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

上學的時候打了耳洞,因爲愛美,耳洞沒有長好,就換各種好看的耳環帶,沒過多久,耳朵就發炎了,後來試了很多種材質的耳環,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炎,從此就給自己的耳朵下了一個定義:過敏性體質。

很多年過去了,一直也不再帶耳環,雖然看見好看的耳環,也會心動,但馬上把自己拉回來,你是過敏性耳朵,帶不了的。

前不久逛街,看到一家飾品店,還是忍不住進去看了看,看見好看的耳環,也會在耳朵上比劃一下,店員會使勁兒誇這好那好,向她說明耳朵情況,說這麼多年了,肯定都長上了。她仔細檢查一番,很肯定地說,沒長上,而且肯定我耳朵不是過敏性的,是剛開始打耳洞的時候沒有養好。讓我再試試,肯定沒問題。

她的一番開解,讓我多年的疑惑,得以緩解,我試着重新帶上耳環,並且一直保持了2個月。沒想到,耳朵居然好了。剛開始也會有點炎症、疼痛感,可是待兩個月後,耳洞慢慢恢復長好,不疼也不發炎了。

這件小事,看似只是一個愛美女孩的新嘗試,實則是一個人認知層面的糾正。

認知是一個人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看待自己,潛意識裏的想法。而這種想法,與這個人的經歷和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01 切勿進入死衚衕

很多人愛鑽牛角尖,認定一個想法,就不會改變。

但相同的事情,在某一時刻沒有被解決,在未來的某一天,仍然會被提起。

就像我以前一直以爲是我耳朵發炎導致不能帶耳環。而想帶耳環這件事在我以後的很長時間內,會被我重新看到、想到。

此時的我,接受了店員的建議,重新帶上耳洞,發現自己並非是發炎性耳朵。其實是我一直護理不當造成的。

我的認知因爲外界的重新定義和自己主動接受,而改變。

新的認知代替舊的認知,纔會出現轉機,自己也纔會發現新的機會。

而死守舊的認知,不做更新,就會一直得不到正解。

切勿進入死衚衕,徘徊在路的盡頭,找不到出路,鬱郁不得。

02 不要被他人綁架

人云亦云,是我們與社會產生連接的一種方式,羣居動物爲了獲得同伴的認可,會委身將自己的想法與其同步。

《小鬼當家》裏的小男孩們都把隔壁鄰居的爺爺當成壞人。因爲從外貌看,他兇惡又少語,這種人會被常規性認定爲壞人。甚至家長們將他定義爲殺人犯。

而小鬼經過幾次的接觸,才知道這個老爺爺並非如大人們和孩子們認爲的那樣。

他有脆弱的一面,因爲與自己家人疏遠,導致他寡言少語,很少與人接觸。但是他是善良的,在小鬼遇到小偷入家時,是這個老爺爺幫助了他。

而被衆人訛傳的惡人,都是大家臆想出來的罷了。

這就是認知誤差。

他人的評價和判斷,影響我們對一個人認知,而這種認知的正確性有待驗證。

小鬼的深入瞭解和幾次談話,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老爺爺並非大家口中的惡人。

追求真理的過程也許存在荊棘和自身的恐懼。但是一直擱置與不前,則會讓自己陷入更加恐懼的黑暗。

正如毛毛蟲,在從繭裏出來前,是看不到任何光明的。而只有打破束縛,才能成爲最美麗的蝴蝶。

03 終極武器是自己

自己覺得不行,那就一定不行了。

現在流行“躺平”,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不願意奮鬥,只想每天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舒舒服服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可是,孩子,你如果自己都不試一下,如何知道自己就不行了呢。

去年因爲疫情,在家休息,其實就想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來接觸到校友的一個打卡羣,讓我們每天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經過幾個月的接觸,才發現,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就拿考試這件事說,有一個師兄,在職的情況下,托福考了5次,最終如願以償,好幾個老師,考研也不是一次就過,經過幾次奮戰,最終上岸。

在職期間,有過一次考研經歷,礙於沒有複習時間,最後不是很理想。去年本也沒有打算考研,在打卡羣裏老師的鼓勵下,樹立考研信心,還是給了自己一次奮鬥的機會。

沒想到,在三個月的合理複習下,順利上岸。

有自己幸運的成分,可是背後的付出,也是肉眼可見的。

網上經常看見上岸的人,寫完墨的簽字筆都是一大把,自己經歷過,才發現是真的。所有寫完的筆,加起來超過10支了。

有過職場經驗的人,一般年紀較大,記憶力和剛畢業的本科生不在一個等級上,爛筆頭髮揮了極好的作用。

而思維能力和整合能力則在多年職場歷練中,成爲了考試中的優勢。

不管考不考過,只要建立了必考的信心,就向成功邁向了一大步。

分析自身利弊,做好規劃,剩下的就是堅持了。

這是一個人的奮鬥,其他任何人都幫不上忙。

給自己多點耐心,多點思考,想大於做,想好了再做,想好了再說,比着急去說去做,事半功倍。

只要自己想明白了,萬事可解。

共勉,各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