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之意识的觉醒

我原本以为看《觉醒年代》燃起的只是我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我对民国时期文人风骨的追求,整天念叨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可是今天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意识到《觉醒年代》还给我带来了意识的觉醒,让我看问题可以更客观、更全面、更能鞭辟入里的直指要害。

科三强化,每个人只能练2圈,而最后上来个女生,却练了3圈,还得到了事无巨细的指导(当然,这些指导教练也并不是故意隐瞒着不告诉我们),后来,本是需要花钱练的圈数,该女生却连练2圈实地考场和一圈带语音播报的考场……

本来在刚开始强化的时候,我就觉得肯定有来头,好在教练坦坦荡荡,说这是我们当官的亲戚,人家想练几圈练几圈,我不置可否,反正于己无碍,中国本身就是个人情社会。

但是心里又忍不住吐槽,这万恶的人情社会,没想到但凡有个认识的人,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是能管上用的。

可是,后来仔细想想,人情社会,自古皆有,又不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的。自己对其厌恶至极,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自己是既得利益者,还会这样的厌恶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给自己推倒了一番,得出了一个我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的结论。

比如:只招录几人的编制人员,你因为没钱没权没人情,被别人顶替了,这个时候你一定会万分的痛恨这个人情社会,恨不得生食其肉、嚼食其骨,处之而后快。

再比如:你是异地编制,本无法回到家乡,但是因为人情社会里有人需要回到家乡,所以政府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你搭着政策的顺风车,如愿以偿的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家,这个时候,你内心想的大概就只是幸运了吧!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人,我们排斥人情社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是既得利益者,甚至还有成为利益受损者的风险,可是但凡这利益能让自己沾到一点,自己便对这嗤之以鼻的“人情社会”刮目相待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