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速度》讀書筆記

信任的4個關鍵要素 要贏得信任,取得認可,有以下這4個關鍵因素。

一、我是一個誠實的人。

誠信可靠,有說實話的聲譽,不會說謊。主要是通過讓別人瞭解咱們的價值觀,來實現。 誠實包含坦白,但不止坦白,它還包括:完善的人格,履行諾言,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二、我有好的動機。

我要讓別人瞭解,我根本沒有打算欺騙或保護任何人,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目的或企圖,不會使證言帶有偏見。 公開動機,展現目的(我爲什麼要這麼做)和方案(我準備怎麼做),會幫助別人理解我的動機,來獲取信任。特別是當別人對我的行爲存在誤解的時候,公開動機就更加有必要。

三、我有優秀的能力。

在我想要證明的領域,我的確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就好比,雖然我誠實,且動機很正,但是如果要給別人做外科手術,那別人肯定也不信任我嘛。

四、我有良好的記錄。

在過去的其他場合,我已經顯示了具備足夠的能力,已經取得過很好的成果。這樣的經驗,讓別人有理由相信我這次同樣可以做到、做好。 以上4個核心中,誠實和動機是品德問題,能力和成果是才能問題。

如何贏得他人信任:

一、直率地交流。

要誠實,說實話,言簡意賅地讓人瞭解你的立場。當然,凡事有度,直率不意味着可以簡單粗暴地表達,表達方式的精進依然是要的。直率交流,不能成爲惡毒和粗暴的藉口。

二、匡救彌縫。 指做錯某事後,不僅是簡單道歉,更要補救和恢復;不僅是語言,更要用行動。不要停留在補齊,最好再多做一點,這樣的話,可能不僅恢復此前關係,還讓對方比以前更信任你呢。

在出事之後,如果補救措施到位,那麼不僅可以化解危機,甚至還會贏得客戶更加信任、喜歡、支持。

三、明確期望。

在事前,充分溝通,討論清楚界限,達成共識。有很多時候,領導或者客戶對你不滿意,是因爲事前溝通不夠,讓對方期望過高了。所以,寧可事前溝通,也不要讓對方事後不滿意。

對一件事是否成功,雙方也可能是有不同標準的,那麼儘量在事前,確認該標準。如果必要的話,要形成書面記錄。

四、“明智的信任” 高信任傾向,低分析能力。代表的是“盲目的信任”,容易上當受騙。這是一種盲目樂觀的處事方法,認爲人們完全可以相互信任。這樣的人容易栽跟頭。

低信任傾向,高分析能力。代表不信任,懷疑。這個區域的人在給予信任時非常小心,或者根本不給予信任。

實際上,很多這樣的人只信任他們自己。這個區域裏的人在做所有的評價和決策時,完全依賴自己的分析能力。

後者纔是現代社會風險最大的一個。這個區域的人,眼睛裏揉不進一粒沙子,最後安全是安全了,但是會喪失很多機會。

如果你非常多疑,就會傾向於驗證所有的事情,極盡分析之能事,最終導致效率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升。

另外,還會破壞合作和協同的可能性。 在職場上,區域4的人會遇到上升的瓶頸。那些凡事都要親力親爲的經理人,那些只信任自己的人,只能把自己的公司發展到自己個人能力所及的水平。他們不知道如何放大自己的能量。

另外,這種做法還會使共事者士氣低落,會趕跑那些最有才華、最有能力的人,因爲他們不想在這種被嚴格控制的、壓抑的環境中工作。這些纔是最大的風險。

勇於信任,才能保持住成長的動力、速度。這是“信任的速度”的題中之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