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是新征程的开始

两个月的学习结束了,对于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每天直奔学校上课的模式,要画上一个句号时,大家自然有点依依不舍和才醒悟过来的感觉,毕业代表发言中,都是哽咽的情绪。

对于这些长期奋战在工作一线的,真的很难有静心学习的机会,人就如手机,不断耗电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充电的。

刚好在一长辈朋友圈看到这段话,很应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滴;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对于这两个月的学习、集体活动,大家在遇见中也碰撞出了很多美好,总之是每天笑呵呵,没有什么事冲突和矛盾嘛。

对于今日之别和大家表现出来的不舍,让我感受到:

1.人是群居性、社会性动物,即便是再优秀的人,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接纳,所以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原理揭示的就是事实。

2.同桌厉害,爱看书,工学矛盾也处理得好,只见过他请过两次假,横向比较起来,确实是请假最少的。

3.今日反思,有时自己细致过度,总是希望去尽量执行“看见”“看见他人”,也希望每一个微小的个体被更多的看见,所以群内发了那条请某某同学“节哀顺变,送奶奶一路走好”的消息。后来他们说让他们怎么回复,所以他们一个人都没接,说我不发大家就都不知道嘛。我的思维是,每个同学没来,自然要知道何原因没来,所以回复他其实也相当于告知其他同学内因。而未考虑到当下的环境状态和接下来要进行的环境状态并不适合引导这样的情绪,所以还是没有考虑大局。

也就是说,有时,这种“看见”是不需要的。我得反思这种尺度的把握,就如每天晚上群内最晚一个结束话语的也是我,再看看脸上的斑,为何休息不好,为何手机放不下?为何这段时间不能好好坚持早睡早起?

在看《非暴力沟通》时,有过一个感受,在权力面前,非暴力沟通可能会失效,不是我不知道非暴力沟通,而是我有权力撑腰时,我没有必要费那么大精力和你非暴力沟通啊,不如强行粗暴来得更快更省心。

明天即将返岗,返回熟悉的环境和同事中,面对纷繁的工作,那个群虽然今天火爆得吓人,我估计持续热度不会太久,会很快冷下来的。已经有很多人小米粒参与度不高了。静观一切关系如何从热烈走向逐渐冷淡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