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來過— 記樂都瞿曇寺

從西寧出發,一路高速到樂都,而後又從樂都縣城開向南山,海拔漸高,山谷漸窄,一條盤山公路伸入大山深處,遠遠望去,樂都勝景之南山積雪就矗立在路的盡頭。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雖然這南山不是那南山,但沿途所經鄉村紅瓦白牆,桃紅柳綠,一路少有車馬之喧,亦是愉快。

東轉西轉,找到了深藏在馬圈溝口聞名遐邇的樂都瞿曇寺,它面朝瞿曇河,背靠羅漢山,北依松花頂,南對照碑山,從風水上來說,正是背山環水、藏風聚氣之地。

遠離中原遠離繁華,避開大規模戰亂,也少有自然災害,瞿曇寺成爲中國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築羣,漢式建築風格十分典型,在類型衆多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


據史料記載,“瞿曇寺”匾額由明太祖朱元璋敕賜。“瞿曇”兩字取自梵文“喬達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姓氏。以佛祖姓氏爲名,全世界恐怕沒就這一座。


樂都地區一直流傳着“去了瞿曇寺,故宮再甭去”的俗語。

瞿曇寺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至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寺內隆國殿落成,歷時35年。永樂皇帝朱棣、洪熙皇帝朱高熾、宣德皇帝朱瞻基等先後下過七道敕喻,永樂年間曾派遣御用太監孟繼等四人奉旨修寺,調集宮廷匠師專司建造。也就是說,瞿曇寺與故宮是同一主子、同一時代、同一批匠師建造出來的“兄弟產品”。從形制看,瞿曇寺就是簡化版的小版本故宮。


與故宮一樣,瞿曇寺依山榜水,依形就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中軸對稱,東西配殿左右分列,極爲嚴整。

寺院仿故宮三大殿形制,從南向北,用圍牆和廂廊,圍成前、中、後三個院落。由前至後,沿中軸分別有山門、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隆國殿,各殿建築體量依次擴大,後院則是宏偉的重檐廡殿頂的隆國殿。

從金鋼殿至隆國殿,兩側迴廊環抱,迴廊上建有兩對鐘鼓樓,迴廊廊壁繪有大量精美壁畫,壁畫用筆流暢、色彩鮮亮、構圖縝密,氣勢磅礴。人物衆多,建築山水細膩。壁畫中俗家人物,服飾多爲明代漢族樣式。

廊內壁畫嚴禁拍照,於是我拍腳下的石頭,看得出,石頭都是精選的,彎彎的把石頭兜起來的是瓦片還是石片?如果說是瓦片,其大小規格並不統一,如果說是石片,那怎麼讓石片彎起來。

腳下的石頭經過600多年的踩踏,看不出有磨損的痕跡。

我拍迴廊一側的木窗,菱形的窗通風透光且阻陽,窗外是隆國殿的院落,在陽光下安然入定,無人相擾。

另一邊迴廊的木窗,卻是正方形,透過窗戶看去,外面建築的木色與窗戶一體,排布雕刻更精緻更恢宏,建築它們的,是怎樣的一羣能工巧匠?

窗上、柱上、櫞上,到處都是被漫長時光吹過、拂過、雕刻過的斑駁。

我拍說明牌。如果沒有這些說明,我又如何解讀這座寺院六百多年的歷史?瞿曇寺,我不是第一次來,二十年多前,這裏還鮮爲人知時,我來過,我只看到一座清冷、破舊掉漆的寺院,那個時候,對建築對明朝的事兒我一無所知,那時門票也就幾塊,一無接待,二無說明,三無可隨意上網條件,第一次去,純屬湊個熱鬧,連獵奇之心都沒有。

我拍遠方的雪山。心遠地自偏,沒有塵士的紛紛擾擾,是不是就可以修煉出一顆晶瑩剔透冰心?

瞿曇寺有四座白塔,各自鎮守一方,白塔外面的牆灰盡數剝落,露出磚層,不用說,裏面藏着極其豐富的文物。

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的福足,現在很多地方都大興土木,寺院建得尤其金壁輝煌,非燦爛不能奪目。如瞿曇寺這樣古樸守拙的,很少。

這樣的紅牆,故宮有,文廟有,其它寺院不管是藏傳還是漢傳的,有沒有?使勁地想,想不起來,只記得,漢傳佛寺黃牆居多,藏傳的多爲白色。

飛檐,它在飛!木工的手藝,讓人歎服。


寺院裏,丁香花開得正好,據說,如果找到五瓣的丁香,就能心想事成。


磕三個頭,供一盞燈,請一本經,心之聖地,我又一次來過。

                        (2021.5.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