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熟了,媽媽,我想您了”,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迴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舉國上下悲痛不已。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寫下“有些人,偉大到我們以爲他們沒有生老病死”戳中全國網友的淚點。來自中國的巨星隕落,讓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新加坡《聯合早報》、韓聯社等世界媒體,紛紛發文悼念。

      5月23日,細雨悽悽,哀傷的情緒籠罩整個長沙。根據袁隆平院士喪事從簡的遺願和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不安排羣衆前來悼念。置若罔聞的羣衆洶湧而至。殯儀館周邊人滿爲患,自發前來悼念的羣衆排起了長龍,一眼看不到盡頭,只爲送袁隆平最後一程。在袁隆平同志網上悼念廳,1000萬網民獻花致祭,表達哀思。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爲“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發明協會會士,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並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爲“袁隆平星”。

      1953年,袁隆平參加工作,用人生的第一筆的工資買了一把價值27元的小提琴,向同學學習琴技。他一畢業時被分配到安江農校時,他經常白天在大田勞動時是下里巴人,晚上拉琴時就變身成陽春白雪:廣袤大地,繁星滿天,蛙聲不斷,琴聲悠揚……時至今日,這個農業科學家閒暇時,會靜靜地聽聽柴可夫斯基,舒伯特……

      2017年12月,袁隆平負責的科研團隊接到了中央電視臺“相聚中國節·出發2018”晚會節目組的邀請。袁隆平在鏡頭前講述着,他的“禾下乘涼夢”從未改變過。《我有一個夢》,由袁隆平作詞,由來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和小朋友們演唱,登上了央視一套“相聚中國節·出發2018”晚會。戰鬥在一線的水稻耕耘者,如今終於可以把夢想唱出來了。

《我有一個夢》

詞:袁隆平 曲:楊檸豪

我有着一個夢

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

光給了它希望

雨給了它滋養

它陪種子成長

我有着一個夢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親愛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涼

媽媽我來看您了

你看這晚霞灑滿小山村

媽媽我陪您說說話

這種子是您親手種下

在我心裏發芽

(童謠)

風吹起稻浪

稻芒劃過手掌

稻草在場上堆成垛

穀子迎着陽光嗶啵作響

水田泛出一片橙黃

      袁隆平還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僅能直接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還能隨時糾正翻譯的錯誤。他曾經給來自十幾個不同國家的學員講課。學員提問時所用的英文,多多少少夾雜着各國的地方方言,可袁隆平不需翻譯,對答如流。甚至能模仿各個國家學員的不同口音。在電影《袁隆平》結尾,袁隆平曾親自出演老年的自己,對外國記者用英語風趣幽默地闡釋了自己的兩大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的游泳技術在當時的西南農學院可謂獨佔鰲頭。早在上高中時,游泳就拿過武漢市第一,湖北省第二,在大學期間當過同學們的游泳教練。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無數人都在緬懷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靈魂之一,他的精神遺產正照亮着後來人前行的腳步。送別袁老,緬懷袁老!從前,他在稻田裏彎腰低頭;從此,天上有一顆星星叫袁隆平,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就可以看見他。出色書畫社全體成員在此願袁老一路走好,願中國的農科事業發揚光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