝高低,直接影響地位與收入。練武,不但是爲了強身,更多的是一種謀生手段。武功高強者,名聲在外,可以入鏢局謀得一職;可以開館收徒;可以到大戶人家看家護院;再不濟者還有走街串巷靠賣藝,養活一家老小。當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古老的職業行當,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單純靠一身好武藝養活一家老小,實在不易。練武的人在基數上少了,另有一些在武術上有天分的人,也遠離了這個行業,因而武術在更高絕技突破數量上,相應也就少了。

五、學業壓大,應試教育指揮棒忽視了武術傳承

中國傳統武術,一直沒有正兒八經地走進課堂,加上當下孩子學業壓力大,課外興趣班報得滿滿當當,對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中國傳統武術相對於跆拳道,在教學課程研發、體系建立、比賽規則及規模上,要落後很多。讓孩子從小認知傳統武術,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需要讓傳統武術,走進課堂,加大在日常教學中佔比,在全國推行中小學聯賽機制,形成規模。習武的人數多,出類拔萃者,自然也就會燦若星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