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知識】25

你用不着跟着書上所出現的章節來歸納一本書的架構。當然,原來的結構可能比你區分的綱要好,但也很可能比不上你的綱要。無論如何,你得自己擬綱要就對了。作者擬定了綱要,以寫出一本好書。而你則要擬定你的綱要,才能讀得明白。如果他是個完美的作家,而你是個完美的讀者,那你們兩個人所列的綱要應該是相同的。如果你們兩人之中有人偏離了朝向完美的努力,那結果就免不了產生許多出入。

這並不是說你可以忽略作者所設定的章節與段落的標題,那些章節是想要幫助你,就跟書名與前言一樣。不過你應該將這些標題當作是你自己活動的指南,而不是完全被動地仰賴它們。能照自己所列的綱要執行得很完美的作者,寥寥無幾。但是在一本好書裏,經常有許多作者的規劃是你一眼看不出來的。表象可能會騙人的。你一定要深入其間,才能發現真正的架構。

找出真正的架構到底有多重要呢?我們認爲非常重要。你可能有辦法粗略地描述一本書,就用一兩個句子說出全書的重點摘要,而且還挺得體。但是你卻無法真的知道到底得體在哪裏。另一個比你仔細讀過這本書的人,就可能知道得體在哪裏,因而對你的說法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對你來說,那隻能算是你猜對了,運氣很好罷了。

一個兩歲的孩子,剛開始說話,可能會說出:“二加二等於四”這樣的句子。的確,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但我們可能會因此誤下結論,認爲這個孩子懂數學。事實上,這個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因此,雖然這句話是正確的,這個孩子還是需要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同樣的,你可能猜對了一本書的主題重點,但你還是需要自我訓練,證明你是“如何”,又“爲什麼”這麼說。因此,要求你將書中的重要部分列出綱要,並說明這些部分如何印證、發展出全書的主題,就有助於你掌握全書的重點摘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