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知識】29

直到大約19世紀末,主要的科學著作都是給門外漢寫的。這些作者—像伽利略、牛頓與達爾文—並不反對他們領域中的專家來閱讀,事實上,他們也希望接觸到這樣的讀者。但在那個時代,愛因斯坦所說的“科學的快樂童年時代”,科學專業的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聰明又能閱讀的人閱讀科學書就跟閱讀歷史或哲學一樣,中間沒有艱困與速度的差距,也沒有不能克服的障礙。當代的科學著作,並沒有明顯表示出要忽視一般讀者或門外漢。不過大多數現代科學著作並不關心門外漢讀者的想法,甚至也不想嘗試讓這樣的讀者理解。


今天,科學論文已經變成專家寫給專家看的東西了。就某個嚴肅的科學主題的溝通中,讀者也要有相對的專業知識才行,通常不是這個領域中的讀者根本無法閱讀這類文章。這樣的傾向有明顯的好處,這使科學的進步更加快速。專家之間彼此交換專業知識,很快就能互相溝通,達到重點—他們很快便能看出問題所在,並想辦法解決。但是付出的代價也很明顯。你—也就是我們在本書中所強調的一般水平的讀者—就沒法閱讀這類文章了。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也已經出現在其他的領域中,只是科學的領域更嚴重一些罷了。今天,哲學家也不再爲專業的哲學家以外的讀者寫作,經濟學家只寫給經濟學家看,甚至連歷史學家都開始寫專業的論著。而在科學界,專家透過專業論文來作溝通早已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比起寫給所有讀者的那種傳統敘事性的寫法,這樣的方式更方便彼此的意見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